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藏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佛教旅游资源。文章在概述西藏丰富而独特的佛教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西藏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优劣势,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西藏佛教文化旅游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英  王兴怀 《特区经济》2009,(7):146-149
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现代体育旅游,近年来呈蓬勃发展之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西藏具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西藏实际和产业布局,如何合理有序地运用多种方式开发西藏体育旅游资源、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西藏旅游产业的崛起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悦 《西部论丛》2006,(5):28-29
从产业开发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意义上看,青藏铁路对西藏的经济推动作用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旅游产业上。西藏的旅游资源具有世界级独特优势和产业开发前景,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旅游产业将成为西藏最大的经济产业和地方财源。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CNKI的核心数据库中1990-2019年的西藏旅游相关文献为研究数据,利用CiteSpace科学计量工具绘制知识图谱,还原西藏旅游研究的发展历程,从多个视角系统揭示西藏旅游发展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表明,30年来国内西藏旅游发展研究发文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尚未形成紧密的学术团队,学者之间的合作以"学缘"关系为主,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西藏旅游研究的主题方向主要集中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研究、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交通与旅游发展研究、乡村旅游研究、生态旅游研究、边境旅游研究、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等七个方面.最后,根据近几年研究现状及热点,对接国家政策,对未来西藏旅游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西藏自治区政府近日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重点和战略目标。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根据西藏资源分布和生产力状况,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富民兴藏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优势特色产业和体制创新,重点发展科技教育,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新西藏。大开发的战略目标是用50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提高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将西藏建成国际性的精品旅游胜…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开通后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传统体育是西藏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青藏铁路通车后,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大力发展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对发展西藏经济和构建和谐西藏都具有重要意义。藏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特性突出,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健身性,且便于开展,深受人们喜爱。因此,在政府的领导下,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措施和途径,充分开发利用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发展西藏旅游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项目推介     
贵州习水向阳林药场项目;新疆阿克苏胡杨林旅游开发项目;西藏芫根资源开发项目;甘肃敦煌南湖葡萄果汁饮料生产项目。  相似文献   

8.
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丽坤 《特区经济》2009,(4):130-131
近年来,西藏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了该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加深了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随着21世纪旅游市场的需求,西藏地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西藏地区增强自身能力的现实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本文试图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该地区生态旅游开发为契机,探讨西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旅游市场定位和精品组合,达到西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邱瑛 《特区经济》2011,(9):158-160
生态旅游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兼顾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是西藏旅游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西藏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区位等原因,还有许多障碍因素制约着西藏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针对性地从规划、资金、市场、人才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执政资源是执政党用来达到自己目标的所有可以利用因素的总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开发、利用执政资源。和平解放西藏,掌握西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大力开展经济工作,打牢执政的物质基础和执政绩效;高度重视统战及群众工作,夯实执政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丰富执政的先进性资源。执政资源的积累和运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实现西藏和平解放,进行民主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并最终实现了西藏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科技扶贫是西藏地区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概述了西藏地区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指出良好的科学技术发展环境尚未形成、科技投入不足且投入渠道单一、全民科学素质普遍较低、科技人才匮乏、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企业市场竞争的主体地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尚未确定、恶劣的自然环境等成为西藏地区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深化改革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优化科学传播模式、着力发展区域性特色科技产业、引导鼓励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深度合作等战略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彭泽军 《特区经济》2008,(5):198-199
西藏现阶段已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但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效益也远低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同经济成分分布于各个产业,但更应遵循其产业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彭泽军 《特区经济》2007,225(10):208-209
藏区在中央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扶持下,通过50多年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是我国相对落后的区域,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典型,认真分析了藏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在全国经济中处于不利景状的思想根源,进而从发展目的、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快藏区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视域下,立足于西藏特殊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条件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实际,深刻分析研判在国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西藏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在系统总结自建国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治理西藏的宝贵经验、基本观点和重要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特别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和思想结晶。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部分,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具有自身的生成逻辑、原创性贡献和鲜明的理论特质,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与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西藏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对口援藏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西藏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援藏扶贫工作须置于习近平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指引之下,要以增强西藏自我发展为关键,实现西藏的内源式发展。文章在分析内源式发展理念基础上,以山东省济南市援助西藏日喀则白朗县扶贫为例,阐释了产业扶贫实现内源式发展的具体路径,并从可持续生计、体现长期性、力求科学性等方面探究援藏产业扶贫中蕴含的启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郑重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提出了最新要求,明确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延续了自身发展农牧业与农牧区的历史逻辑,是西藏自身农牧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表现出鲜明的西藏特色和问题导向。在实践逻辑上,西藏既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进行部署,又根据自身形势任务、机遇挑战,展开西藏“特色”乡村振兴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西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西藏要全面深刻总结稳定与发展的成功经验,牢牢把握新时代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全力实现西藏长足发展与长治久安。尤其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西藏稳定与发展的实际,加强战略规划与研究,创建性贯彻落实中央治藏方略、坚持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与两路精神,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8.
FDI行业间溢出与省区产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3-2008年中国省区工业细分产业数据,本文考察了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的影响。在控制了省区和行业的固定效应及产业间动态外部性的影响后,我们发现FDI对内资产业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但是所有制和地区的差别导致对溢出吸收效果的不同,非国有企业可以全面地吸收外资的行业间溢出;而国有企业不能利用FDI后向溢出促进自身发展。在直辖市和西藏以外的地区,FDI对国有企业的前向溢出甚至都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9.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非常重视西藏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并给予了西藏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通过对中央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关于西藏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的梳理,今天的西藏更应该坚定"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战略,构建西藏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