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熊丽敏  郑玲莉 《消费导刊》2012,(10):75-75,77
人才资源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所以在诸多高校人才开发战略之中,人才引进以其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而被各大高校作为人才开发的主要战略.但是,由于在人才引进过程是一项复杂而又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所涉及的政策、机制和服务的创新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就目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人才引进和实现人才强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一所高校的质量与实力如何,师资队伍是关键,所以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认真分析了现状,提出了人才引进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此做到扬长避短,更好地做好高校人才引进工作。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的探讨——以浙江地方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扩招之后,浙江地方高校由于人才载体先天不足,使得浙江刚性人才流动比较困难。浙江较早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的创新机制,柔性引进因为其只用不养,形式灵活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然而,近年来地方高校的人才柔性引进工作实践表明,人才柔性引进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本文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创新高校人才柔性引进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与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动态竞争环境越来越充满挑战.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差异化攻略势在必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实现战略突破、构筑国际竞争优势成为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为物流企业实现差异化攻略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基于安德森长尾理论的营销启示,第三方物流企业应以长尾效应追求差异化优势,以差异化攻略开拓长尾市场.要通过开发长尾产品、拓展长尾市场、挖掘长尾终端来实现产品差异化、市场差异化和渠道差异化.此外,还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完善物流业发展所需的硬件与软件条件,共同推动差异化攻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5.
教育经费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和基石,不论是教育设施、人才引进、学科研究,都依赖教育经费的支持。本文从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来源结构进行分析,探究收入来源结构和渠道的不同特点,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地方高校实现增收的现实路径,以期为高校创收管理实践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6.
人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字经济时代,培养和引进“文旅+数字化”复合型人才是提升文旅产业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实现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梳理陕西省文旅行业人才和数字化人才的发展现状,从区位环境、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厘清陕西省文旅行业数字化人才发展受限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省实现高质量人才发展战略、推动文旅行业发展变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提高竞争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核心,而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师资水平提高的关键。目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人才断层和利用率不高、引进和培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有针对性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以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提升学科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2015,(29)
高层次人才是当今社会昂贵的稀缺型人才资源,是各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各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与高校相互争夺的对象。无论哪一机构,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至关重要,这对其自身发展能力、创新水平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十分重视,且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引进政策和方针。本文主要对地方政府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对当前引进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对其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浅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提高竞争力、实现发展目标的核心,而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师资水平提高的关键。目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人才断层和利用率不高、引进和培养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应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有针对性的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以更好发挥他们的作用,提升学科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才工作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中,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破除以往体制束缚,在人才引进评价制度、人才引进管理模式及人才奖励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与创新,从而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