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相似文献   

2.
过去2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已由原来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不断加强,政府也在放权让利中逐步退出市场.资源配置是经济体理论制改革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明确了我国经济的运行机制本质上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配置方法,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地运用到所需要的部门、劳务、产品上来,而且配置得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这样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框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了资源配置主要是计划方式向主要是市场方式的转变,以市场配置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5.
正工商部门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历史转折点,"转型与监管"是当下的形势和任务。思考工商行政管理转型,必须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在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转型中寻求答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经济体制改革,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转变;社会体制改革,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变;行政体制改革,要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这"三个转变",给工商行政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实施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周此,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究竟应该以何种身份介入,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职能又应该如何界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区别于计划经济休制的核心,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也就是说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而不是依靠计划,这是一项重大改革,是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家》1999,(12):9-9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杜润生指出,这几年保留计划经济和市场体制的双轨制时间太长了,对经济体制改革似乎缺乏紧迫感.这样,市场上既有垄断部分、又有竞争部分,不利于公平竞争。双轨制延续的时间太长带来的问题.第一是扭曲经济生活、扭曲价格,扭曲资源配置:第二是制造寻租、腐败;第三是使资源流动非常困难,生产要素不流动、经济货币化的程度长期停留在一个低水平。  相似文献   

9.
策划人语     
《国有资产研究》2014,(7):14-18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在总结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我国部分地方就展开了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探索,希望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体方式的经济形式,靠市场调节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初步建立,有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坚持依法审计监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我国当时经济困难、物资异常短缺、国内积累能力不足,通过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来进行资源配置,使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最需要发展的部门,完全排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企业与国家的利益不存在矛盾。而目前我国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在这种体制下各种经济成分相互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而国有企业除了履行经济职能以外,还要履行其他非经济职能,因此就出现了国家的宏观利益与企业的微观利益相互冲突,国有企业如果顺应国家的宏观利益,势必要影响自身的微观利益,因此企业是…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的几个问题郭子彬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是通过市场配置到社会经济各个环节和部门中去,这种配置结果的优化与否,取决于市场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3.
企业资源是有限的,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企业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价值链资源配置做出了指导。本文以经济增加值分析和战略价值评估为维度,探讨价值链活动资源配置的波士顿矩阵,并之处了不同价值链活动应采用的策略,对于企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市场机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本质要求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就是要通过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体制安排。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20,(4):27-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桎梏,走上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道。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次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作用,自此,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提法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影响深远,意义非凡,是新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党的十九大把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重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要素市场存在着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等问题,这体现了党对要素配置市场化问题的认识一直在深化。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市场组织经济,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高层次、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无可置疑地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如何实现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就是高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的经济效益问题。 一、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经济效益的涵义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教育体制的改革又上了一个新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和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从这一号召我们不难理解出:军民融合发展的内涵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去,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兼顾、相互促进;同时,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是应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和整体的资源结构调整,利用军品资源壮大民品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段话指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这一理论上、政策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核心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优化则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直接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企业来说,科技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使有限的科技资源投入使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