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2015年期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作为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深远的房地产业,从2001年到2010年在经历了持续近十年的高速上涨后,与中国低收入相比的高房价形成了严重失衡态势。2011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国十条"、"限购令"等严厉的调控政策,一方面起到压制商品房过快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各类保障房的建设力度,让房地产价格由政策调控尽快回归到市场调控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但是,在国际、国内不确定的宏观经济影响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最终走向何方很难形成定论。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对2012至2015年的中国房地产走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8—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大萧条这一最特殊经济史事件的关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凭借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和"真实再现世界"的数值模拟技术,对大萧条的起因和缓慢复苏给出了具有颠覆性的解释:以技术冲击为主的外部冲击引起了1929年大的衰退,胡佛的企业联合政策将一次大的衰退转化为大萧条,而1934年到1939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的根源是试图将经济拉出泥潭的"罗斯福新政"。针对我国学术界在该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对大萧条争论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大萧条的重新解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系统分析。文章的最后还对政府干预是否有益于经济危机的解决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3.
党和政府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政府投资与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视角,运用199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投资短期内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效应,可从长期看,却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实证结论支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  相似文献   

4.
"新Keynes宏观经济学"框架内的"Redux模型"标志着"新型开放宏观经济理论"(NOEM)的诞生。对它的深入考察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和预测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主义悄然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种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会重蹈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世界性贸易战的覆辙?通过对此次金融危机和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的国际贸易保护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由于在危机爆发后可供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国际贸易的约束规则、国际生产体系、国际协调机制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等方面与大萧条时期存在着不同,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有国际贸易保护的趋势,但由此引发1929-1933年大萧条那样的世界性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国际经济界仍要防微杜渐,采取有利措施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加速器效应在中国存在吗?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赵振全  于震  刘淼 《经济研究》2007,42(6):27-38
本文从金融加速器理论出发,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信贷市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展开实证研究。通过非线性脉冲响应函数的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在1990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中国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表现为对于相同特征的各种外生冲击,经济波动在信贷市场处于"紧缩"状态下的反应均明显强于信贷市场处于"放松"状态下的反应。另外,信贷冲击对于信贷市场状态变化的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货币冲击和价格冲击,最后是实际冲击。进一步的检验还表明:信贷市场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既是重要的波动源,同时也是波动的有力传导媒介,运用金融加速器理论有助于合理解释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轨迹特征。最后本文阐述了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和未来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7.
郭强  董昀  谭小芬 《金融评论》2013,(6):111-121
大萧条、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再表明,金融摩擦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了金融摩擦的以下机制:第一.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来看,对银行自有资本的不利冲击会大幅收缩信贷,导致借款人不得不缩减他们的支出,进而放大对经济活动的冲击效应;第二,从借款人的资产负债表渠道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稳健状况与经济周期同方向变化,导致外源融资成本与经济周期反方向变化;第三,从流动性渠道来看,当市场流动性状况较差时,由于银行收紧信贷标准,信贷的可得性受到抑制,从而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冲击。  相似文献   

8.
历史重大经济事件都导致了宏观经济理论不同程度的创新,如大萧条与凯恩斯主义革命、滞胀与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反革命等.而苏联范式和新古典自由主义范式阐释中国经济奇迹的无能为力,说明中国经验必将催生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提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假设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中国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益贫式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地制定有利于穷人增长的经济政策对于推动公平的增长意义重大。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其实质是通过考察经济政策和冲击对宏观经济增长和对微观低收入群体福利的综合影响,在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两个差别迥异的发展模式之间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进而推进益贫式增长。本文致力于两项主要工作:(1)开发一个小型的中国益贫式增长"宏观—微观"政策分析模型。此模型能够创新地实现宏观经济模型和微观个人福利函数的连接,从而可以在一个框架内考察贸易、汇率、公共支出和劳动力市场规制等经济政策对益贫式增长的影响。(2)在益贫式增长政策分析框架基础上,考察中国2002—2006年间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及其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福利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2年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尽管从市场人气角度看,目前大多数人对全年资本市场走势持悲观态度,但以下因素又决定了今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前景未必黯淡。-、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支持资本市场向好 从宏观经济面看,中国的经济形势继续支持资本市场向好。就中国GDP的增长来说,仍将维持在6%—7%的增长水平,这和整个国际经济2%—3%的经济增长预期仍将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一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