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壤之别     
《大众标准化》2014,(11):39-39
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黑人记者,堪称美利坚新闻史上的一大奇迹。据说,这位传奇人物的成长经历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2.
真实故事     
《英才》2001,(9)
★《鲍威尔——美国第一位黑人国务卿》鲍威尔从很多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个体现“美国梦想”的人,但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3.
永不放弃     
他是一个黑人,从小到大,因为皮肤的缘故,他的生命一次又一次走进低谷.上小学时,白人孩子们经常以打骂他为乐,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向前挣扎着.小学毕业时,他才知道当地的中学不收黑人,到别处借读又需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为了攒齐那笔钱,他不得不又忍受了一年的侮辱.  相似文献   

4.
信念的力量     
他出生在纽约大沙头贫民窟的一个黑人家庭,从小是在贫穷歧视的环境中长大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正是嬉皮士流行的时  相似文献   

5.
捷克总理──克劳斯魏民现年55岁的瓦茨拉夫·克劳斯在今年5、6月份举行的捷克共和国大选中获胜,再次当选捷克共和国政府总理。克劳斯于1941年6月19日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平民家庭。在东欧剧变之前,他以经济学家著称。18岁那年,克劳斯考入布拉格经济大学,...  相似文献   

6.
暮鼓晨钟     
不记恨任何一个人曼德拉为了实现种族和解的理想,受尽了磨难和痛苦,但他从没记恨过任何一个人,后来终于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说,他之所以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改初衷,是因为学生时代老师上的一堂课影响了他一生。  相似文献   

7.
非洲黑人领袖与他的鸵鸟政治一个毫无背景的清洁工,何以能一步步成为一个政党领袖?一个靠着两挺机枪和两支手枪起家的武装司令,何以能在23年后成为一国之君?一个坚定的黑人反种族主义者,何以能与仇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白人政敌携手共理国政?  相似文献   

8.
周礼 《中国就业》2013,(1):64-64
他出生于密西西比州一个黑人家庭,由于家中兄妹众多,加上父母收入低下,他们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以至于年少时他想买一辆自行车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不过,贫困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丧失信心,反而让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9.
正晴朗的阳春三月天,一位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走进了公园。五颜六色的气球立刻吸引了公园里的孩子们,他们一窝蜂似的跑了上去。不一会儿,公园里到处是拿着气球的小孩了。一个黑人孩子静悄悄地站在公园一角看着那些白人小孩,脸上写满了羡慕之色。终于,他鼓起勇气走到了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问道:"爷爷,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老人微笑着蹲下身去,摩挲着黑人孩子的小脸,很和蔼地说:"当然,为什么不能呢?你想要什么颜色的?"黑人孩子一听,立刻欢欣雀跃起来:"我想要一个黑色的,可以吗?"  相似文献   

10.
金色布拉格     
李动 《上海房地》2014,(10):63-63
一提起布拉格,就想到《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变形记》的作者卡夫卡以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这三位大师级作家。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曾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时布拉格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再坚持一下     
1943年,约翰逊创办了《黑人文摘》。为了扩大发行,他决定请白人们来一个“角色置换”,写出“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约翰逊诚恳地致信给罗斯福总统夫人,请她写这样一篇文章支持。罗斯福夫人回信说实在太忙,没有时间写。但约翰逊认为:她没有说她不愿意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盲人与偏见     
《人力资源》2006,(18):79
在从纽约到波士顿的火车上,我发现隔壁座位的老先生是位盲人。当时正值洛杉矶种族暴乱时期,我们因此谈到了种族偏见问题。老先生告诉我,他是美国南方人,从小就认为黑人低人一等,从未和黑人一起吃过饭,也从未和  相似文献   

13.
托尼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刚到纽约时,他必须在街头靠拉小提琴卖艺来赚钱。事实上,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两样,都必须争得个好地盘才能有人潮,才会赚钱,而地段差的地方,当然就很难赚到钱了。很幸运,托尼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了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在一家银行门口,这里每天人流不断。过了一段时日,托尼赚到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因为他想进入学校进修,到音乐学府里拜师学艺。在学校里,虽然托尼不能像以前在街头卖艺那样赚到很多钱,但他的眼光超越金钱,转而投向更远大的目标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我希望大家明白,我肩膀上有个好使的脑袋."肖恩·康姆斯说,"我不是只懂得寻欢作乐." 肖恩说得一点没错,虽然他的艺名是"吹牛老爹",但事实上,他是名副其实的"实干老爹".这个出生在纽约黑人街区,生长在单亲家庭的Rap天王,用自己的经历向他的亿万歌迷们证明,即便是出生在社会底层的黑人也能走入美国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方儒 《中国企业家》2014,(6):117-117
当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主人翁索罗门最终走进家里的那一刹那,他只是一再地道歉。在他被卖为奴的十二年中,缺席了家中所有的甜蜜时刻,道歉是他作为丈夫、父亲、外公的遗憾与懊悔的表现,但我心里有另一个猜测:他是为美国内战前的奴隶制度向历史上的所有黑人奴隶道歉。  相似文献   

16.
《财务与会计》2006,(11):78-78
一个喜欢拉琴的青年刚到美国,因为经济拮据必须到街头卖艺。在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一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能赚钱。幸运的是,青年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争到了一个最能赚钱的好地盘——在一家银行的门口,那里有川流不息的人潮。过了一段时间,青年赚到了不少卖艺钱之后,就和黑人琴手道别,因为他想进入音乐学院进修,在那里拜师学艺,并和琴技高超的同学们互相切磋。  相似文献   

17.
寻找圣人     
<正>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他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并且每擦一下,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贝里奇问他为何要感谢那位圣人?黑人说,是圣人帮着找了这份工作,让他终于有了饭吃。贝里奇笑了,说,我曾遇到一位圣人,他使我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你愿意见他一下吗?黑人说,我是位孤儿,从小靠锡克教会养大,我很想报答养育过我的人,这位圣人若使我吃饱之后,还有余钱,我愿去拜访他。贝里奇说,你一定知道,南非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大温特胡克山。据我所知,那上面住着一位圣人,能为人指点迷津,凡是能遇到他的人都会前程似锦。20年前,我来南非登上过那座山,正巧遇到他,并得到他的指点。假如你愿意去拜访,我可以向你的经理说清,准你一月的假。  相似文献   

18.
命运无轨道     
福勒是美国一个黑人佃农的儿子,他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活异常清苦.福勒的母亲是一位不寻常的女性,她经常反复向福勒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命运无轨道.一个人改变不了自己的出生,但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小福勒的生命激情被点燃了,改变命运的信念一直激励着他发愤图强.……  相似文献   

19.
羞于跨界     
在美国的一个小酒吧里,顾客们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优雅悦耳的琴声。弹钢琴的是位名叫纳京高的黑人青年,他娴熟的指法演奏出一首又一首动听的曲子,每天晚上都吸引着许多听众。  相似文献   

20.
《东方企业家》2014,(8):104-107
霍华德·G.巴菲特作为股神的长子,似乎从出生那一刻就赢得了“精英彩票”。14岁那年,他不顾母亲反对,只身一人前往布拉格。这次经历改变了他的一生:对饥饿和世界的认识,让他开始找到自己毕生的兴趣,从此立志做一个快乐的农夫。他大学没有毕业,而是从父亲那里租了一块地,开始了自己的务农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