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鹏 《上海企业》2013,(3):32-32
在楼市一片"涨"声之时,2月20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分析称,"国五条"有望扭转市场预期,两会后中央可能出台力度更大的调控新政。(2月21日中国新闻网)与此前的"国十一条"、"国十条"、"9.29新政"、"新国八条"等楼市调控政策相比,"国五条"算不上是楼市调控新政,但其积极意义却不容否认。一是"国五条"每条都是调控楼市、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纠结的调控     
《房地产导刊》2011,(8):2-2
2011年行程过半,中国楼市依旧焦灼。 在限贷、限购、限涨价的压力下,一线楼市交易损半,但价格依旧坚挺;二、三线城市借势补涨,市场依旧"偷火"。基此,国务院再列限购新名单,将百城楼市纳入限购大旗,但结果如何,依旧未知。  相似文献   

3.
从“4.17”新政到“9.29”新政,不到半年的时间,为抑制过快上涨的房价,中央楼市调控政策两度加码,令2010年中国房地产业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4.
吴琼 《中国企业家》2010,(20):32-32
正当楼市回暖、销售旺季来临之际,国庆前国家出台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上海10月7日公布的楼市新政细则中更提到要按"住房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二次调控"这只等了半年的靴子到底有多大力度,房产税这把达摩克利斯剑会不会真的掉下来?  相似文献   

5.
朱静 《上海房地》2012,(2):15-16
自2010年"新国十条"出台后,北京市率先实施的楼市"限购令",俨然成为一系列调控政策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一、"限购令"的基本概况2011年房地产新政,国家首次提出房价调控目标,明确要求各城市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限购,到加息,再到房地产税的筹备,密集的调控正一步步压缩楼市增长的空间。10月15日,广州版限购令正式出台,由此广州成为全国第12个实施限购令的城市。尽管限购令被个别行业人士斥为"烂政策",但自9·29新政实施以来,全国已有15个城市陆续出台限购令。由此,中国楼市进入别具特色的限购时代。不过,限购并不是压垮楼市的唯一稻草。就在广州新政细则出台四天之后,楼市又迎来一颗重磅炸弹——央行10月19日晚宣布,自10月20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紧接着,10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即日起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下(含五年)及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上调0.17和0.18个百分点。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对房产税即将起征的暗示。尽管众说纷纭,但"物产税"这一悬在头顶的靴子令所有人都神经高悬。中国楼市是否重新进入下行通道,尽管答案尚不明了。但毫无疑问,限购、加息和房地产税,三道红线,将极大压缩楼市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大型房企手中"余粮"依旧殷实,面对调控,多数房企以"转型"换"降价",若调控政策持续收紧,楼市"洗牌"或在明年。在严厉的楼市调控之下,上市房企的业绩却依旧抢眼。截至4月初,已经公布年报的上市房企中,前十大上市房企累计净利润达到500多亿元。恒大地产以超过80亿元的净利润超越万科,成为赚钱最快的上市房企。房企净利润座次重排,恒大地产从2009年同期的第六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二位(见表)。  相似文献   

8.
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010年1~4月国家连续出台楼市调控政策。文章从操纵房地产市场高位房价的原因、房地产业可能出现的极端问题、"楼市新政"对楼市的影响等方面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五条"执行半年有余,不仅土地市场"灼热"袭人,房价依旧"高烧"不退。尽管刚刚进入中国楼市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但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仍然"大热"。继北京9月4日天价"地王"诞生后,5日上海、杭州、苏州三地一日再现三个"地王",其中上海"地王"总价高达217.7亿元人民币。再看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9月18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2010,(11):40-40
5月初,恒大地产宣布对旗下楼盘实行八五折优惠,随后,万科新盘开盘价也低于市场之前预期。尽管开发商回避"降价"的说法,强调这是"随行就市"、"促销行为",但楼市新政出台后僵持在高位的房价总算出现了松动的信号。恒大、万科为何率先降价,是房产商资金链开始紧张,已经承受不住楼市调控的压力,抑或仅仅是一种姿态,还是房产商新一轮整合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自“9.27”新政以来,楼市步入观望,僵持状态己过半年,作为黄金销售季节的五月,自然被业界寄于厚望。 但从今年“五一”小黄金周珠三角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楼市依旧没有从低迷中解脱出来,“试探”“旺丁不旺财”成为出现频率最多的注脚。  相似文献   

12.
距4月份楼市调控不足半年,新的政策配套又扑面而来。 与此前抑制需求与增加供给相平衡的楼市调控有所不同,这一次政策指向更侧重抑制需求,在抑制需求的同时增加供给。这包括更严格限制购房数量和贷款条件,同时明确宣布将启动房产税全国范围试点,达表明政府非常明白:除非新政到位,否则价格反弹就是迟早的事。  相似文献   

13.
楼市逆袭?     
正限购、限贷松动,冰冷的楼市再度回暖,但市场反转很难出现从年初以来限购渐次松绑,到"9·30"房贷新政,再到公积金新政,重压之下的楼市终于大喘了几口气。随之而来的市场回暖,会是新一轮楼市疯狂的起点吗?市场转暖"房贷新政策出来后,到我们店里看房和咨询的客户明显在增多,国庆节后半个多月内已经成交了好几单。"10月26日,北京华侨城附近一家房产中介门店经理李先生告诉记  相似文献   

14.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国房地产的多舛命运不外乎如此。 从国务院的“23号文”到“18号文”,从央行的“121号文”到银监局的“212号文”,从“七部委新政”到”九部委细则”……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地产调控依旧处于“马拉松”状态,疲累不堪,没有结束的“哨音”。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导刊》2005,(19):150-151
自去年8·31土地大限后,土地的稀缺性使得广州房地产在进入创新发展趋势。留心今年广州楼市的种种变化,无不充分印证了“2005年是广州楼市的创新年”这一说。尽管经历6月“新政”,但广州的土地屡屡出现高价出售,市场信心依旧。  相似文献   

16.
近期管理层多次表态国家调控不松动,并派督查组到全国各地开展楼市摸查,平抑楼市预期的政策意图比较明显。从管理层近期表态来看,1)限购等国家调控措施可能还将持续一段较长时间;2)房价再上涨或倒逼新的从紧政策出台。稳经济的同时控房价,管理层强调调控"不动摇"中央强调调控不松,抑制房价上升冲动管理层近期着意平抑"稳经济"措施(包括6、7月连续两次降息)对楼市上升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众多猜测和期待中,北京楼市调控新政16日揭开神秘面纱,彰显北京打压高房价的大尺度,其在住房保障、限购等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其中一些措施更是被业界视作史上全国最严厉政策。分析人士认为,直接作用于高房价的北京楼市调控新政或可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借鉴,进而对全国市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12,(3):12-12
楼市未见"龙抬头",让形势愈发严峻。 截至目前已出的数据,10余家品牌房企销售业绩较2011年同期下降超五成。1月楼市惨淡,大部分房企为了过冬,集体降价、加快消化库存、减少土地购入,已在全国更大范围蔓延开来。业内分析,包括芜湖、上海等各地试探政策稳定性之后,市场基本明确了"中央调控决心依旧没有动摇"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10,(16):32-32
4月中旬"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楼市成交量萎缩,6月份数据又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似乎开始"量价齐跌"。有人认为楼市调控政策已初见成效,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接下来调控可能暗地里松动,但国土部、银监会等部门却重申相关调控政策不放松。楼市调控是否已经到了"政策选择期"?  相似文献   

20.
张雷 《房地产导刊》2010,(11):44-45
"9.29新政"扭转佛山市场下降预期尚需时日。在新盘供应和折扣优惠的作用下,佛山楼市成交一片畅旺。不过,鉴于新政、十二五转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央行三年来首次加息等交替作用影响,年底楼市将进入平缓观望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