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 :景区既要为游客创造快乐体验 ,又要保护地方资源与环境并促进社区长期发展。快乐的游客体验是由新鲜感、亲切感与自豪感构成的 ,要塑造快乐的游客体验 ,景区应根据产品差异性、参与性与挑战性原则配置旅游产品与服务。同时 ,在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保持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游客管理是旅游管理的重要突破点,提升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我国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杭州景区游客管理为例,从游客管理容量、满意度、行为、体验、投诉、安全管理方面杭州景区内游客管理存在优势和不足,提出景区游客管理措施,从重视游客管理意识、制定系统的景区旅游游客管理规划、进行人性化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管理,实现对景区游客管理,最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最大化发展。为我国景区游客管理提供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管理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3.
园林景区是我国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经营上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创新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从体验经济的四个体验维度出发,以随机访问的方式,初步探索了游客到园林景区的目的。以广州番禺宝墨园为例子,剖析其基于这四个维度的服务创新方法及其取得的成效。在对宝墨园服务创新的探究的基础上,根据园林景区的特点以及相关理论对园林景区的服务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选取南京中山陵作为智慧景区的典型个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的相关信息和样本数据。运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及均值分析等方法,构建了智慧景区游客体验的四维模型。研究发现,中山陵智慧景区的游客体验存在四维分异的典型特征,即"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通讯→智慧营销"依次递减。本文在模型拟合和验证的基础上,对中山陵等类似智慧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游客体验与中山陵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旅游业的影响很大。作为游客活动主要场所的景区要想持续保持对游客的吸引力以及深度发展,其品牌的塑造是关键。景区品牌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归根结底是对游客关注即关注对游客的体验。游客体验是景区品牌塑造的人本诉求。笔者对中山陵景区游客体验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中山陵景区基于游客体验之上的品牌塑造的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游客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景区资源受到破坏、游客满意度下降,从而严重威胁着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就文化遗产类旅游景区游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游客数量管理、游客体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期望能为此类景区的经营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滕玮峰 《江苏商论》2011,(1):152-154
游客生态消费行为是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西湖景区实施免费准入价格体系的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认为低价有利于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并促进其生态消费行为.希望文章能对相关部门的景区门票定价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旅游者对景区负面影响的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归纳总结了旅游过程中游客对旅游景区主要的负面影响 ,并针对问题从调节供给和调节需求两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技术 ,以期减少或控制负面影响 ,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保障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芳 《商场现代化》2006,(34):210-211
体验营销是一种伴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旅游景区体验营销就是景区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游客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游客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景区实施体验营销是大势所趋,忽视游客体验的景区将难以维持下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营销在旅游景区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省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不断提高,贵州旅游景区要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除了增强景区自身吸引力外,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增强景区可进入性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流活动的开展。同时,旅游景区为了满足游客各种需要而开展的各种物流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大量的破坏,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物流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