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水和谐的目标,探讨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问题。从县域河湖水系存在的问题、工作措施及成效着手,初步探讨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的理念框架,解决水资源统筹配置能力问题,改善水环境状况,以期为南乐县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梧州市蒙山县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技术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该工程的任务、理念和布局。通过水系互联互通,实施河道、湖泊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水文化工程等,构建了蒙山县"三源四翼三清池"生态水系连通体系,加强了区域防洪能力,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质。  相似文献   

3.
从海口市重点河流、湖泊、水库及主要的水系连通工程出发,概化海口市水资源系统,对比重点水系连通工程前后水资源系统概化结果差异。基于考虑水资源量质效三位一体的配置目标,构建并优化求解海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讨论现状和未来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海口市各区域存在着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通过建设水系连通工程,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4.
5.
在气候变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形势日趋严峻。通过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改变自然水系连通情况,建立起大范围、跨流域的水资源统筹调配格局,进行水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实现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配置问题的新途径。相比传统水资源配置,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更多考虑跨流域(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涉及更广泛的区域范围和利益群体。基于河湖水系连通的水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和原则,本次研究提出新型水资源配置模式——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模式,在考虑不同区域、行业、部门利益的前提下,突出权益保障与均衡发展。同时,探讨了对河湖水系连通后水资源配置中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包括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技术、调水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方法、受水区可供水量计算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水安全保障的战略需求,分析与探讨国家水网的总体布局,明确河湖水系连通工作的战略需求,深入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对水资源、防洪、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剖析国家水网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辨析南水北调工程在国家水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结果表明,建设国家水网是提高我国水安全的有效措施,但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有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从提高水资源保证率、减轻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得与失、利与弊,结合近期与远期、供水区和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面剖析河[JP+1]湖水系连通工程的效益与风险,建设好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国家水网,切实提高我国的水安全。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研究,全面分析河湖水系连通和国家水网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提供参考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河湖水系连通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需求,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新形势下保障国家水安全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构成要素和连通方式,并初步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分类体系,为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洪除涝能力为中心,以河湖水系连通、水资源循环利用、水生态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流域相济、多线连通、生态健康的"水网"体系,建设和谐宜居的"大美南阳"。  相似文献   

9.
张勇 《陕西水利》2016,(6):172-174
本文通过介绍包头市水环境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在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和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出"三带、四纵、四横、四湖、四库、三循环"的规划布局及设计方案,可为类似水系连通规划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认识河湖水系连通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宗学  庞博 《中国水利》2011,(16):13-16
近年,河湖水系连通问题受到了极大关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迫切需求。结合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的实例以及不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河湖水系连通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梳理和总结,提出了当前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省沈阳市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规划为例,分析介绍了该规划的目标、理念和布局。规划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引领,以河湖水系连通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可调控的河湖水网体系,彰显了其北方山水城市特色,为河湖水系连通理论实践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河湖水系连通是当前重要的水利发展战略,是改善水资源配置、抵御水旱灾害、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其影响的评价能为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首先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同于其他水工程影响评价的若干方面,指出在进行河湖水系连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连通区独特的空间结构导致反映同一内涵的指标在受水区、调水区及整个连通区均可能存在阈值,从而可能需要在多个区域上评价连通的影响;其次,本文提出了在连通区上评价连通对生态环境指标影响的概念模型及基于这种概念模型进行评价的方法;最后,本文讨论了本概念模型的局限性以及河湖水系连通影响评价研究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河湖水系连通作为国家新时期治水方略被提出,关于其内涵、理论的探讨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河湖关系及河湖水系连通概念内涵的综述,以及对河湖连通关系演变关键影响因素的讨论,认为:河湖水系连通属于河湖关系的范畴,是河湖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河湖水系连通的演化主要受地质地貌条件、气候变化、流域来水来沙条件、湖泊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制约。此外,还提出正确认识河湖关系是设计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前提和基础,河湖关系的相关理论是建造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理论依据,直接指导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做好安庆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作,重点解决安庆市目前所面临的城市地面硬化造成径流量大,城市水系沟通不畅和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重大问题,实现外部防洪、内部防涝、水质改善、生态修复等目标的协调统一.本文仅从水利部门的角度对内、外部水系沟通上作一点思考,对调水方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的自然演变以及人类活动的扰动,深入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目前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格局是人类在抵御黄河洪水和泥沙入侵的抗争中,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兼顾漕运、灌溉等社会发展所需而构建的防洪、排涝、冲沙、灌溉、供水等的工程体系。流域主要干支流和湖泊连通基本受人工所控,自然-人工河网交织,河流-湖泊水量交换频繁,入江入海水道基本畅通,并与黄河、长江、海河等各大水系连通,基本解决了河水出海无路,洪涝灾害频发的问题。河湖水系连通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淮河流域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对流域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水系连通下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环境生态效应以及对社会经济布局的影响等研究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时期建设具有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统筹治理功能的国家现代水网的需求,如何进行河湖水系连通优化,尽可能降低负面效应,最大程度发挥综合正效应,是河湖水系连通研究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新时期河湖水系连通多功能需求,提出了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并对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水安全形势对河湖水系连通的新需求,从“十六字”治水思路、“十二字”原则、“三先三后”原则、工程与管理并重、遵循自然和历史规律等方面对河湖水系连通优化应遵循的准则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河湖水系连通优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河湖水系连通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水资源问题严重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河湖连通作为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的一项举措,实现水量优化配置,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增强防洪保安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文章依据黑龙江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水土资源匹配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从确保全省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发展沿革与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水资源问题严重的形势,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河湖水系连通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当前我国新时期治水方略和水资源管理形势需要,通过大量收集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案例,探讨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在不同时期的建设特点,汇总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经济、社会、生态的效益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水利发展趋势下,结合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的成功案例,分析其对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河湖水系连通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沈婕  梁忠民  王军 《水力发电》2020,46(11):1-5
河湖水系连通是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水平、改善水生态环境状况、增强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保障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可能风险。为此,研究构建了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4个子系统于一体的河湖水系连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基于模糊集对分析的风险评价方法。就其对2018年太湖流域引江济太调水工程进行的应用结果表明,风险等级为较小风险,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河湖水系连通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