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作为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一生中道德、观念、意志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成功者,每个教师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子女成为栋梁之材.成功道路并非坦途,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于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就成为成才、成功的必经之路.挫折心理普遍存在于体育教学中,其具有引导性、渗透性、实践性、长期性等特征.体育教学在向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其育人功能切合实际的利用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谈健康体育教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康体育教学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健康体育的实施应优化教学环境,注意情感驱动,协同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增力评价,加强挫折教学,培养学生意志,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强调运动项目的技术性和从事运动项目的学生的体育能力,忽视了学生体育心理方面的训练,结果出现学生盲目的遵从、机械的练习,这不仅对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没有好处,而且使学生易出现紧张害怕的情绪,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重视并加强学生的体育心理训练,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参加体育锻炼,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正确认识高职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挫折心理,掌握处理挫折的基本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这是以学生为本,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姚彬 《企业家天地》2013,(10):151-151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级中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提出掌握学生体育学习心理,导向体育活动兴趣。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激发初中学生体育活动兴趣采取对策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青少年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有:自信与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厌学心理、虚荣心理;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有:说谎心理、体育训练兴趣浓,自我保护意识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嫉妒心理、胆怯心理;在体育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现象有:赛前焦虑、狭隘自私、紧张心理、易受主场效应影响。通过对各种心理现象的探析,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和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体育教师提供可以参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挫折的普遍性及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学生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要增强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就要教育学生认识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努力帮助他们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并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会遇到学习、生活、择业等方面的多种挫折,挫折心理受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化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智力是个体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认识能力的有机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有积极影响,体育教学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1·体育教学应符合心理规律。体育教学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从感知到巩固和运用的过程是知识技能掌握和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学体育教育中非认知心理培养的研究。主要结论:培养中学生体育非认知心理方法:(1)认真组织教学,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2)激发体育需要,唤醒学生的兴趣。影响中学生体育非认知心理的因素:学生自己因素,也有教师因素和学校家庭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全面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从单纯促进学生的体质、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水平转变。因此正确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需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增强心理耐受能力、纠正异常心理状态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体育运动时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全面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从单纯促进学生的体质、技能的提高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水平转变。因此正确了解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需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增强心理耐受能力、纠正异常心理状态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体育运动时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教学中,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思想,运用合作学习法,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展开调查研究并实验操作,结果表明: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完善优化个性,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调节心理状态,预防心理疾病,达到了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中厌倦心理是客观存在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样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来是教学改革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厌倦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厌倦心理、焦虑心理、麻木与冷漠心理、逆返心理、自卑心理等,可采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优化组合、发展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信念,创造良好的情境和自我调节等方法克服。  相似文献   

16.
在组成学校体育目标的若干要素中。体质的概念影响了学校体育目标的建立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应服从于学校体育目标,但存在着“中庸性”;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有限的,并存在着特殊性;体育活动并不能直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性格。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就显得不合适宜了,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体育课程目标改革为依据,强调了通过健美操教学使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完满统一的健康目标,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过程,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特殊功效。体育教学应该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使其在锻炼身体、增长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促进心理及个性的健康发展,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女生心理生理特点了解女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培养女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