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十年来,得益于改革开放之风,广东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外企业争相在珠三角投资办厂,珠三角的土地需求空前火爆,村集体和农民也开始谋求土地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谢礼国 《重庆经济》2007,(12):29-31
奉节县作为三峡库区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就业或向城镇集中,土地利用率不高甚至土地撂荒闲置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土地流转来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韦石 《江苏改革》2002,(4):40-41
所谓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就是在不改变承包土地集体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通过倒包、租赁、入股等有偿使用形式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在农户、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转移的行为。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政策方面继实现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农民和各种农村合作组织灵活运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实现发家致富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带有很强的政策性,要求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启了三农新征程,这也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一步。近年来,土地流转给农民带来的影响巨大,它不仅增加了农业的效益,更是给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日益繁荣。除此之外,土地流转也使我国原有的农业经营体制变得更加完善,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所存在的问题、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此为前提提出了推动我国土地流转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土地使用权流转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不仅影响农业而且影响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在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农地经营的零碎化,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从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坚持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明确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独立性、利益性和转移性,允许农民在遵守有关法规政策的情况下流转,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机制和办法,是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黑河市为例,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作用、形式和对策措施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9.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积极、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是有效地促进“三农”裂变,适应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是关系到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推进土地有序流动,活跃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各地均在积极探索之中。近日,我们深入到土地流转工作做得较好的巢湖市和县白桥镇,就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和流转后经营的状况进行了调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平谷区良庄子村的万亩山地流转被媒体称为“农村土地流转第一拍”。有评论云,此次的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第一拍”不亚于1987年的那一拍,它关系到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是新时期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土地从家庭中再度分离出去,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股份合作等形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12.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续几年下降,已经引起全国上下的关注。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联产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如此,便会引起思想的混乱,甚至社会的混乱。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土地承包制度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制约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此,按照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4.
江建辉 《乡镇经济》2004,(3):33-33,4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一贯政策精神的进一步明确和重申。推行农村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民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多渠道增加收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有效办法。这是农民首先创造与实践的,是对  相似文献   

15.
“三农”政策永远是焦点,这话一点都不错。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扩大内需,最大潜力在农村。农村发展的新一轮引擎是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16.
家庭承包制确立以后,农村政策总的目标一直是“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先后推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个政策重点。十七届三中全会仍然把这个作为农村政策基石.强调要加以完善。完善的关键是土地流转还是加强农民合作,是今天需要辨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始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的核心是土地。土地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勃兴,每一次发生在土地上的变革,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的改善和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原有土地使用权平均分配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坚持和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土地市场化配置,已成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财政补贴的重点对象,谁有资格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一个热门话题。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是理所当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吗?在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农业主体到底是谁,土地究竟应该要由准来种,国家政策究竟是要重点鼓励谁、扶持谁、支持谁和发展谁?  相似文献   

20.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总结了张掖地区在突破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土地制约问题的实践 ,从而对区域类型较为相似的河西地区 ,乃至整个西北地区解决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土地制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