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财政制度的理论与实践遵循着科室财政到民生财政再到未来的民主财政的路径演进。科室财政是崇尚政府权威的财政制度模式,民生财政是关注民计民生的财政制度模式,而民主财政是我国未来应选择的财政制度模式,它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构建多方面的制度与机制予以支撑。  相似文献   

3.
许晖  林源 《经济学家》2021,(12):22-30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财政定位的全新论断,开启了财政理论建设的新阶段.围绕这一重要阐述,学界展开了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等财政基础理论的探讨,提出应以中国财政改革实践经验为路径深化对财政本质及功能的认识,并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体系.本文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公共风险财政论发展脉络,阐明了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畴及学科属性的重要观点,介绍了当前学界关于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的研究情况,并进行简要客观地评价.认为财政基础理论的探索还应继续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目标,提升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建立完备的理论框架,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从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重要性、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日本在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方面的先进经验;最后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开拓融资新方式、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可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公共财政要求出发,以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和实证方法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我国政府现阶段所实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探讨了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财政制度现代化是一个不断适应时代特征和回应现实需要的动态过程,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为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应立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国家治理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阶段三大时代背景转换。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国家体制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理论逻辑、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实践逻辑重新认识国家在财政中主体地位,重视财政的国家属性,坚持国家在财政中主体地位。现代国家基本要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是重塑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具体路径上,应将政党—国家的历史使命、符合国情的法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等现代国家建构理念融入预算制度、税收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和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现代财政制度建设之中,实现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快速增长,食用菌产业在调整种植结构、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动植物废弃物再利用以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体系改革进程中创造了巨大价值.该产业作为以生态循环经济理念的新型绿色农村产业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结合福建省尤溪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分析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加快发展农村食用菌产业体系进程提出实践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在现实发展中可以起到理论支撑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的理念,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财政监督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财政监督,就无法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本文从财政监督体系入手分析了财政监督的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议我国财政透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对财政透明度与公共财政以及市场经济的相关分析,提出我国研究财政透明度的重要性,而财政透明度主要体现在预算制度上,因此笔者认为,提高财政透明度应按照公平、透明的原则重新构建我国的预算制度。  相似文献   

10.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政安全运行也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横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之墙",即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危及我国财政汲取能力和宏观调控边界的数字经济、数字贵族;三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对财政风险认识的意识问题;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后,传统的税基萎缩、纳税人税负相对上升,而对新涌现税基的调控不足、调节乏力的问题,消费税的"污染抑制型"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型"的转变需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我国财政发展面临"降维打击"的风险,是我国沿着传统发展模式所无法预见的、更是难以克服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建议政府从五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二是创新数字税收征管模式,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税收制度;三是尽快放开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消除战略性发展隐患;四是推动消费税转型,构建现代绿色税收体系;五是完善应急财政机制,防范瞬时冲击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从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重要性、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日本在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方面的先进经验;最后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开拓融资新方式、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制度融资方式的可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间初次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区域间再分配差异日趋扩大,财政制度变迁存在路径依赖,转轨财政体制架构的理论建设滞后等,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按照“财政均富”指导理念,坚持再分配“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才能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改革基本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家财政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财政: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财政理论;按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税收体系;以全体公民的福利为重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绩考评体系;以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财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试谈财政分配原则及其在财政收入上的体现汤胜恩,秦家顺一、问题的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经济体制的一场革命。在这个过程中,对财政理论的更新,已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而目前新的财政理论仍处于构建之中,远未完善和体系化,如在财政职能成为理论热点的同...  相似文献   

15.
财政科技投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国内外区域性财政科技投入与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新形势下区域财政科技投入的规模、结构、方向和方式等问题,构建了区域性财政科技投入模式;提出了构建区域性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思路与实现途径;提出了对科技基础条件公共平台建设进行委托代理的管理模式;针对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管理的特征,提出建立了财政科技投入绩效管理模式,以期为区域性财政科技投入及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进而强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率,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经济的关键在于,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完善绿色制度体系以及构建绿色经济指标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强调绿色发展理念,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发展绿色经济成为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我国绿色经济之路面临诸多挑战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报告2018》,我国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地区之间的绿色发展也不平衡。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大之后,财政专项资金对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理念缺失、绩效评价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专家库的缺乏等问题,从完善法规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构建指标体系,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对完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提出了建议,以改善高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轨、财力的增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应加快构建民生财政.民生财政是对经济建设财政的扬弃;是公共财政的创新和升华,是公共财政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新阶段.构建民生财政,是财政转型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应从理念、制度和体制三个方面推进财政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财政再分配与减贫效应的数量测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正致力于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测算现行财政再分配体系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缓解收入分配差距、减轻贫困,从而实施更为"精准"的财政再分配,是关键一环。本文拓展了传统财政再分配分析方法,将财政收入端和支出端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基于CFPS2012入户调查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构建居民收入核算账户,运用标准财政归宿法,测算出中国居民的财政净受益;采用"匿名"与"非匿名"评价指标,综合测度了"一揽子"财政工具的再分配和减贫效应。结果显示:中国财政分配体系对市场分配整体上呈微弱的正向调节效应,财政体系整体使全国基尼系数下降了4.06%,其中,基本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和直接税的边际贡献分别是2.48%、2.34%、1.75%、1.19%,而间接税的边际贡献为-1.57%,起逆向调节作用;中国财政再分配工具具有显著减贫效应,财政再分配使全国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均下降20%以上,其中,支出端具有"济贫"性,收入端的间接税具有显著"劫贫"性。总体上,弱累进财政再分配体系甚至逆向调节的财政再分配工具,与共享发展存在矛盾。实现共享发展,迫切需要重构"精准"财政再分配体系,加快构建以税负归宿公平和公共支出受益归宿公平为核心的现代财政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的财政体系中,作为基层财政的县、乡级财政担负着组织财政收入管理以及乡镇自由资金管理的双重职责。县、乡级基层财政的发展对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基层财政大多面临众多问题,如何让基层财政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基层财政面临的困境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情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