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初,即嘉庆前中期,是东南海盗的又一个"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海盗、海商、水师是活跃在海面上的三个主要社会群体.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互为依存.海商的艰难处境反映了当时海洋社会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邹淑环 《现代财经》2006,26(8):78-80,F0003
清朝康熙、雍正、嘉庆三位皇帝对肃贪问题有其基本认识和做法,从中可发现其所蕴含的系统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从三代皇帝的肃贪中可得到以下启示:必须把肃贪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肃贪思想及方法上要树立权变思想;真正念好肃贪的“肃、扶、养、率”四字真经。这是肃贪必须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昨日帝国     
谭骥 《新经济》2013,(24):24-27
事实上,在这几年中,轻易便能够看出,诺基亚的转型非常艰难且并不成功,数次被国内外媒体炮轰缺乏创新,却仍然无法从泥潭中拔出臃肿的腿。公元235年,罗马塞韦安王朝的皇帝亚历山大被刺身亡,而在这之前,罗马帝国经历了鼎盛的辉煌。蛮族入侵、瘟疫肆虐、内战连连,将曾经的罗马帝国带入了衰落。而亚历山大的遇刺,直接导致罗马进入了混乱时代。就在这种混乱局面下,蛮族的入侵让罗马帝国无法喘息。公元378年,罗马皇帝瓦伦斯率领4万大军  相似文献   

4.
明清晋商以诚信重义号令天下,他们在长期实践中,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道家文化中吸取人生智慧和原则,凸显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人格美德。在从事纯功利的商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境界,努力实现修身、齐家、福泽众生的人生价值。晋商的衰落大致处于民国初年,曾经“称雄商界五百年,富甲海内外”的山西商人又为何在几十年内急剧衰落?面对着变幻莫测的经营环境,现代企业又有哪些的启示呢?弄清楚这个问题,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玉梅 《经济管理》2007,(11):40-45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大型民营企业迅速从辉煌走向衰落,以至土崩瓦解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分析总结了部分大型民营企业昙花一现的衰落规律,重点剖析了与衰落相关的企业外部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MATLAB软件,对AWGN多径信道中QPSK系统进行了四种多径衰落(莱斯平坦衰落、莱斯频率选择性衰落、瑞利平坦衰落、瑞利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BER性能的仿真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最近,国内的媒体真的拉了一个“皇帝”,就是号称“打工皇帝”的唐骏。当然,这个皇帝拉起来没有被剐的风险,到现在为止,好像也没有被拉下马的准确标志,起码唐骏自己还在咬碎钢牙硬挺。但是,我认为这位“皇帝”已经是煮熟的鸭子了,只剩下嘴硬了。  相似文献   

8.
论清代鸦片战前地价和购买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价的增长大于地租的增长 清代鸦片战前百五、六十年间,购买年呈现延长趋势,这不说明地租剥削减轻,乃是地价增长大于地租增长的结果。 明代中叶地价高昂,明朝末年地价跌落,清初地价仍然很低,但此后一直持续上涨,到嘉庆年间达到高峰。这种发展变化屡见于当时人记载,并偶见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皇帝上谕,略谓“前因人少田多,一亩之田值银不过数钱;今因人多价贵,一亩之值竟至数两不等”。据此,由顺治至康熙朝数十年间,地价增长数倍。此后田价继续上涨,下面试列举当时人有关地价的一些议论。  相似文献   

9.
晋商衰落与复兴 李:我想了解一下晋商的衰落。你的观点也算是一家之言吧。山东有个作家叫曲直,曾参与过《中华儒商》电视片脚本的写作。他说晋商的衰落是从根子上衰落的。晋商的子孙已经没有了商人的味道、商人的行为了。如果晋商没有传承晋商之道的人,那就等于从根子上断了。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纷繁复杂的世界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伴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过数百年的历史,而社会主义自前苏联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始才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家和实践家们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的兴起与衰落反映了这种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海瑞"骂"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事件,这里的骂,不是真骂,而是直谏。谏,也就是批评,只不过批评的对象是上级而已。海瑞批评皇帝,言辞激烈,对象残暴,因此他准备好了棺材,但结果是暴君嘉靖暴怒之后反复阅读批评奏章,至死都没有杀海瑞。而下狱的海瑞,在得知嘉靖皇帝驾崩,自己将被释放之时,却没有为即将到来的自由欣喜,反而为被他"痛骂"的皇帝痛哭流涕。在这场批与被批的较量中,一个看似愚忠,  相似文献   

12.
“皇风”与“奴气”隋新中国自三皇五帝到清帝宣统,算起来大约出了上千个皇帝,这还不包括占山据寨的"草头王"。中国的皇帝多,皇帝戏也多。翻翻古代的老戏折子,皇帝戏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丝毫不足为怪。但今人费解的是近几年来的旧戏新唱颇流行,正如文言改白话,老戏...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性的共同课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倍受关注.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大部分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曾为国家提供大量的资源性产品,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伴随着资源的枯竭,城市主导产业的衰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就业水平逐步下降,城市陷入发展危机之中.因此,尽快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转型,并利用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嘉庆是清代的转折点。嘉庆以前,特别是康熙中叶至乾隆中叶,尽管分散的、细小的抗租斗争、抢米事件频频发生,城市手工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待遇的罢工斗争不断出现,但从全国形势来看,是稳定的。在这期间,封建生产关系有所松动,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得到加强,特别是乾隆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比较快,其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嘉庆以后,清王朝的统治开始走下坡路,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势头并没有被迫停滞。就鸦片战争前的乾、嘉、道时期与清初的顺、康、雍时期相比较,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及其经营规模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拟就鸦片战争前乾嘉、道时期江苏地区的农村市场谈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 生产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列宁也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主要从组织成长视角探讨组织创新路径,鲜有文献研究组织衰落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前景理论、行为理论和公开市场理论等,探讨组织衰落驱动组织创新的机理,并从企业内部因素(集权结构、冗余资源)和外部条件(环境丰腴性)两方面探析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实证结果显示: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内部因素(集权结构和冗余资源)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外部条件(环境丰腴性)正向调节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组织创新路径理论,并对企业如何挖掘组织衰落的价值以促进创新实践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代扬州经济相比唐代衰落很多。本文先考证唐代的扬州商贸范围,辨明海陆变迁只是扬州衰落的基础。十国割据形势对扬州经济虽然有很大打击,但也不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唐宋之际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真州、润州、江宁、通州、江阴、青龙港等六个港口分担了扬州原有的贸易职能,这才是宋代扬州衰落的最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其实践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篡汉而成新朝皇帝的王莽。王莽之所以能成为新朝皇帝,与西汉的外戚政治有关。存续215年的西汉,很多时候都由皇帝和外戚共同执政,开国皇帝刘邦的成功,离不开皇后吕雉的辅佐。刘邦去世后,  相似文献   

18.
经济衰落地区特征与发展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衰落地区特征分析经济衰落地区是指那些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且经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的地区。判断一个地区是否衰落,不是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考察经济的波动状况,而是考察这个地区相对国内其他地区增长的相对变化,也就是主要观察它的长期相对经济增长率,即把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全国经济增长率进行对比。如果连续多年地区经济增长与全国经济增长之比(q)低于1,则说明该地区进入衰落地区行列;q值低于1的时间越长,或q值低于1的程度越大,表明衰落程度越高。为此,可以根据q值设计一个估算衰落(繁荣)程度的指标,即:…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认为,我国工业超前重工业化主要表现在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时序结构三个方面;与重工业比重超前膨胀的轨迹相对应,则是随着中国轻工业份额的过早衰落,其结构功能也在不断衰落。作者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论证了自己的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2014年9月,我从西安这座城市开始了寻找徐福传说的旅游. 秦始皇是向徐福发出命令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皇帝.我来到西安并不是为了寻找徐福的痕迹.我有一个疑问,就是徐福传说当中有的说是徐福蒙骗皇帝出海到国外的.徐福向皇帝要庞大的船队,他要带五千个人包括五百个童男童女.徐福说这一切是海神所要求的.所以有些人以为徐福其实是逃亡到国外去的.如果这种话是真的,秦始皇难道不能看透那么多次见过面的徐福的野心吗?难道秦始皇是那么愚蠢的皇帝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