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这已经是中央连续4年强调农村信息化问题。农村信息化建设既是国策,也是各大通信运营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目前,城市移动通信市场渐趋饱和,农村信息化市场却潜力巨大,并可能成为未来移动运营企业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广泛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通信运营商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那么,应如何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呢?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而广州市是我国首批四个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数字广州”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正在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作为“数字广州”的主要建设,目前广州电信正以稳健的发展紧跟广州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投入“重兵”参与广州的信息化建设和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立足于为城市信息化搭建一个功能强大的平台,以“数字广州”建设主力军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汪建 《中国电信业》2006,(12):34-37
经历了近20多年的发展,电信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那么在未来,我们的电信行业是否能够延续这种辉煌呢?在近日召开的“2006年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来自信息产业部的官员、国家相关部委的信息化主管、辆基础电信运营商负责人、中外知名设备制造商、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专家学就电信业积极转型、共谋未来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与会人士认为,电信业的繁荣是电信业界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我们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并付诸艰苦努力,电信业仍将继续创造辉煌。[编按]  相似文献   

4.
《当代通信》2004,(5):52-55
作为基础电信运营商,北京通信以发展多年的成熟先进的通信网络为社会提供信息化平台,在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服务者、推进者的角色。同时,公司也非常重视自身的信息化建设,运用领先的理念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这是在电信业日益走向开放与竞争的背景下,面对日趋严峻的挑战和将来,北京通信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电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信运营水平都不高,为我国电信业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全球有数十个发展中国家.而哪些国家值得我们进一步重点关注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中国电信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众多电信运营商以及广电部门都在积极规划光缆到小区、到大楼。如何实现信息网络“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的高速接入,将是中国电信亟须解决的问题。石狮市在1999年就被评为“电话市”,2000年又建成了“六环三链”大容量光纤传输网,实现了光缆到路边;同时“信息市”建设逐渐深入到各部门,市民信息化知识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为石狮市宽带信息化小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00年,石狮局建成了全省第一个采用ADSL+HomePNA接入的小区和ADSL+LAN的信息化酒店…  相似文献   

7.
刘曜  林晶 《中国电信业》2007,(12):44-46
在国家大力提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早就有入提出这样的预言:中国的电信业是唯一有机会领跑世界的行业,电信业作为高科技产业,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行业全面信息化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直接决定了其他行业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实现的进程。要想实现电信行业的迅速发展,首先要在电信行业内部尽快实现信息化,用先进的管理系统协调企监的资源,规范企业的运营、加速企业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关键词是“公平”。对于电信业来说,公平有双重意义:一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为创建公平的信息社会当好先行官:二是信息化建设的本身也要注意公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宽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和视频应用及数字化内容的爆炸式增长,宽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用户的体验需求与带宽能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目前全国各地很多运营商都在加快城市光网的建设。“城市光网”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但高速公路修好了,上面跑什么车?怎样才能使高带宽真正为用户所用?正日益成为电信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应该说光纤的“高带宽”只解决了“智慧城市”信息化的高速通道问题,而“高带宽应用”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城市光网建好以后,城市光网的“高带宽”必须与“高带宽应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智慧城市”发展起来。上海电信在城市光网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城市光网“高带宽”业务合作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电信业取得突出成绩并已迈入电信大国行列之际,信息产业部适时提出了由“电信大国”迈向“电信强国”的战略构想,这是在认真总结了我国电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全行业未来发展指出的方向性目标。那么,什么是“电信强国”?怎样理解“电信强国”的深刻含义?近日,名通信专家,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为民接受了本刊记的独家卖方,从三维立体的角度全新诠释了他对于“电信强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对于初次涉足信息化的电信业而言,要想在新的环境下及市场中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向发展了十多年信息化经济的互联网学习借鉴。加紧认识互联网、学习互联网、借鉴互联网,加强与互联网的合作,这对于推进电信业转型、实现产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互联网而言,创新可谓其精髓,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创新是互联网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最根本的途径。那么在向互联网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有哪些“新”应引起电信业关注呢?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时代,电信产业既是支撑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引领未来的先导产业,更是决定命脉的战略产业。我国电信行业肩负着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双重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承担着主力军的职责。作为信息产业的“国家队”,大型国有电信企业必须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的电信“航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电信推出“蓝色魅力”、“商务领航”等信息化服务品牌的同时,广东移动公司也将“动力100”作为广东移动信息化服务品牌进行全面推广。笔在本中比较了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两大运营商在信息化产品、信息化品牌以及在客户资源与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比较,判断出运营商在信息化方面现在所处的竞争状况,同时对未来信息化竞争格局提出见解。[编按]  相似文献   

14.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全国“两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又将信息化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对通信企业而言,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信息化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兴大市场。那么,如何开拓这个大市场,拓展通信企业的发展空间?如何开发出多样的信息服务,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呢?对此,山东移动总经理李秀川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进行了阐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从国际电信业的现状及趋势来看,全业务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998年开始,世界各大电信巨头为应对全球性竞争,迅速展开了跨国并购、重组的过程。其重点之一就是发展全业务经营。国外运营商认识到全业务是电信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通过垂直重组的方式来促使企业朝这个方向发展。全业务经营是公平有效竞争机制的基础,可以适应经济全球化与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全业务经营有利于规避资本市场风险、有利于遏制恶性竞争、有利于释放不确定风险、有利于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电信企业,有利于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走全业务经营之路符合国家、企业与消费者的长远利益。电信企业在3G牌照发放后,要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经营策略、建立学习型企业、驰骋信息化大市场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移动致力于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在企业内外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那么,在“一个中国移动”的旗帜下,地市级移动公司的信息管理部门可以做点什么呢?笔者以中国移动湖南长沙分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移动)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为例,就如何在中国移动集团信息化建设框架下开展地市级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武汉电信按照集团公司“由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转型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机制业务创新,系统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本地网转型,从网络技术、运营管理、业务内容、商业模式、人才队伍建设等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转型发展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企业的转型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发展,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价值不断提升。2006年上半年,武汉电信非话音收入占比超过30%;企业连续三年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上半年业务收入增幅仍保持在6.7%,位于全国省会城市本地网前列。武汉电信在转型业务上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效先后受到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王晓初、武汉市市长李宪生等各级领导的关注和大部分客户的肯定。武汉电信企业转型发展的实践证明,转型不仅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一片生机,也为电信企业运营商主导社会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一片蓝海。[编按]  相似文献   

18.
“以铜辚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今日再读这段话,让我们在感慨当初唐太宗对魏征的怀念之时,再想想其对现实的可“鉴”之处。对于国内电信业尤其是国内电信运营商发展而言,时下可以说已然步入了面向信息化推进转型的关键期,这时候更迫切需要发掘足够多的参照系来帮助我们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可以肯定,中国电信业的重组与融合、3G牌照发放、“全业务”运营是今明两年行业内外关注的大事。其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对中国电信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组与融合对于中国电信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手术,牵扯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各种想到和想不到的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比如,对于主管部门来讲,如何确保重组后的电信市场实现有效竞争?如何对“全业务”运营后的企业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等等;对于重组的主角——电信运营商而言,面临的问题就更多.不仅有人力、网络、业务等方面的“硬”融合.还有文化、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软”融合.如何让融合后的企业产生1+1〉2的结果将是电信运营企业今后几年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王丽  张君 《当代通信》2005,(21):63-64
传统语音业务利润大幅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发展数据业务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如何建立合理的数据业务商业模式,成功地进行战略转型将关系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大计。2005年年初,在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上,王旭东部长语重心长地要求全行业站在信息化的高度,从信息产业的全局来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如何借助现代通信的力量帮助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质的飞跃是目前业界所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电信业发展的方向,促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我们采访了国家企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企通信副总裁程明光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