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泛珠三角”居民潜在出游力影响因素有经济与文化总体水平、人口规模、铁路交通等三个方面;“泛珠三角”居民潜在出游力总体态势与第一主成分的地区得分的空间差异近似,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但是在其最西北部又出现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回升;人口规模对“泛珠三角”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并非总是正面的;受铁路交通因素的限制,海南、广东与云南的第三主成分得分为负。  相似文献   

2.
居民潜在出游力的评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通过运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研究消费能力、消费水平、交通情况和结构水平等四方面因素对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影响,对中国西南五省区居民潜在出游力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西南五省区之间的居民潜在出游力存在着非均衡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始终是居民潜在出游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居民潜在出游力的强弱是由多重因子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吕晶 《市场论坛》2006,(9):99-100,F0003
文章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广西居民的潜在国内出游力作了地区差异分析,并根据14个地级市的因子总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广西居民潜在出游力强弱的3个不同级别的地区,指出了目前广西居民潜在出游力最强的地区,这对于各旅游目的地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在广西地区进行促销宣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1日,国家推出新休假制度,呈现1个带薪假期,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以及元旦、"五一"、清明、端午、中秋5个"小长假"的模式.休假制度是影响居民出游活动的重要条件.本文基于"小长假"的角度,利用北京居民的调查数据,对北京居民出游行为进行分析并对其规律进行总结,为旅游相关部门应对"小长假"而实行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分析江苏商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商业发展水平与经济要素相关显著,与商业空间集聚要素明显相关,与人口要素相关不显著。在江苏省商业发展水平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区域商业发展影响因素作用特点:经济发展主成分对全省商业的拉动作用强劲;商业空间集聚主成分对省辖市、区商业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强;人口主成分在省辖市域尺度上对商业发展的作用显著,在县(市)域尺度上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贵州省卷烟潜在购买力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收入与消费水平因子、人口规模及结构因子是影响贵州省卷烟潜在购买力的主要因素,并得出贵州省各地区卷烟潜在购买力因子得分及排序。聚类分析将贵州省9个地区按卷烟潜在购买力强弱划分为Ⅰ~Ⅳ类地区,进而分析了各类地区的卷烟消费结构差异。所得相关结论与建议旨在为贵州省卷烟产销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资本流动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力  李钧 《国际经贸探索》2006,22(6):41-43,84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克服制度障碍的区域政策合作.泛殊三角区域政策合作的显性成效是资本流动收益增加,资本流动的潜在利用则取决于区域政策合作的深化结果.文章通过对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前后的资本流动规模与资本收益变化来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资本收益变化的具体影响,并在泛珠三角政策合作框架下预测区域资本流动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8.
"泛珠三角"区域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内地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内地9省区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交通是经济的“先行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参与各方充分意识到,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在构筑“9 2”区域经济体系中所起的先导作用,各项交通建设正在蓬勃展开,连通区域内各省(区)的高等级公路网正在完善,珠三角地区水域航道网也在提高完善。交通部张春贤部长曾在今年6月份在香港举办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提出: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中,为“泛珠三角”地区安排了纵横交错、放射与环路相结合的22条路线,远景规模大约为3万公里。这个布局具有密切联系“泛珠三角”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泛珠三角"区域是指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内地9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内地9省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在分之一,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遵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能导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相反差距却是在拉大。这是因为泛珠三角大部份省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似性很大,产业趋同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现有的及潜在的比较优势难以实现,而且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泛珠三角经济收敛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为了实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泛珠三角各省区在参与合作的同时,应深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2.
杜静 《商》2013,(2):30-30
铁路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是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而主成份分析方法也是解决多指标评价的理想工具。通过对主成分原理的分析,选取流动比率等十一项指标,以2003-2011年统计数据作为综合评价原始的样本,建立主成份分析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对我国铁路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遵守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并不能导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相反差距却是在拉大。这个部分原因是泛珠三角大部份省的资源禀赋结构相似性很大,产业趋同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其次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市场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导致现有的及潜在的比较优势难以实现。同时,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我们却得出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存量是影响泛珠三角经济收敛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泛珠三角实现区域经济收敛的应对策略是泛珠三角各省区在参与合作的同时深化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和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居民为调查对象,利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地区居民选择超市的属性维度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一是服务、交通、价格、质量和超市形象等因素都是居民的重要考虑因素;二是熟悉超市的消费者与不熟悉超市的消费者在选择超市时的考察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别。前者考察的属性维度更加简洁和抽象。本研究成果可为县域地区超市的布局与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对华南地区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2011-2013年期间华南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通过对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三个省份经济、人口的差异化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因素是影响地区万元产值能耗量的主导因素,人口则是对地区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生活物质需求量产生影响的主导因素.因此,为更加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规划,我国华南地区应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调整能源结构,转变人们消费模式,同时强调政府在节能减排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实现华南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6.
徐秋艳 《商业时代》2007,(7):102-103
广义的城市化的内涵是指,构建融经济、居民生活方式与质量、人口、环境改善于一体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及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辅助聚类分析,找出各地区的优势和差距,以期为加快新疆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腹地一直是城市研究中的重点,如何科学地划分出城市的影响腹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广东省21个地级城市的城市综合规模,其次采用GIS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出城市的可达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综合规模和可达性构建出城市场强模型,据此运用成本分配的方法划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市影响腹地。研究结果显示,1广东省城市场强与综合规模、交通可达性基本呈正相关,呈现出以珠三角为中心高值,其余边缘地区为低值的"中心——边缘"结构;2广东省城市影响腹地的范围与其行政区划的吻合度较低,珠三角地区腹地面积小,空间破碎化,而粤东西北城市腹地面积大,空间上呈片状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云南省劳动力参与率的现状和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测算了各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方向与大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男性人口的比重、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有正向推动作用;而失业率、固定资产投资与教育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参与率反向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GIS和GEODA等软件系统,利用人口密度系数、空间结构自相关、人口结构指数等研究方法,以西北五省的县级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绘制西北五省的县级行政单位人口空间结构格局变化演变图,并剖析其影响原因。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西北地区人口稀少,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呈正相关,表明西北五省县级人口集聚程度在不断上升;西北五省县级人口密度分布存在明显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特征。西北五省县级人口空间格局演变受国家政策、气候环境、交通、社会生活水平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2009-2018年的有关数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前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状况。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前(2009-2012年),中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成分综合得分为负;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后,主成分综合得分为正且逐年上升。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生产性因素投入增加,对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强的积极影响;服务性因素投入不足,对农民增收具有负面影响。建议进一步增加对西部农村地区和农业的投入、进一步健全西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确保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