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水能从山顶奔流到山脚,差距就是力量。"对照一流找差距,在差距中找目标,在差距中获取动力的"学先进、找差距"活动,已成为上海优势企业追求卓越的新思想。他们认为——  相似文献   

2.
李金铠 《企业活力》2013,(6):126-129
<正>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的根本原因(一)劳动力素质差异、思想、文化和体能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长期客观存在,甚至呈现扩大趋势。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从城乡"二元"结构出发,分析研究这种差距的"不公平性"与解决对策,但很少对这种差距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关注和研究。相关研究指出:城乡劳动者的素质差异是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我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反映城乡劳动者素质的差距,具有合理性。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不能过分强调和试图弥合其"不公平性",制度政策的安排、体制机制的创新都应着眼于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城乡之间有很多差距,而城乡体制方面的差距是根本的,是最大的差距,或者说许多方面的差距是由这种体制性的差距派生的。所以,要解决"二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农村进行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1990~2010年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情况。计量结果表明,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形"曲线关系,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临界点的左侧,现阶段平均受教育年限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基尼系数与城乡收入差距呈"U形"曲线关系,由于处于临界点左侧,教育基尼系数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对于不同区域来讲,曲线的临界点有所差异。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存在差异性,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教育支出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重庆"一圈两翼"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人民消费结构逐渐改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表现为区域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本文从"一圈两翼"区域收入差距出发,对区域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缩小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对促进"一圈两翼"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省际间的综列数据计量分析来探讨教育、人力资本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基本结论是: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在城乡之间的普及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不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高等教育则与城乡收入差距有"U"型关系,即开始阶段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规模的不合理和无序扩大,反而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7.
一、寻找"空穴"策略 社会多层次的需要与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之间,始终存在着差距,包括时间上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和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即社会需要而企业尚未生产、正待开发填补的市场空白区域,即谓之"空穴",这是小企业的希望之所在.小企业实力单薄,无力与大企业正面竞争,只能盯住大企业尚未占领的"空穴"乘虚而入,达到"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淑莹 《企业导报》2011,(6):220-221
收入分配差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运用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理解决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均达历史最高,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已成共识。如何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校正失衡的收入分配格局,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社会难题和政治难题。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提低、扩中、控高"的基本思路与  相似文献   

10.
在省际人均收入和城乡人均收入无差距的研究目标下,采用规划的方法,回答了"落后地区省份还需要迁移出多少人口,发达省份还需要迁入多少人口,才能达到省际无收入差距和省际人口流动趋于平缓"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如今农村人口还需要迁移到城镇多少,全国和各省合理的城镇化率是多少时,才能达到城乡无差距以及城乡人口流动缓慢"的问题。其一,在中国市场化程度提升过程中,省际收入差距正在缩短,而这种缩短更多是由于省际人口迁移引致省际人均产值重新分配。其二,最近10年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同样引致城乡差距缩小的更多是乡村人口、农业人口或第一产业人口持续转移到城镇、非农业及二、三产业上引致人均产值的重新分配。其三,城镇化依然是缩小城乡差距和提升中国经济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1.
曾艳青 《价值工程》2011,30(36):191-19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保障。文章结合目前国内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归纳和分析了当前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四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胡贵生 《价值工程》2014,(23):285-286
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发展已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但各民办学校的发展层次依然良莠不齐。民办大学作为民办教育事业的主力军,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使学生只有通过激烈的高考竞争才有大学上难题,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团。如今,伴随我国生源数量的减少,使得各类学校之间对生源的竞争显的异常激烈,这里也包括公办高校,这就在客观上促使各民办高校必须进行转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做到如此,只有使自己成为一所高水平民办大学,才能得以健康、良性、可持续的发展。组织文化作为一个单位的精神所在,是单位发展的支柱。因此,如何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推动民办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民办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几个方面,对民办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从民办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宁殿霞 《价值工程》2012,31(9):193-194
本文以民办高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层次为划分标准,以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以及民办高校取得阶段性成绩为标志,提出陕西民办高校三个发展阶段观点。旨在对我们正确认识民办高校发展态势提供参考、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的经验总结与展望、对民办高校作为改革开放贡献者形象的展示和彰显。  相似文献   

15.
雍浩  李正 《价值工程》2011,30(35):231-232
民办院校的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阐述了民办教育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特色人才模式的诠释、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之间的差异进行阐述,从而为民办院校培养特色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菀璘 《价值工程》2010,29(14):128-129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民办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现有制度供给不足以及制度约束力偏低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存在诸多机会主义行为,从而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为实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制度层面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1)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体系(2)增强相关制度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7.
霍艾湘  徐淑华  简爱  邢波  袁秦英  袁娜 《价值工程》2011,30(29):253-254
如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的可接受度,是高校思政课长期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接受状况进行了调研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可接受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印永龙 《价值工程》2014,(10):242-243
民办高校需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民办院校从自然人治理转向法人治理的保证,有利于形成集体决策和权利制衡机制,有助于促进民办学校运营管理的民主参与。通过中外大学治理结构的比较,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产权不明晰、董事会成员构成不合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完善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可以从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全面提升董事会决策能力、健全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吴志红 《价值工程》2010,29(26):184-185
借鉴美国私立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立法、经费来源、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角度,分析了美国私立大学发展成功的原因,并针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几点启示:完善民办教育促进法;建立多样化的筹资渠道;加强民主管理;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地位和待遇。  相似文献   

20.
杨德岭  陈万明 《价值工程》2012,31(19):264-266
我国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办学基础不牢固、筹资困难、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社会捐赠落后等问题,需要采取风险识别、分析评价与分级、风险处置、规避和反馈等环节,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风险成本降到最小,推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