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首先运用Ravallion基本需求成本法测算了中国转型时期(1986~2000年)城镇贫困线水平,并用Foster系列贫困指数测度了转型期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结果表明,从1986年到2000年,城镇贫困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最后,我们实证分析认为,城镇贫困状况恶化的原因与转型期间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相联系,即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失业率、住房支出、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上升是城镇贫困恶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就中国整体、城镇、农村的金融发展对相应贫困减少的长、短期影响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少具有短期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从长期看,农村金融发展抑制了农村贫困减少,但这两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2)在很短的时期内,中国城镇金融发展加深了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甚至进一步恶化了城镇贫困人口收入分配状况。但从长期看,城镇金融发展有利于城镇贫困减少,而且金融发展是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变化的Granger原因。(3)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在短期内缓解了全国贫困状况并改善了贫困人口收入分配情况,但从长期看,它没有成为促进贫困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发展,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金融发展力度,对于解决中国贫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缓解不同贫困类型的干预手段往往是不同的.所以有关城市贫困分类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但由于缺乏数据,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一文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城市贫困的划分与识别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基础上,从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角度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并不高,而有意愿定居城镇的贫困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县城与小城镇。贫困农民的定居意愿及定居选择与非贫困农民的情况相似。家庭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个人人力资本和家庭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的城镇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和人力资本对贫困农民与非贫困农民城镇定居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根据不同的城镇化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资本视角下破解中国城镇低收入群体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  纪洵 《理论观察》2007,(1):36-38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变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破解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贫困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该问题关系到中国现行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理论,从公共组织的角度探求出能更好地破解城镇低收入群体贫困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2000年前后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展望李含琳(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经济系)贫困和反贫困是中国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到2000年中国要基本上消除贫困,步入小康阶段。那么,...  相似文献   

7.
张靖 《特区经济》2012,(4):95-97
为了有针对性地提高现行贫困治理政策面向城镇贫困人口时的供给能力,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对我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是困治理制度覆盖范围广泛、保障项目丰富水平较高或灵活性较强、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较为灵活;国内城镇贫困治理的主要经验是保障标准确定方式较为科学、严格准入制度细化分类救助、鼓励城镇贫困人口积极就业。最后从理念层面、技术层面、政策层面、制度层面提出了国内外经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长期的贫困会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精神冷漠症”和“物质饥渴症”;贫困促使形成自尊心与自卑感都很强的双重人格;贫困也会导致贫困者形成柔弱与残暴的双重人格;贫困状态衍生贫困者既强烈追求“公有”,又强烈追求“私有”的两极心态;贫困状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降低;贫困者客观上会更加用心培育;社会资本;人口本身既是贫困者的负担,又是贫困者的“福利”;贫困容易诱发人们的机会主义心态;贫困者重感性、轾理性;缺乏自信,重视迷信,也是贫困者人格意识的一种表现;贫困本质上是一种循环;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靠外部启动,要依靠外部力量打破这种循环,使其进入另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要实现从外部启动,政府主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卢致珖 《老区建设》2006,(11):22-23
贫困是什么?贫困是一种状态,是贫困群体深层次的心灵与肉体的折磨。其本质是什么?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183;森认为:“是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消除贫困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向贫困宣战     
郑庆荣 《开放潮》2001,(6):26-27
贫困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难题,它曾象梦魇一样压迫着中国几千年。 中国劳苦大众始终没有停止过与贫困作斗争,为了求得温饱,为了生存的权利,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但都失败了。直至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都不能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反贫困而斗争,肩负起反对贫困的天职。 旧中国的贫困,主要源之于阶级性的原因,其集中表现在土地占有上。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共产党曾领导过土地革命,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生存的权利,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迈出了…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区域性贫困问题研究(上)陈玉光,崔斌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依赖以资源为基础的单一资源型城市受机制的影响而被市场边缘化后,显露衰败迹象,进而引发诸多问题,其中矿业的矿工贫困问题是比较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文章从资源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入手,对我国面临资源枯竭的矿城以及矿工的贫困现状、产生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摆脱贫困的路径选择: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多元产业战略,政府政策和机制的支持,以人力资源开发治理城镇贫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贫困贡献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贫困和经济增长进行分解,构建了测量经济增长对贫困贡献度的模型。然后利用1986年~2000年间的贫困和经济增长数据,回归估计城乡、城镇化进程及产业经济增长对贫困的贡献度。从而得出以下结论:农村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数量(贫困人口的规模)和质量(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都有重要作用;城镇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数量有重要作用,但无法减少贫困质量;城镇化进程会从两方面些微增加贫困;农业增长会加深贫困度;工业和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减少贫困数量,但无法降低贫困质量。  相似文献   

14.
周鹏 《北方经济》2010,(3):57-58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贫困问题被认为基本上是一种农村问题。例如,世界银行(1987)利用1985年全国住户调查数据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城市仅0.40%,而农村高达12.4%。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现,相当多的城市人口陷入贫困之中。由此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杨培培 《科学决策》2008,(10):188-18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与贫困斗争的历史。对待贫困问题,人们通常更多关注的是资源与财富的匮乏。由此推想,只要物质财富丰裕起来,贫困就会自然走出我们的视线。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所谓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人的能力的匮乏和不足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能力贫困抓住了贫困背后真正的“主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性贫困原因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学术界关于地方性贫困原因的观点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加以概括。主体不发育论如人口数量超载、人口素质低下,客体不完善论如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环境)、资本积累不足和生产结构错误(社会经济环境)。(参见何懋(纟贲)《中国西部移民纪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陈瑞计《贫困根源新探》,《开发研究》1992年第6期。)但无论哪种观点,都有两个共同的倾向:一是不同程度地引入了西方贫困理论的思想;二是将贫困及其要素的作用和反作用机制割裂开来,或在因果关系上持相反的意见。(参见杨胜坤《贫困界定论》,《开发》1993年第1期P.22)我们认为,第一种尝试无疑是可取,而第二种倾向则恰恰掩盖了贫困的本质:综合作用下的均衡。因此,本文意在运用西方贫困理论的有关思想:舒尔茨的“传统农业”、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和纳尔森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新疆农村扶贫标准及主要目标和任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两重性,即存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分。同时,贫困也是一种社会经济的多维现象,可从收入角度观察贫困,也可从非收入角度衡量,具有极其复杂的内涵及外延。如何确定新世纪扶贫标准,是21世纪初扶贫开发工作所面临的极为紧迫的现实课题。因此,根据新疆目前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总结多年贫困监测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我们认为,21世纪初新疆农村扶贫标准应重点放在对相对贫困标准的确定,同时兼顾绝对困标准的重新划定。无论是相对贫困标准还是绝对贫困标准,首要问题是对其核心收入贫困线的确定,这也是制定贫困标准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8.
惠玉荣 《发展》2003,(7):29-30
一般来说,社会弱势群体是每一个社会和每一个国家中的边缘性社会群体,即社会意义上的边缘人和地理意义上的边缘人,是特指在社会中由于某些障碍的存在,缺乏经济、社会等机会而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的集合。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弱势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群体,内部没有组织化,不具备群体意识,收入低、工作条件差、文化程度低等是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目前,我国社会弱势群体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一)城镇贫困群体包括特殊性群体。即家庭平均收入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下岗职工、失业职工是城镇贫困群体的主体,另外还包括经济效益不好的国有和集体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贫困规模的测度体系以及反贫困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贫困识别、贫困加总、贫困分解三个模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扶贫政策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扶贫的手段的不同,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政府必须制定出亲贫困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20.
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稳定大局,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角度出发,结合甘肃省具体情况,对我国城市贫困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