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研究——以浙江省庆元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数据分析,对全国知名食用菌生产基地庆元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经济与森林资源的消长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针对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现状的不足,提出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策略,为中国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耕地后备资源的三项特性为依据,将浙江省耕地后备资源分为2个一级类,9个二级类,并针对不同类型,根据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五类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现代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进行了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现状调查。 相似文献
3.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内针对耕地的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涉及不多,也很不系统。本文首先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目标、原则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最后综合形成了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新疆为例,利用指标体系对新疆近10年来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此研究为集约、科学合理的利用耕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都市山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索——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通过GIS的空间分析、距离分析方法和野外问卷调查法,在对都市山区耕地的特点及农户行为进行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指出耕地资源利用比较效益低,都市山区农民弃农进城,是耕地抛荒主要原因.与农民相反,市民更向往秀美、恬静的山区风光,都市山区农民背靠都市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应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体验农业,既能使农民增收又能有效保护耕地,是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相似文献
6.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路线,提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对永州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州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产出效果也都处于整体上升态势,但持续状况却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7.
8.
分析近20年来阿勒泰市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为县域耕地集约利用和粮食安全提供决策依据。依据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定义,建立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年耕地利用集约度。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阿勒泰市耕地利用集约度呈阶段性上升趋势,耕地利用投入要素比重不断变化,耕地利用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粮食单产和粮食总产呈上升趋势。研究结论为近20年来阿勒泰市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生产要素投入持续增加,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集约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10.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南宁市为例,探讨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在分析1996-2003年耕地利用变化特点和粮食生产状况的基础上,探讨耕地利用变化包括数量、利用程度和集约度的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目前南宁市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产量影响尚小,但耕地集约度和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重大.为此提出南宁市耕地保护的战略应采取以提高粮食播种面积和耕地利用集约度为中心的政策措施,方能达到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城郊农村土地高效利用的路径选择——以铜仁市马岩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为城市郊区的农村发展带来机遇,更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路径选择带来挑战。马岩村作为铜仁市城市功能转移承接区域,存在着土地资源规划利用不合理、闲置现象严重、土地利用缺乏监管和政策引导以及土地利用效益低下且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文章基于马岩村的实际情况,结合近年来马岩村土地利用状况,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合理、高效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路径,即提出退耕还林还草、第一和第三产业融合、以大棚基地为依托打造开心农场和构建新的农业经营体系等土地高效利用的举措。文章还就如何快速、深入地促进马岩村土地高效利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坚持规划在前、优化产业结构、合理使用工业用地、制定和扶持承包政策以及正确处理好政府、旅游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等具体的建议。通过文章科学例证,以期为城市农村近郊土地利用路径科学选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石门县是个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庄园的山区县,其耕地资源十分匮乏。近年来,非农建设用地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全县可供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对耕地资源进行可持续性利用评价是确定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方法,也是耕地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基础。在阐述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后,建立起湖北省咸宁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并提出了咸宁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力评价的耕地利用类型分区研究——以沁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耕地地力科学合理地定量评价,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文章以耕地地块为评价单元,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及综合指数法,对沁阳市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耕地地力空间地域分布特征与规律。根据地力评价结果,结合沁阳市实际,划定了具体耕地利用类型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沁阳市一、二、三级地力耕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之和为76.7%,而地力较低的四等地、五等地合计占23.3%,说明耕地地力在整体上处于中上等水平,但仍有较多中低产田需要开展地力培育。耕地地力较高的一级地、二级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沁阳市南部,而较低的四级和五级地则分布在市域东北部。结合实际,将耕地利用类型划分为5个不同分区,分别为北部低山丘陵粮、林、果干旱区,中北部洪积冲积平原蒜、姜区,沁河河滩四大怀药区,中南部冲积平原粮食高产区及中东部冲积平原环城菜、粮、果区。 相似文献
15.
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相关特征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Jenks自然断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程度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空间聚集状态并对其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研究结果:(1)耕地细碎化的空间聚集状态与耕地集约利用呈现相反分布趋势;(2)斑块面积指数、形状指数与耕地集约利用的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耦合关系,而斑块分散指数与集约利用指标的耦合相关性不强;(3)耕地细碎化与耕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关系在不同区域表现不同:西南山区集约利用受细碎化影响较大,而中部江汉平原地带的空间耦合关系不强。研究结论:山区耕地应多加强耕地细碎整治,而江汉平原地带应当严格管制耕地,防止耕地弃耕抛荒现象,从而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张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2):73-78
[目的]分析城镇化与耕地利用之间的动态关系,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方法]在综合选取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代表性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检验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之间的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检验两者之间的互馈关系。[结果]2000—2016年重庆市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复种指数对城镇化人口比例由最初的负向效应逐渐转变为正向影响,对其余指标表现为正向影响,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其对上述指标在第八期总贡献率达70%,复种指数对自身影响较大,解释水平较高;化肥对二、三产业比例、土地城镇化表现为负向影响,对其他指标影响较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人口城镇化表现为正向影响,对二、三产业比例、土地城镇化及自身有负向影响。二、三产业比例的冲击对化肥投入冲击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11%~14%之间,城镇人口比例、二、三产业比例及土地城镇化总贡献率不断上升。城镇人口比例、二、三产业比例及土地城镇化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冲击的贡献率差异较大,其中城镇人口比例对其贡献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后期变化较小。[结论]综合来看,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高能够正向推动耕地利用集约化,而耕地利用集约化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仅具有较小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是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指标中的重要指标,做好耕地总量的预测工作,对于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耕地需求量预测有数学模型预测法、粮食安全角度预测法、部门预测法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预测法等几种常用方法,以吉林省为例,运用数学模型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对全省2010年、2020年耕地需求量做出了初步预测,结果分别为551万公顷和547万公顷.以此作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的吉林省耕地需求量. 相似文献
18.
省域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构建了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运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分析了重庆市2000—201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变化规律。从评价结果来看,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表现为不断提高。针对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现状和变化规律,本文从提高土地质量、鼓励和优化投入、挖掘农业生产价值、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凉山州的耕地利用特点,通过计算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度、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分析凉山州近十年耕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认为:耕地利用变化空间差异大,经济因素、人口增长及土地开发整治等因素是造成耕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加强耕地利用保护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发展,在此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尤以耕地数量的锐减最为突出。本文选取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被誉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四小虎”之一的南海市作为典型研究区,深入分析了近20年来该区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南海市耕地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主要出现于80年代中期以后,并与全国,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的耕地数量变化的时间基本一致;在空间变化上,南海市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较大,据此可分为四种地域类型。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在近20年中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及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