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涛 《广告大观》2011,(1):112-112
"体育营销"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无论奥运会、世界杯,都曾给众多企业创造出无数的营销奇迹。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同样也是众商家不愿错过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一种独具非洲风情的乐器——呜呜祖拉,所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嗡嗡"声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它的"嗓门"比喷气式战斗机起降时的音量还高,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球迷助威器,南非人甚至把吹响它上升到了爱国主义高度。谁能想到,这种神奇“魔笛”竟产自中国浙江宁波一位残疾人之手。  相似文献   

3.
《广告大观》2010,(8):131-131
以《黄加李泡世界杯》为代表的新浪原创视频节目,是新浪世界杯原创内容报道的又一大亮点。该节目由中国内地"名嘴"黄健翔和李承鹏担任主持人,旨在以轻松、原创、贴近球迷的方式,在世界杯前期与赛事期间为网民提供一场"原汁原味、同时气氛轻松、别具一格"的世界杯报道。  相似文献   

4.
以《黄加李泡世界杯》为代表的新浪原创视频节目,是新浪世界杯原创内容报道的又一大亮点。该节目由中国内地"名嘴"黄健翔和李承鹏担任主持人,旨在以轻松、原创、贴近球迷的方式,在世界杯前期与赛事期间为网民提供一场"原汁原味、同时气氛轻松、别具一格"的世界杯报道。  相似文献   

5.
机会 令全世界球迷最欢欣鼓舞的莫过于四年一次的世界杯了,因为它比奥运会更疯狂,比NBA更广泛。当绿菌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精明的商家们早已按捺不住,“王老吉”凉茶甚至打出了“熬夜看世界杯,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那么作为沟通广大球迷观众和世界杯的直接媒介,各类媒体既有优势,又有先机,当如何把握世界杯机遇,在媒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举捧走“大力神杯”呢?  相似文献   

6.
中国足球再度与世界杯无缘,然而"中国制造"却在世界杯球场上任意驰骋。世界杯吉祥物"弗来哥",比赛用球"桑巴荣耀"等中国产品在世界杯赛场上璀璨夺目。当浙江、上海、深圳等多地企业在为世界杯赶工的时候,"中国制造"再次引得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2010南非世界杯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结束了,本届世界杯最大的赢家会是谁呢?一只水族馆的章鱼,因成功预测8场比赛结果,成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并出现在了南非世界杯的官网首页,迅速蹿红世界。它就是"章鱼哥"保罗。世界杯虽已结束,"章鱼热"并没有熄火。章鱼哥睡衣、手袋、靠垫等五花八门的东西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前,更有媒体人爆料:有人欲请"章鱼哥"到上海海洋水族馆做"巡回展演"。  相似文献   

8.
以前南都做世界杯、做奥运会基本上是一个战役,没有脱离我们日常体育报道的范畴,无非是把规模扩大、效率加快一些而已。这次不一样,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一个赛事,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不是赛事,这是一个大国崛起之前的堂会。以往我们做奥运报道都是体育部为主,这一次体育部是吃不下这样的一块大蛋糕的。  相似文献   

9.
心路 《中国广告》2006,(7):99-103
这个夏天.注定因为足球而不再寻常。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足球赛.在让全世界球迷激动的同时.也让全球的品牌兴奋不已.正在成为品牌一掷千金的传播盛宴。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认为.从传播的价值来看.世界杯已经超过了奥运会和央视的春晚。因为奥运会有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之分.央视的春晚也只有一个晚上.但世界杯不是。就像一部精彩的连续剧.世界杯连续的赛事一场比一场精彩.到最后的决赛达到高潮。而64场比赛的持续刺激让企业的广告投放集中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0.
王媛  乔楠 《中国品牌》2014,(7):88-91
北京时间6月13日4时,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赛,中国男足虽然缺席,中国品牌却荣耀出征,引发世界注目中国足球虽然还徘徊在世界杯门外,但中国高端装备已经"踢"进了世界杯赛场。从为南非世界杯提供"呜呜祖啦"的吹奏乐器,到为巴西世界杯提供的高端装备,世界杯见证着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迈向世界的足音。  相似文献   

11.
电视让体育比赛成为大众的狂欢,从奥运会到世界杯无不如此。2008年北京奥运会演绎出历史上的“无与伦比”,其在中国激起的观众收视规模高达11.2亿;2010年6月11日开锣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又一次延续了电视体育收视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广告大观》2010,(9):112-113
4年一轮,万众瞩目,世界杯的魅力无人能挡!2010南非世界杯已然结束,但作为与奥运会齐名的全球顶级体育赛事,其带来的营销价值仍余热未散。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刚过去的七月,有些事情尘埃落定: 令国人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落幕了。大多数人回复正常作息,该干吗干吗。当然,"章鱼热"仍在一定范围延续。有爱较真儿的人甚至追问专业人士,"一只章鱼是否真的具有可以进行‘预言’的智商?"  相似文献   

14.
Salon     
《广告大观》2006,(8S):125-125
除去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让全球人关注的体育运动就只有世界杯了。在中国,如今的“世界杯”正在走向流行、时尚、娱乐。面对如此的商机,谁也不会放过。  相似文献   

15.
足球运动在全球的影响力首屈一指。每逢世界杯年,全世界球迷的目光都会被牢牢牵制。64场比赛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要远远超越奥运会。在这个参与人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结果千变万化的项目里,人类所获得的享受、刺激、激情和愉悦,似乎要超过其他项目。  相似文献   

16.
俞雷 《浙商》2006,(8):103-104
世界杯是个舞台,是足球的舞台,更是商业的舞台。央视和以往一样,垄断了世界杯的整个转播权,他们当然也获得了不菲的广告收入。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央视世界杯期间的广告很贵,但是,却有大把的公司在排着队往里面投钱。他们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了解世界杯的价值,无论是它的收视率,还是对于提升品牌的价值。作为一位业内人上,我当然会关注世界杯期间各个厂家(尤其是消费品和消费类电子)在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投入。这是广告投放水平的比较,更是营销智力的较量。这届的德国世界杯,对中国企业而言又有着与以往不同的重要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如果仔细研究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我们不难发现,日韩都通过举办国的优势人力度地推广了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国家的品牌。奥运会,不仅让他们证明了自己国家的实力,也是举办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最好契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可口可乐不太喜欢邀请明星拍摄广告片,给消费者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啵乐乐乐"作为一种具有非洲风格的消费体验表达,把消费者、南非世界杯和可口可乐品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极具传播力。张学友和张靓颖应可口可乐之邀为其演唱了世界杯广告歌曲《摇旗呐喊》,由于公司频繁地在各种媒体和世博园区等重要场合的播放,致使不少人误以为这首歌就是南非世界杯的官方主题曲。  相似文献   

18.
赵斌 《成功营销》2010,(9):60-61
用"摔"的概念有效嫁接世界杯,充分利用网络社区平台实现品牌曝光和体验,医药品牌百多邦在出战世界杯营销的过程中,"摔"出了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9.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开幕在即,与北京奥运会期间众多中国企业一哄而上对比,有6个小时时差的2010南非世界杯相对来说就要冷清不少。但对于那些钟情体育营销,尤其是长期以体育营销统领营销战略的品牌来说,世界杯是一道不容缺席的豪门盛宴。  相似文献   

20.
陈小雪 《商界名家》2004,(11):64-67
F1是和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齐名的世界三大赛事之一,但与世界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机能、技能和智能进行较量相比.与“更快,更高,更强”奥运会相比,F1则是一个具有严谨规则的经济现象和商业运作过程.一项建立在残酷商业竞争中的强势游戏.一个成功的纯粹的商业动作.与其说它是一项体育运动.不如说它是在车队和广告商之间搭起的一个广告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