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遵循的原则。A.协商一致、诚实信用B.合法、公平、平等自愿C.自愿协商、诚实信用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A.书面劳动合同B.口头劳动合同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订立集体合同。实行集体合同的目的在于维护劳动者整体利益,促进劳资双方协调发展,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但在实践中,有的用人单位因对集体合同理解存在误区和偏差,甚至“断章取义”将此用作规避法律责任、避签劳动合同的“挡箭牌”,从而引发了诸多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3.
《劳动法》确定的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对于明确企业、职工二者的权利与义务,进一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宜,改变职工个人在劳动合同签订中所处的弱者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集体合同签订率普遍较低。以上海市为例,全市200家试点企业,到去年底,只有90家签订了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制度推行缓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签订集体合同的意义认识不清。集体合同是在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发生变化之后,作为劳动合同的补充,进一步规范和调整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王守志 《人力资源》2006,(12):64-66
集体合同因其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也容易出现各种劳动争议。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出现的劳动争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燕 《上海企业》2008,(1):20-21
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出现了一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关系、滥用试用期,为逃避法定义务签订短期劳动合同,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和合理流动,集体合同签订率不高甚至流于形式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的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由于现有劳动合同有关规定不具体,对用人单位合同中义务的规定不够,使劳动合同签订率偏低,内容不规范,已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守志 《人力资源》2006,(6X):64-69
集体合同因其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也容易出现各种劳动争议。本期我们请到长期处理这类劳动争议案件的专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处理集体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中出现的劳动争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廖赞梅 《企业导报》2012,(11):141-142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是极易混淆的两种合同,在实践中很难将二者正确区分开来。很多用人单位为规避法律义务,往往不愿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迫于就业压力、加之专业法律知识欠缺,往往违心或被迫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务合同及其他合同。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督促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关系,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需要劳动监察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正确履行劳动合同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就其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掌握劳动相关法规知识的程度不平等,劳动者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签订一份完备、公平合理的劳动合同尤为重要。本文列举了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常见的问题并从实际操作的角度,介绍一些签订劳动合同的经验,供劳动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的合同主体,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并且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劳动合同的内容进行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此理解不深、不透,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适用法律法规不够准确的问题。笔者拟在对涉及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律法规条文进行释解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法律法规在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劳动法》,从起草到通过,易稿30多次,历时十余年之后。全法13章107条。浩浩条文,要领何在?我认为,「牛鼻子」在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因为整个劳动法的核心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就是这一核心的具体化,是具体可操作的关键。我们如能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整个劳动法这一庞然之躯、以至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新形势下规范劳动合同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一部重要法律,实施半年来,不少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落实了基本劳动标准,为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这些规定,强调了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基本的法律手段和武器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了平等协商机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独特价值,是当前企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应当加以强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平等协商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双方力量对比和平衡的结果,是稳定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客观要求。作为一种劳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  相似文献   

15.
许多外来工在打工生活中常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公平待遇,他们因此苦不堪言,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那么,外来工有哪些合法权益呢?第一,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动合同为劳动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关系,使劳动关系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相似文献   

18.
一是要在试用之前就签订好正式的劳动合同有的用人单位认为只要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可以不受劳动法律的约束,在辞退劳动者时较为便利,并且不必经济补偿,于是他们往往以试用为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只签订一份所谓的试用期合同,许诺等试用合格后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相似文献   

19.
劳社部发〔2005〕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近一个时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因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维护,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现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确立劳动关系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一份协议,它用来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且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所以说,如果有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仅以口头承诺替代必需的书面形式,都是公开违反劳动法律规定的行为。但在现实中,有时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