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回顾及其展望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刘学胜,戴世宏1994年人民币汇价有两大特点:一是人民币保持升值势头.从年初至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价升幅2538点,人民币升值3%,美元贬值2.9%。二是人民币汇价稳中有升,维持在8.7-8....  相似文献   

2.
今年年内人民币汇率难以持续处于强势状态。一季度人民币中间价稳中趋升。年初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2897,4月3日为6.2609,升值不到300个点,升幅不到0.5%。由于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整体升值程度大于对美元的升幅,今年前2个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7%。对外贸易状况是决定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主要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去年两会期间曾说,观察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依据是贸易状况,是顺差还是逆差,是大还是小。今年前2个月,我国贸易出现明显改善,出口同比增幅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有效汇率微幅升值自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了7.07%,但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却只累计升值了3.7%,且升幅主要集中在2005年度。在2005年7月20日人民币汇改至年底期间,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升值幅度高达3.3%,2006年仅升值了0.1%,2007年以来只微幅升值了0.2%。究其原因,美元疲软下跌迫使非美货币反弹走高,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幅受限(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会财会》2008,(7):48-49
进入2008年,我们耳边不断萦绕着这么一个声音:人民币又创新高了,这说的是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实际上人民币今年以来确实是在加速升值,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今年的前3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值已经超过4%,按目前的升值趋势,今年一年的升值幅度要超过10%,相当于汇改以来3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5.
一企业利润率下降的原因 (一)企业汇兑损失增加,致使盈利减少。人民币的升值不仅提高了出口产品的价格,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而且还使出口企业的换汇成本增加,从而挤占了企业的利润空间。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总体呈升值状态,升幅为6.88%.上半年升幅为6.5%,下半年升幅为0.38%。虽然下半年升值幅度较小,但汇率的波动仍给出口企业汇兑带来了损失。2007年全年该企业汇兑损失高达上百万元人民币;2008年全年汇兑损失达七十多万元人民币,进而减少了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6.
出口企业如何运用国际结算方式规避本币升值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7月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5年、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分别升值2.56%、3.35%,截至2007年12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4094.升值近5%,预计人民币升值速度还将加快,2008年底将达到6.78的水平。与此相关的国际背景是,继美国之后,欧盟也加入了要求人民币尽快升值之列。  相似文献   

7.
正汇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流动性状况和宏观经济走势有重要影响,人民币走势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策略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原因,研判人民币的长期走势。推动升值的四方面原因今年以来,人民币超预期升值,1月份单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幅超过3%,CFETS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升值1.5%。近期人民币快速升值主要受如下因素推动: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转舵”企业再进“考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了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最快的半年后,7月人民币汇率创16个月来最小单月升幅——人民币升值明显放缓了脚步,甚至其中出现反复行情,双边浮动加大,这也许是我们该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9.
《南方金融》2008,(4):1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7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13.3%。进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一季度升值幅度4.16%,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季度最大升幅。4月10日,人民币汇率突破"7"这个关口,步入"6时代"。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市场》2010,(9):62-73
2010年8月份,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明显回升,短端Shibor各期限品种升幅较大,中长端Shibor涨幅较小;银行间国债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对美元月末中间价与上月末相比贬值0.52%,掉期价格显示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进一步减缓。  相似文献   

11.
姚舜 《理财》2008,(1):20
踏上了升值大道的人民币,2007年对美元的升幅超过了6.5%,超出了我2007年初时保守的估计4.5%.2008年,人民币肯定将快马加鞭,升值可能会达到10%.这倒不是因为美国不断施压,而是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无风险收益太吸引人了.海外各路资金挖空心思进来淘金,使宏观调控出拳如打在棉花包上.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截止到2008年3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0593。累计升幅12.96%,且近期有加速趋势。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摘要:  相似文献   

13.
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92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终于进入“6时代”。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超过12.5%,而从2007年4月至今的升幅已超过了9%,这样的升值速度甚至超过了多数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于是,如何利用人民币/美元双币信用卡,在免息期内享受人民币汇差收益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然而,何种情形下使用双币卡才能享受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呢-下文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4.
王庆 《新金融》2010,(5):4-8
人民币退出盯住美元并升值有助于抑止近期通胀压力,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从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再平衡,并有助于中国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人民币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退出自2008年7月以来一直实施的“硬盯住”美元汇率制度,退出盯住美元的“机会窗口”或将出现在今年夏季。预期退出之初,人民币汇率调整的幅度将在2%-3%,其后将会逐步升值,全年累计升值幅度在4%-5%,届时将对外汇市场以及股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05,(8):66-69
人民币升值了2%,我们将怎么花掉手中的真金白银呢?听听网民的见解蝎子王冠:摘自SHOU财经BBS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的好处在哪里?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相对于美元而言就是贬值。如果你现在有1000美元,人民币升值50%以后,你升值后的1000美元就相当于升值前的500美元,对于个人而言,你可能觉得  相似文献   

16.
人物     
哈继铭:人民币汇率年内将升值到7.35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就人民币升值、加息、股指期货等经济热点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内将升值到1美元兑换7.35元人民币,而港币兑美元年内将升值到7.80元左右。同时,国内资产价格未来5至10年将出现大幅度上升,2015年后将下降。这一由人口结构决定的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一、人民币外升内贬及负利率的基本情况 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从汇改之前的1:8.28快速上升到2008年6月末的1:6.85,升幅高达20.9%.人民币的实际汇率也在同步升值,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汇改时的89.2升至2008年6月的102.28,升幅约为14.7%.  相似文献   

18.
傅烨珉 《理财》2011,(4):62
今年年初,花旗银行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指出,今年人民币升值预期为5%左右。尽管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可能好于预期,但美元币值仍有下行的空间,弱势美元将助推人民币升值。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预计,今年人民币将升值6%,到年底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达到6.2元。渣打银行也在今年初发布的报告中,将此前预计的人民币兑美元全年升值幅度由4%~5%,上调到6%。国际清算银行则测算,在美元继续走弱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至年底可升至6.35元左右,全年升值约4%。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1,(30):5-6
人民币兑美元升破6.4 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于1美元兑6.39元人民币。今年迄今为止,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3.3%,自2005年初以来已升值近30%。但人们仍普遍认为,人民币兑中国贸易伙伴国货币的汇率被低估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07,(10):64-69
2007年3季度,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平稳,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持续活跃。人民币继续走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双向波动中走低。与2006年年末中间价比,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值3.97%。与2005年汇改当日中间价比,9月末,人民币累计升值1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