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一、美好城市生活和美好农村生活的一般特征至今为止,笔者有一半时间生活在农村,一半时间生活在城市,总觉得城市生活有城市生活的优点和欠缺,农村生活有农村生活的优点和欠缺。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空间和生活文化形式。我认为,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在这个人类生存的地球上,无论是农耕时代,还是工业化时代乃至是互联网时代均会长期并存,并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客家妇女生活质量的状况和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195名赣粤鄂农村客家妇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物质生活条件、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婚姻家庭等对客家妇女生活质量状况有重要影响;当前总体生活质量一般,但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较好;年龄状况、儿女情况对生活质量总评价有显著影响。要提高客家妇女的生活质量,所受到的限制还是很多,要通过加强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和引导客家妇女处理好家庭关系及增强自尊、积极调整心态等方式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本生活需要在民生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位置。通过回溯基本生活需要相关理论视角,归纳这一概念的由来、主要内容和测量经验,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观点与发展趋势,能够为今后基本生活需要的理论辨析和实证测量提供借鉴。相关研究表明,基本生活需要是一种社会认可的维持和保护人的健康及其自主能力必不可少的需要,具体内容包括人的生理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参与需要;已有理论脉络先后经历了生理、能力、目标和权利等研究视角的转换,开展了生理需要、生活需要和需要战略等代表性测量实践,采用单一收入方法或多维指标方法展开需要测度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重视人的基本社会参与需要的测量、深化最低生活需要与基本生活需要的比较、探讨基本生活需要的多维满足途径,是拓展基本生活需要理论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企业民主管理是职工依照法律规定,以主人的身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对企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他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5.
朱宁  秦富 《农村经济》2023,(5):89-95
目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行为与标准的悖离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利用CLES的2420个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探明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调研地区出现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分类意愿、无分类行为,有分类意愿和行为、实际未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二分类,有分类意愿和行为、三分类等四种分类意愿与行为悖离的情况,后三种情况均是农村居民在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认知上出现了偏差。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奖惩措施、法律法规信任度以及了解程度等主观规范变量和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有利于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一致。在农村居民认为有分类行为的前提下,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作为感知行为控制变量显著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或标准分类、二分类或标准分类。基于此,提出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分类指导、法律法规保障以及提升农村居民了解程度等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广西农业功能区划的分区方法和技术路线。广西农业功能区划,根据广西资源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分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区、生态调节功能区、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区四类一级功能区。在一级功能区划的基础上,对农产品供给就业与生活保障功能区进行二级分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二级区分为4个综合供给区和粮食等13个专项供给区;就业与生活保障二级区分为:生活保障与农产品供给区、生活保障与生态调节区、生活保障与文化休闲区三类二级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剖析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此消彼长的权衡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为编制村庄规划、实施农村居民点重构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方法:构建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分析框架,从权衡类型、权衡强度视角测度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特征。研究结果:(1)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高、中、低权衡强度区县分别占27.07%、36.09%和36.84%,农村居民点住宅—工业用地权衡、住宅—商服用地权衡、住宅—公服用地权衡、住宅—生态用地权衡、不明显权衡分别占69.17%、2.26%、5.26%、7.52%和15.79%,以住宅—工业用地权衡占主导;(2)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中高权衡强度区县分别占山东省高、中、低经济发展速度区县的70.27%、60.87%和58.00%,经济发展速度越快,权衡强度越高;(3)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农村居民点将由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逐渐向生活用地内部权衡转变。研究结论:村庄规划编制应充分考虑不同经济梯度下农村居民点生产和生活用地权衡特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人居环境质量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一代与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人口管理和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查数据,构建OLS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结果 (1)住房面积、社会保险、个人收入、对所在城市印象以及城市医疗影响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但是在不同生活满意度分位数水平下,影响因素存在差异;(2)在低生活满意度水平下,务工年限、个人收入显著地影响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而住房面积、社会保险及对所在城市的印象显著地影响新老两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3)在高生活满意度水平下,社会保险、对所在城市印象显著地影响老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而务工年限显著地影响新一代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结论 新一代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高于老一代流动人口,在不同生活满意度分位数水平下,两代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因此,制定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政策需要考虑代际差异,还需要考虑不同分位数水平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活水平以及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这为评价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认真贯彻国家征地补偿安置必须以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为原则的通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多的追求高品质生活,注重自然生态保护、绿色健康饮食。本文以素食为起点,延伸探究素食文化、素食餐饮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活方式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它既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和前提,又对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以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逻辑起点,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等方法,对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对绿色生活方式进行前瞻与构建,从而得出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绿色生活方式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的重要结论,旨在实现人类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通过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环境靠粉刷的现象在一些县域不同程度的存在。城乡生活垃圾难以及时有效处置,已成为污染生活环境、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根源。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中存在城乡分割、部门职责交叉、财政投资分散、整体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各地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办法和出路。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把推进县域城乡生活垃圾循环利  相似文献   

13.
张家港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风险统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三保”工作起步较早,基本形成了以“三保”为主体、与城市社保基本接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该市自1998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采取许多措施,使贫因户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今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引发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和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际问题,提出采取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和加大监管等措施,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活垃圾逐年增加,不仅污染了环境,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所以,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处理生活垃圾水平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国不同地区的垃圾处理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从提高公民环保意识、鼓励企业进入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完善垃圾收费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环境效应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支出、日常用品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作为自变量,代表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组成;以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垃圾产生量为因变量,代表环境因子,通过构建多元通径分析模型来定量分析1989~2002年间兰州市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变动的生态环境效应;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力度综合来看,按大小对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影响依次为衣着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和日常用品消费支出;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影响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食品消费支出、日常用品消费支出和衣着消费支出。  相似文献   

17.
"增减挂钩"政策下农户对失地后的生活是否满意?本文基于对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还迁居民的调查,筛选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评价了农户失地后生活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因素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为显著;失地农户对生活的满意度还取决于人均月收入、家庭的经济条件、现有工作的满意程度、国家政策、补偿的配套。下朱庄街失地农户对现有生活以满意和基本满意为主,整个项目建设比较成功,也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成为天津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之一。  相似文献   

18.
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2013年15省份978个农村留守老人有效样本,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经济状况、生活照料、精神生活等方面对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分析。核心结论包括,第一,子女外出务工提高了留守老人的物质生活,但留守老人的医疗、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存在严重问题;第二,随着子女务工时间的延长、迁移距离的扩大,留守老人的农业劳动参与率明显上升,子女外出务工前后留守老人家务负担的变化大于农业劳动负担的变化;第三,多数留守老人支持子女外出务工,子女就地就近迁移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以及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完善农村各类土地流转和退出机制、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市民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城市生活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的革新和和生活习俗的嬗变。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发源于斯的儒学作用于齐鲁城市文化,前者的仁义思想、经济思想、审美观都影响了后者的基本走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齐鲁城市文化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精神生活的乡村景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