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互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美籍日裔学者弗兰西斯·福山认为,如果缺乏起码的非正式信任感,现代经济生活是很难设想的,他将社会信任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认为日本、德国、美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主要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有健康的社会资本。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导致他们产生了不同的信任观念,不同的信任观念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日本和中国虽然都属于东方文化圈,而且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是两者还是存在许多的差别。日本的企业家具有与中国企业家不同的信任观念,对比和反思两种信任文化及其对企业…  相似文献   

2.
李停 《经济与管理》2011,25(2):5-12
对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进行多层次的博弈分析,比较不同情形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效率差异以及社会福利含义,论证在线性需求、成本相等的假设下,国有企业过高的社会负担的确是其与私人企业利润差距的根本原因。私有化并不是解决国企低效率的充分条件,国企改革思路应放在如何把国有企业培育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上。即便是承认国有企业比私人企业经营成本高,国有企业仍有存在的效率基础。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竞争比产权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田马飞  肖星  李丹  李姝 《当代财经》2023,(8):146-156
社会信任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其对企业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那么,社会信任对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有什么影响?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社会信任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的社会信任越低,企业越不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法治水平越高,越会弱化社会信任与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任低会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和盈余管理程度,从而会使企业不倾向于进行现金股利分配。为此,要继续推进正式制度建设,遏制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要全面推动诚信社会建设,提升社会信任水平,降低经济个体间的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此外,企业要主动增加信息披露,缓解融资约束,减少“低股利”和“零股利”现象。  相似文献   

4.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总被引:162,自引:3,他引:162  
“信任”被普遍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主要社会资本。华人社会在许多跨文化研究中被认为是低信任度的社会 ,而在国内 ,许多学者已用“信任危机”概括人与人关系的现状。本文试图通过中国跨省的信任调查数据 ,揭示信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绩效 ,例如企业规模、企业发展速度、引进外资等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影响信任的因素。我们的发现表明 ,一个地区能否被人们所信任与地域文化并不紧密相关 ,更重要的是跟人们之间的交易被重复的可能性、交易的发达程度、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这些证据支持了经济学理论中关于重复博弈导致信任的基本假说。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信任的研究引起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外的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信任的理解存在差异性。社会心理学把信任理解为个体特质和对情景的反应;社会学把信任看作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使社会信任和制度信任的研究变得异常重要;经济学认为信任是人们有限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后来的经济学融合了社会文化因素,开创了信任的经济—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多学科视野的交融与不断突破将成为信任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政治信任来源的解释一直存在着文化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路径。文章试图将其整合进一个互动与修正的政治信任的中观理论分析框架中。文章认为,是否强调传统价值或现代化条件下的自由民主或后物质主义价值,是影响个人对政治体制和机构产生信任的基础性条件。这种基础性条件是由宏观社会文化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塑造的。而对制度和机构的绩效评价,则是根据微观的个人、经济、社会、政治信息作出的。具有价值倾向的个人对各类政治信息进行加工、优先排序与调试,形成了对政治体制和机构的信任。文章在横向上区分特定性与弥散性的政治信任,并利用"亚洲民主动态调查"第一波和第三波数据,对理论假设加以检验。实证结果基本支持了互动与修正政治信任模型的假设。中国公众的政治信任表现为在受价值观倾向、人际信任等宏观文化主义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对微观上接收到的信任对象(体制和机构)的"制度主义"特征如绩效、透明度、廉洁作出的回应与修正。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是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但一般认为华人社会是一个低信任度——也就是社会资本匮乏的社会,但是文章用实际数据说明,不仅华人社会有着很高的信任度,受与中华文化密切联系的国家也都有非常高的信任度。这种信任在中华文化圈内有着相当高的稳定性,不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论东亚地区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正相关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  曹雪峰 《现代财经》2006,26(4):64-6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信任是解释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不过一般认为华人社会是一个低信任度的社会。但WSV的调查数据证明不仅华人社会,而且整个东亚地区中那些在近40年经历了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中都有非常高的信任度,这种信任也是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影响经济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虽然揭示了方言的经济后果,但对其产生影响的机制却语焉不详.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将社会信任作为理解方言影响经济绩效的渠道,考察了方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陌生人之间,使用同一种方言有利于建立信任,即方言会影响社会信任的形成;(2)方言之所以能够影响社会信任,是因为它作为个体来源地的符号,能够增进彼此的身份认同感;(3)方言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不仅会因个体受教育程度、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人口结构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也会因地区差别而有所差异.文章从社会信任的视角为方言影响经济绩效背后的机制提供了一个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10.
车慈慧 《经济前沿》2003,(12):58-60
本土私人企业的迅速崛起,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之一。私人企业日益成为民营经济的主力军,也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企业按照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目前已进入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