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作为我国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在拓展国际金融业务,参与国际金融的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但目前尚有一些问题影响着中国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进程。本文阐述了中国银行业务国际化的现状和作用,列举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微  郭俊贤 《致富时代》2010,(4):160-160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的国际化经营已是必然趋势,英语作为最国际化的语言。在银行的国际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从银行业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闻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来分析探讨金融英语词汇的应用。并从词汇的关联、缩写、特有义项和反义来学习和扩充金融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3.
联想的国际化之路始终为人注目,在迈过一个又一个台阶,直至并购了IBM的PC业务之后,联想作为一个国际化公司的轮廓清晰显现。  相似文献   

4.
夏丹丹  李惠芳 《中国市场》2013,(26):144-145,162
随着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开展,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本文从公司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出发,在全面分析其与国际化业务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的基础上,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大引进与培养力度、完善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诞生并壮大。为了反映国际市场格局的这一重要变化,波士顿咨询公司于2012年10月发布了《全球挑战者研究报告》,总结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新兴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时应采取的策略,对于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国际化从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可分为银行业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和货币国际化。这三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银行业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外国银行机构在本国的业务活动增加及本国国内银行机构在海外业务活动扩展两个方面,这也是金融国际化的基础。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把国民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的运行轨道,必须加快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进程。同时,我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意味着我国银行体系将面临金融国际化的挑战。本文拟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问题作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业务外包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红娜  刘兵 《商业研究》2005,(14):22-24
业务外包是企业进行资源外部整合的有效途径,世界性外包潮的形成充分体现了业务外包在全球资源战略转移过程中无可比拟的地位。在对业务外包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把握业务外包给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的无限商机,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跨境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清河 《商业研究》2012,(4):143-148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更加凸显。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该业务的稳健发展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尤为重要,及时加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对保障我国经济金融稳健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径的基础上,考察了四种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经济业务核算工具的会计如何适应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会计国际化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了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及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并谈到了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实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代表,研究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提出中国银行可通过实施机构、业务和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以提高其国际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1.
曹维佳 《市场周刊》2020,(14):0137-0137
充分利用海外的良好商业环境,是企业建设海外高品质经营平台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手段。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海外发展业务所面临的优势和潜在风险,并探讨了如何利用发挥海外优势。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一国银行从封闭的发展模式走向开放的国际市场的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业务种类单调、创新能力薄弱、经营模式不利于国际化发展、境外机构数量少、规模小、国际化水平低、资本金充足率低、盈利能力差等问题。提出商业银行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措施和现阶段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是指能够胜任国际资本市场要求、有能力开展国际会计审计业务或者跨国业务的国际型会计审计人才。高校可以通过充实现有的课程中的国际性内容,引进国外先进的资格考试制度,努力提升师资水平和能力,建立国际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式,为我国培养出专业化、高素质、高层次的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  相似文献   

14.
江苏经济国际化的实践历程发韧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速发展于90年代初。江苏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国际化的基础,在推动江苏经济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初始动力作用,至今在江苏经济发展中仍然举足轻重,在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罗燕 《商场现代化》2005,(32):220-221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经济业务核算工具的会计如何适应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会计国际化应运而生.本文主要分析了什么是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及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并谈到了会计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外向国际化业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企业家素质、税收优惠、东道国潜在消费数量、国内政策扶持和企业资本运营能力等。促进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成长的对策主要有健全与落实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政策支持、健全中小企业外向国际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资本经营环境,以及鼓励企业家创业和吸引国际化人才等。  相似文献   

17.
李震 《商》2014,(2):17-17
在2014年1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上,《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这是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重要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单位、交通银行国际部副总经理付之琳对课题报告进行了解读。《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课题研究报告由七章内容组成,前六章论述了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国际经济环境,借鉴世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的经验,前瞻性地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及发展前景。重点分析了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等对中国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金融服务及内部管理等方面造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姜汝祥 《商界》2008,(3):98-98
真正的国际化,是客户的国际化,团队的国际化,制度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国际化。这就是我提出的实现国际化业绩三大定律。这三个定律,实际上就是实现国际化的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选择渐进式发展的原因;提出了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进程中的业务拓展的模式,认为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的业务拓展的大原则是"总体多元化,各家银行各具特色;面对不同目标市场,实施差异化营销";提出了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进程中合理布局、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想与战略步骤;设计了保障体系,认为调整银行组织结构、构建金融监管体系是我国银行营销国际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徐工集团出口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全集团1至6月份实现出口创汇额超过一亿美元,同比增长100%以上,在打造国际化品牌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