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更新就是企业收益计量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新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年度报告主表,并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文章对新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观下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全面收益报告的最新进展,并讨论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业绩报告模式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体现了我国会计收益的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仍体现了收入费用观而非资产负债观,且其处理方法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是会计收益计量的两种不同观念,但它直接影响了准则制订中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最终表现为账面企业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A净资产一(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资产-△负债-(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所以收益的计量最终取决于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企业要准确的计量收益必须要对资产、负债进行准确计量,收益表只是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相似文献   

4.
论新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之一,就是实现了会计理念的更新,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更新是实现了从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对收益的确认计量一直采用收入费用观,但这种收益计量模式,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贯彻资产负债观可以防止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目标.但任何一项会计原则都有利有弊,因此,如何恰当地采用资产负债观,是当前和未来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财务与会计》2007,(2):80-80
美国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是以资产负债观代替收入费用观、以全面收益取代传统收益、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以中立原则取代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实现了对传统财务会计模式的突破,如资产负债观、全面收益观的引入;在收益确认上对部分来实现收益的确认;在很多项目上引进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这些新会计理念下,会计确认放宽了可定义、可计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资产负债观理念作为概念框架的核心,以实现决策有用性为目标,将资产定位为未来经济利益,以现行价值作为资产的主要计量属性,在确认和计量时注重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通过界定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来确定企业的全面收益,从而还原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本原逻辑关系。本文通过概述资产负债观在美国演进的历史,揭示了资产负债观丰富的理论内涵以及未来所可能遇到的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7.
2014年财政部对部分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主要变化之一是提出了“综合收益”概念,这体现了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融合。作为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已发展成为制定会计准则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随着经济环境与活动的日趋复杂,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观点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综合收益”概念,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两种理论从基本关系和具体项目差异上进行比较,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计量企业收益有两种会计理论,分别是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过去,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界运用的主要为收入费用观,以此来确认与计量企业的收益。而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与经济活动发生的许多变化,传统的以收入费用观理论为基础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开始受到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资产负债观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重大转变。它要求在夯实会计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基础上,计量净资产的当期净增加额,从而确认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观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不需要考虑实现与否,从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该观念对于存货计量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改革、预计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是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理念的重大转变.它要求在务实会计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基础上,计量净资产的当期净增加额,从而确认利润或亏损.资产负债观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而不需要考虑实现与否,从而提出了综合收益的概念.该观念对于存货计量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费用的资本化改革、预计负债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所得税会计方法的改变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印发了新制定的38项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和会计制度相比,制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从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理念转变、从受托责任观为主到决策有用观为主的理念转变、从资产的单一计量属性到多种计量属性运用的理念转变、从利润产生收益到全面收益观的理念转变等等。其中,由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是贯穿整个准则体系的核心理念。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一转变引发我们对资产负债观中蕴含的财务理念的价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安然事件后,对于收益计量的方法逐渐由收入费用观迈向资产负债表观。本文通过历史研究、规范分析的方法,对资产负债表观替代收入费用观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说明了这一改变涉及的主要方面,并提出了今后继续改进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收入计量方法,从传统的收入费用观转化为资产负债观。本文在解析资产负债观及收入费用观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应用资产负债观的情况,并对资产负债观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结合现今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理论,而且已经发展为会计准则制定的两种不同指导思想。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改变了原来主要以收入费用观为主的指导思想,改为主要采用以资产负债观理论为主。因此,对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把握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思想的总体思路,而且还可详细地了解这种战略思想在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是两种不同的收益计量主张,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收益计量方式逐渐由收入费用观转向资产负债观。资产负债观更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但资产负债观在执行中存在些许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内涵和区别,并且总结资产负债观在准则中的应用和在执行中的局限性,并从实践中和准则中可以看出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是相互补充的,并非相互对立。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收入费用观与资产负债观合理地融合,这样形成的会计信息会更加可靠和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过程和结果价值。  相似文献   

16.
资产负债观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基本思想(一)资产负债观的基本思想资产负债观认为,不论交易还是非交易,企业收益的本质是最终为所有者创造财富,所有者财富的增加表现为企业账面净资产的增加(不包括所有者的投资和向所有者的分配),用公式表示为:企业收益=△净资产-(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资产-△负债-(所有者的投资-向所有者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中把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属性引入进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社会进步的体现.公允价值的引入和推广是资产负债观的具体体现.文章首先介绍了资产负债观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在资产负债观中的应用;最后重点分析研究了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观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一)资产负债观的主要观点。资产负债观指直接用资产和负债来确定收益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收益=(期末资产-期末负债)-(期初资产-期初负债),所有者的投资及对其分配利润除外。这种观点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而不需要考虑交易或非交易,只要引起净资产变动就确认收益。  相似文献   

19.
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设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核算公允价值的变动,体现了我国会计收益的计量由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的转变。通过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核算内容进行客观分析,针对跨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核算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资产负债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意义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负债观是面向资产负债表,以资产和负债为主的计价观,认为企业的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资产负债观会计理念,有助于企业从传统的利润指标转向致力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结合资产负债观在新准则中的具体应用,揭示了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及其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