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许多专业建设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正在探索之中,本文就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上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推进,各种各样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当前成立的高职院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缺陷阻碍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高职院校培育的人才直接投入到社会中,人才的素质影响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人才的摇篮是所在的院校。高职院校就管理水平和人才的培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在规模、结构、数量上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有必要在学校发展的过程当中对组织结构进行"改善",以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如火如荼,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但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结构复杂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把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生活中,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观念淡化,好与坏、是与非判断的辨别能力低下,思想观念的变化致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目标,虚度光阴,沉迷网络、迟到旷课时常发生.因此,建立合适、恰当的教育和引导方式,使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思政工作者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传统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相比,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要求充分融入“大思政课”的教育思想,从思想层面、心理层面、道德价值观层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和个人思想意志。将“大思政课”深刻的教育内涵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理念当中,提升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我价值、家国情况的思想格局。阐述了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大思政课”的重要性树立正确认知、对“大思政课”的教学融合进行创新等教育改革融合路径的有效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目的是育人,即促进人的健康与全面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途径,同时对于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审美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自觉主动的生活态度,完成向合格人才和社会人的转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体育,构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体育目标体系和富有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推动学校体育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 倡议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升级动力。广东作为经济发展大省和 高职教育发展的前沿阵地, 必须抓住 “一带一路” 发展契机, 明确沿线的人才需求标准, 实现学校、 企业、 行业、 政府 “四位一体” , 推进高职院校与 “一带一路” 沿线企业深度合作, 提升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规格与 “一带一路” 建设之间的适配性, 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的定位问题成为影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界定高职教师的角色,再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即可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定位为具有技术(技能)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联结企业与学校“产学研”结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师益友功能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在艰难行进中需要应对诸多难题。而实现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培养创业型和发展型人才目标的最大阻碍就在于教育的有效开展。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实践教育中不断倡导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旨在向社会、企业输送复合型、技术型人才,以此来弥补经济发展中巨大人才缺口。该路径是强化高职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有效度增强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的教育体系,以此来保证高职院校在未来创业实践教育过程中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同时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培养的是可持续发挥潜能的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大军为社会输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应该体现在专业、职业和素质的全面教育。面对高职院校同质化现象,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新动力。高职院校自身内涵的发展,可以借鉴经验,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不能简单复制,必须根据国情、依托社会汲取新思维、新理念。论文通过分析研究得出,通识教育的隐性社会功能在促进校企长效发展中将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继续教育已进入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新阶段,高职院校如何适应这一挑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的课题。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应转变观念,合理定位;教育创新,扩大合作;实行继续教育市场化运作;建立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等。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人才教育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多元化全方位合作,以培养适应和满足社会与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但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目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推进难度大,影响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进一步深层次紧密合作,影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建设,是推进紧密型校企合作教育发展,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实用型人才。音乐专业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专业之一,在培养音乐人才、促进我国音乐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变化,加强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建设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在分析高职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建设的策略做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是高职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高职院校应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创新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有利于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和用人单位的接续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在作为校园到社会的踏板的高职院校中,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重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带动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停地加快,思想政治的理念也随之变得淡薄.但是,若想成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光有技术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拥有全面的政治观念与健全的人生思想,才是一个被现时代需要的全方位人才.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面对新形势,应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进行客观阐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良好职业素养的培育既是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个人基本能力的体现。本文展现的是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职业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以泉州轻工职业学院为例进行分析,着重从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探索职业素养教育的对策,本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社会这一原则,着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实现途径等方面,阐述了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是全面实现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探索了校企合作、教育创新的一体化背景下,以企业、学校、政府、就业为主导模式的高职教育、企业效益、人才培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文化渗透和交融.  相似文献   

18.
面对市场竞争和教育竞争的挑战,高职院校要想获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广泛地被社会认可,必须提升自己的整体形象,创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本文从正泰、海尔的“CIS”对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高职院校应该借鉴企业成功的形象塑造经验,导入“CIS”,实施学校形象战略,以提升学校的整体吸引力,为学校创造发展的契机,文中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实践形象设计的构想。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贫困生问题成为政府、学校、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贫困生不良思想状况、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往往又取决于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双高计划”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创新型举措,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探析现存的问题,提出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等方面完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打造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