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删去了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情形。而事实上,这一类型的工伤究竟是存是废,在实践中争议很大。笔者比较赞同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在实践中,对于如果公安交管部门没有出具关于责任划分的文书,能否认定工伤,争议很大。  相似文献   

3.
《工伤保险条例》解读之四 工伤认定的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伤认定条款是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核心性规范。它对于职业伤害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不仅是立法者确认的职业伤害赔偿归责原则的具体体现,而且是职业伤害鉴定的法定前提和损害赔偿民事权利向受职业伤害者开放的充分必要条件。《工伤保险条例》第三章对应当“认定”、“视同”和“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以及申请、受理工伤认定的程序做了规范。在此,仅就《条例》关于工伤认定的要件略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至十六条是工伤认定的实体性规范,第十七至二十条以及第五十三条第一项则是工伤认定的程序性规范。工伤认定的程序包括工伤认定的管辖、申请、受理、审核、回避、决定、送达和争议的处理。在讨论程序问题之前应当说明的是,《条例》规范的工伤认定的对象,是那些与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并且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  相似文献   

5.
工伤保障范围扩大 新《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对制度适用范围和工伤范围进行了调整,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原《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只有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相似文献   

6.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而对于责任的确定,在存在多个法律文书差别的情形下,应如何取舍?  相似文献   

7.
由于涉及操作复杂和公平性质疑,沿用13年的上下班途中遇交通事故定为工伤的规定,可能被废除。国务院法制办7月24日公布了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是2004年该条例实行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修改,核心的修改就是在征求意见稿中删去了现行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保障》2011,(8):62-63
案例回放新旧《工伤保险条例》对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有很大区别。《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本条例施行后本决定施行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尚未完成工伤认定的,依照本决定的规定执行。那么,2010年9月1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的单方交通事故(自己负全责),尚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在2011年能否认定为工伤?2011年1月1日之前的非机动车事故,事故发生尚未超过1年的,能否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2011,(12):67-67
主持人:我地一职工在下班途中发生车祸,该职工和对方均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当事人各承担50%责任。因其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情形,已被认定为工伤。在医疗费上,该职工花了2万多,对方花了1万多。双方的误工费、交通费、营养补助费等不完全相同。事后该职工拿着自己的医疗费票据,  相似文献   

10.
咨询热线     
(周一~周五8∶30—11∶30)(010)84220719 400 650 5992(主叫免长话费)http://www.zgshbz.com.cn上下班途中失踪不属于工伤主持人:一位职工下班回家途中失踪。家属认为,这也属于因工外出,应认定为工伤。请问,这种说法是否成立?陕西读者成女士成女士:《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六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据  相似文献   

11.
《工伤认定办法》已于2003年9月18日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5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颁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郑斯林 二00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  相似文献   

12.
基本案情 李某某系某石材厂个体经营者,李某系石材厂员工.2015年11月13日,李某从单位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死亡.交警大队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李某无责任.李某某向人社局提出李某的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以"李某同志受到的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或者根据《...  相似文献   

13.
新政     
工伤认定范围扩大 2010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修改。修改后的条例草案从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出发,完善了有关制度。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相似文献   

14.
“生理需要”已经成为工伤认定中判断工伤是否成立的一个流行词语。它通过确定致害行为与工作的因果关系而发生作用,即,如果致害行为属于生理需要,那么伤害结果就属于工作原因所致(伤害结果与工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应当认定为工伤;如果致害行为不属于生理需要,那么伤害结果就不属于工作原因所致(伤害结果与工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应当认定为工伤。其适用有成“燎原”之势,称之为“生理需要说”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什么是工伤,《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抽象概括并加以列举的方式作了界定。但是由于客观情况千差万别,工伤案件十分复杂,条例的规定不可能穷尽实践中的各种情形,特别是当遇到一些法律规定的边缘性案件时,如何认定,各方认识易于发生争议和分歧。基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工伤认定的基本原则进行研究。在此,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工伤认定的原则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姜群 《金卡工程》2009,13(9):155-155
近年来,法院审理的工伤认定案件数量逐年增多.此类案件主要依据的是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该条例对保障工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起了较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多元化,行政案件中工伤认定案件逐渐出现了许多新的趋势.目前我国有关部门也在抓紧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可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着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保障》2013,(11):68-68
主持人:我是《中国社会保障》杂志的忠实读者。我对《中国社会保障》20I5年第2期案例评析栏目“在工作中被故意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和2015年第4期咨询热线栏目中“被第三人故意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这两篇文章进行了研读,对于主持人在本文中“被第三人故意伤害倾向于不应认定工伤”的说法,本人持有异议。详细说明两点理由。第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我认为受伤职工满足以上全部条件,对于履行工作职责与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因果关系,主持人的解释略显牵强,矿工正在工作,本身就是在履行工作职责,突然被第三人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保障》2014,(2):54-55
某职工受公司安排赴外地参加会议,住宿某酒店。某日晚,其在酒店客房浴室洗澡,因地滑摔倒受伤。该职工所受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会诊意见观点一属于工伤。理由《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工作场所"不仅包括职工从事本职工作时的场所,还包括职工为了工作需要而必须经过的场所,如因工外出的路途,因工外出的办公场所及休息场所,以及职工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正式步入法制化轨道。作为《社会保险法》颁布后第一部修订的配套法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简称新《条例》)完善了工伤保险的适用和认定范围;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和工伤待遇标准,同时。也对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的规范化和精确化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梳理联社会保险法》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保障》2012,(2):64-64
主持人: 我单位一职工去云南出差,出差期间失去联系,单位和其家属均无法联系上,具体是什么情况无从得知。能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这一规定,认定为工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