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碳交易市场简介 碳交易的市场机制是以国际条件下,低碳经济市场的构建为基本框架的。以此为契机,欧洲联盟于2005年开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即碳交易排放体系。其基本内容为排放数额由政府设置并在所管制企业之间进行分配,受管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需要,对配额进行买卖。而对受管制企业超出的排放额进行处罚。以此为框架,欧盟的碳交易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邓红梅  严良 《商》2013,(14):334-334
由于全球气温的逐年上升,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总量控制与碳交易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之一,因而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方式对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碳配额分配的角度,对我国碳排放权配额的初始分配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总量和覆盖范围是碳市场制度的基本要素。碳市场总量是指碳市场排放配额(许可)的总量。碳市场总量的设定确保了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是碳交易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碳市场总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配额分配的合理性和配额的市场价格,如果碳市场总量设定较宽松,可能会导致碳市场配额分配过多,从而使配额价格过低。碳市场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是我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碳排放权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低成本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纳入门槛(以下简称:纳入门槛)指强制要求参与碳交易的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基准量,它是碳交易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之一。纳入门槛设定直接影响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和排放总量,并与排放配额分配、碳交易活跃度和重点排放单位的碳市场履约成本等密  相似文献   

5.
随着《京都议定书》陆续在各国生效,碳交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我国是国际碳排放权的主要供给方,但参与交易尚处于CDM项目阶段并且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这不利于在碳国际市场上争夺定价权。低碳和减排是目前国际趋势,因此,开展我国的碳交易问题研究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对Putty-Clay Vintage这一碳交易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述评,揭示该模型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缺陷,并结合我国国情,从企业生产优化安排、金融市场发展、国家宏观经济和排放配额分配角度探讨该模型在我国碳交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碳交易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工具.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呈现成交量低、价格下降、易受支配、数据可靠性低等特征,碳交易试点也反映出诸多突出问题.建议构建法律法规体系、探索CCER发展新模式、推进市场金融化、强化监管核查、优化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推动我国碳交易市场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7.
范庆泉  梁美健  乔元波 《财贸经济》2021,42(11):101-115
区域间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是构建全国碳交易体系的制度基础.当前"效率兼顾公平"的初始碳配额分配方案混淆了政府与市场的功能,既无法实现各地区碳排放边际成本的均等化,又可能产生区域间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本文构建了包括多区域的一般均衡模型,厘清碳排放成本与排放权要素报酬的辩证关系,设计区域分离和全国统一两种类型的碳交易市场,比较两类市场中地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差异,并给出区域间碳排放权再分配的可行方案.主要结论为:全国市场机制可以实现社会减排总成本的最小化,这是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性的体现;基于各地区实际排放成本分配排放权的方案,会减少碳排放成本下降地区的要素报酬,进而降低该地区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地区实际排放量占无约束时初始排放量比重与总量约束比例的大小关系是碳排放权再分配的主要依据.当全国市场某地区的实际排放量与初始值的比值远高于总量约束比例时,该地区分配的碳排放权高于其实际排放量,有助于实现各地区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论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初始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初始分配的方式有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两类。无偿分配按照分配方法又分为基于祖父法则的分配和基于基准法则的分配。有偿分配主要有政府定价和拍卖两种。在当前各国的立法实践中,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分配主要采取无偿分配方式。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分配应当坚持效率原则、公平原则和环境效益原则,未来排放配额的分配应当采取有偿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的碳排放基本需求,既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护环境,又不能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一,建立健全包括总量控制制度、配额分配与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管理制度和监督与评估制度在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框架;第二,确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短期内以免费分配为主,远期采取拍卖分配方式,过渡期采取混合的分配方式;第三,实施碳排放权分级管理,由中央负责排放总量控制,同时增加地方政府在排放配额管理方面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贸易及其与WTO体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排放贸易是依据《京都议定书》产生的以"限额与贸易"或"基准与信用"体制为基础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一种基于特定环境政策及法律体制而进行的国际经济法律活动。碳排放配额或信用的交易是否应纳入WTO体制、配额分配是否涉及补贴措施尚待明确,但以排放配额或信用为基础的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属于GATS下金融服务贸易的范畴。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实现"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随着碳交易市场蓬勃发展,企业参与碳交易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碳排放权的买卖时机、企业长远战略、企业之间碳交易博弈、企业参与碳交易模式来探究企业在碳交易中制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将于2017年启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建设经验,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意义重大。中美两国同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自下而上”的碳市场建设路径与我国相似。本文对美国首个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碳市场建设的核心机制设计,包括配额总量设置、配额分配、MRV 和监督管理等进行了阐述,其机制设计中完善的法规体系建设、尊重区域异质性、多层次的监管体系、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等对我国碳市场建设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碳市场赚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莹 《新财富》2008,(4):120-12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极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市场参与者也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60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易手,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为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不久的将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4.
陈芳  王一晗 《商展经济》2024,(7):185-188
在“双碳”目标和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命令型环境规制、碳交易价格及命令型环境规制影响碳交易价格的相关文献,分析命令型环境规制对碳交易价格的影响机制,通过文献探讨和机制分析,表明命令型环境规制通过碳配额和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形成,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有效促进中国碳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稀土实行出口配额管理至今已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但在出口配额的产品目录、配额数量制定方法、配额和许可证的分配、配额下达时间和出口配额制度的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细化并及时更新目录、修改配额数量制定及分配方法、完善提前公告制度、建立稀土回收机制、加强监管、建立配额取消机制等,以逐步完善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  相似文献   

16.
马啸原  李兵  姚兴振 《中国市场》2014,(12):126-128
近些年来,低碳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碳交易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碳交易市场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一定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又能为一些企业创造一定利润。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市场中不同排放强度企业的策略,建立了碳交易博弈模型,并运用Swarm仿真平台,对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进行模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变化趋势和运行规律,并根据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鲁政委 《商业文化》2016,(30):35-39
自2013年以来,我国已在七个省市陆续展开碳交易试点工作,在市场体系构建、配额分配和管理、碳排放测量、报告与核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七个区域碳交易市场试点3年后,全国碳市场目前已渐行渐近。国家发改委2016年1月份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对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了统一部署,  相似文献   

18.
《对外经贸财会》2005,(1):50-51
关税配额 是一种进口国限制进口货物数量的措施。进口国对进口货物数量制定一数量限制,对于凡在某一限额内进口的货物可以适用较低的税率或免税,即配额内税率,但关税配额对于超过限额后所进口的货物则适用较高或一般的税率,即配额外税率。关税配额是在给受惠国内部或国家集团成员国之间进行分配的最高限额。这种配额如由所有受惠国使用的,称为全球关税配额;  相似文献   

19.
美国第111届国会众议院通过的《2009年清洁能源与安全法》及参议院提出的《2010年电力法案》为碳交易价格规制提供制度保障,主要涉及减排目标与时间表的总量控制、碳排放权的额度分配、排放许可与抵偿制度的成本控制以及碳市场监管等内容。中国碳交易缺少基础立法保障和国内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的支撑,应当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价格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价格与市场》2003,(2):27-27
根据《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2 0 0 3年重要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分配实施细则》的规定 ,国家计委于 2 0 0 2年12月 31日前将 2 0 0 3年重要农产品一般贸易进口关税配额分配到有关企业。发放的各品种一般贸易关税配额数量为 :小麦 86 5 .2万吨、玉米 6 32 .5万吨、长粒米 2 2 5 .2 5万吨、短粒米 15 2 .90 5万吨、豆油2 6 1.8万吨、棕榈油 2 5 0万吨、菜籽油 91.86万吨、食糖 115 .2 2万吨、棉花 35 .6 2 5万吨。各品种预留的 2 0 0 3年加工贸易配额数量为 :小麦 4 0万吨、玉米 2 0万吨、长粒米 7.5万吨、短粒米 7.5万吨、豆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