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向劳务派遣”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者已经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一直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相反,用人单位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协议后,要求劳动者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再让劳动者以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员工的身份在其原岗位工作。用人单位的这种行为,被称为“逆向劳务派遣”。本文认为,逆向劳务派遣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侵害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应为无效。  相似文献   

2.
劳务派遣工伤责任引争议王某系重庆市人,被重庆某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后派遣到上海某食品公司工作。劳务派遣公司与食品公司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王某在食品公司从事装卸工作,其劳动报酬、工伤保险与养老保险等义务由劳务派遣公司承担,并约定王某在食品公司发生的一切人身安全事故均由劳务派遣公司负责赔偿。  相似文献   

3.
案例 刘某于1996年开始到某工业设计研究院(简称研究院)从事保洁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06年,研究院将院内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转为劳务派遣,刘某于当年9月1日与某劳务派遣中心签订了有效期截至2010年8月底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我公司为信息技术企业,经常有一些技术外包业务,需要和服务人员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请问,签订这样的劳动合同是否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如何确定,能否不签订劳动合同而签订劳务合同?  相似文献   

5.
钟谧 《投资与合作》2011,(6):221-221,223
本文在介绍劳务派遣的特点与优势基础上,分析劳务派遣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包括劳务派遣人员的日常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经营以及企业保密等方面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戴星 《中国税务》2014,(12):52-53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约定的生产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目前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运用较为普遍。本文对劳务派遣过程中的涉税处理及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开始在我国兴起。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后,由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通过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参加劳动,用工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行使劳动指挥权和管理权的特殊劳动法律关系。“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昝新 《中国外资》2013,(18):206-20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增加,劳务派遣在最近几年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渠道。这种劳务机制的发展之于用人单位本身来说,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性,有了更为广阔的劳务资源,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在选择劳务派遣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派遣公司来合作完成,签订相关的具备法律效益的协议文件,并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建立并完善激励体系,制定严谨的预警制度,充分发挥劳动派遣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增加,劳务派遣在最近几年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渠道。这种劳务机制的发展之于用人单位本身来说,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性,有了更为广阔的劳务资源,但是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在选择劳务派遣的时候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派遣公司来合作完成,签订相关的具备法律效益的协议文件,并积极做好沟通工作,建立并完善激励体系,制定严谨的预警制度,充分发挥劳动派遣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29日,我国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出《关于取消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向外派劳务人员收取履约保证金的通知》(财企[2003]278号),通知中取消了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向外派劳务人员收取履约保证金的规定,改由外派劳务人员向保险公司投保履约保证保险。此举旨在减轻劳务人员负担,保护外经企业和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这无疑给保险公司提出了一次挑战。如何对外派劳务人员实施履约保证保险?此险种的可行性和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将在2004年6月底前取消“包工头”。民工将统一由劳务公司管理,所有的民工都要和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所有民工的个人简易档案都要上网公布。  相似文献   

12.
案例 王某2005年9月入职某食品公司,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岗位为操作工,双方约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王某实际工作时间每周不低于6日,每日工作时间8-16小时(个别日子少于8小时),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相似文献   

13.
案例陈某2005年3月进入某银行北京市分行工作,担任司机。2006年8月,该分行因精简人员对内部辅助性岗位进行清理,向陈某支付8400元经济补偿金后解除劳动关系。2007年1月1日,甲劳务服务中心将陈某派遣至该分行天坛支行,担任司机一职。2010年1月1日,陈某与乙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继续由乙劳务派遣公司派遣至天坛支行担任司机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变革,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由简单的人事劳务管理工作,转变为多种模式相结合的人力管理模式,不但工作内容发生改变,也已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联的其他业务方向。而且涌现出很多新兴的产业,每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都需要思考如何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特长。因此,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必须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改变旧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才能够确保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均规定了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条款。近年来,联合国和OECD分别对其范本中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条款及注释进行了修订。本文对OECD范本、联合国范本及我国协定实践中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条款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条款的理解和适用,以及未来谈判和签订税收协定时应注意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董妤 《时代金融》2012,(12):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董妤 《云南金融》2012,(4X):292-293
为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市场出现了劳务派遣的新劳动资源配置现象,即由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要派单位(用工单位)签订劳动派遣协议,派遣单位在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被派遣劳动者在要派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为要派单位提供一系列的劳务活动。本文将针对劳务派遣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及风险进行研究,并依据《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雇主法律责任方面的缺失提出相关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特色经济特色一:涉外劳务输出。信阳市涉外劳务经济以新县的劳务输出最具有代表性。新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起步于1984年,1994年开始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至目前,该县累计先后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约旦、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研修)人员1.1万多人次,年输出劳务15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19.
杨力 《涉外税务》2003,(5):47-50
某日本公司与某中国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提供咨询劳务的协议,其中规定:由日本公司向中国公司派遣一定数量的日方人员,由日方人员负责中国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每年由中国公司向日本公司支付一笔劳务费,这笔劳务费包括被派遣到中国的日方人员的工资、薪金等报酬和日本公司的咨询劳务费(但实际上中国公司直接将日方人员的工资、薪金等报酬在我国直接支付给日方人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管理》2008,(17):67-67
特色经济特色一:涉外劳务输出。信阳市涉外劳务经济以新县的劳务输出最具有代表性。新县的劳务输出工作起步于1984年,1994年开始向国外派出劳务(研修)人员。至目前,该县累计先后向韩国、日本、新加坡、约旦、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研修)人员1.1万多人次,年输出劳务1500人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