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以来,在社会上对我国目前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论。本文就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如何防止和治理房地产泡沫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是最近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比较了1992--1994年和1993年--至今推动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指出目前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合理性。并从生产层面、交易层面、消费层面和价格指标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则介绍了测算泡沫的预警指标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金通  倪焱 《浙江经济》2003,(21):45-46
近三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全国商品房销售价格持续较大幅度增长。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升温,有关“房地产泡沫”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房地产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房地产泡沫是指房地产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它的基础价值。典型表现为:新开丁楼盘大幅增加,房地产价格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4.
2003房地产:理性之年莫忘高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 《西部论丛》2003,(3):54-54
也许是对不绝于耳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泡沫论”的回应,有关部门提出2003年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理性之年。 问题是如何理解“理性之年”。笔者的看法,最关键的是要理性地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其次是要理性地制定调控政策。 从1997年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起,笔者就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国房地产的变化。很简单,除非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启动,中国经济将很难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由于房改、消费信贷以及地改政策的推出,企盼已久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终于在1999年徐徐启动并日渐红火。中国房地产增长的一个大周期有望开始。一是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7000—8000美元以下,房地产将始终保  相似文献   

5.
90年代马来西亚房地产泡沫的产生,破灭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洪  谢经荣 《亚太经济》2000,(6):24-26,73
90年代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马来西亚过度投资,信贷废止扩张并大量吸收外国资金,由于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监管不力,大量的资金涌入投机性较强的房地产业,引发了国内的房地产泡沫。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房地产泡沫也随之破灭。马来西亚政府紧急采取一系列克服房地产泡沫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马莉 《特区经济》2010,(5):24-26
本文从房地产价格、需求以及供给方面构建了房地产泡沫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指标体系对深圳地区房地产泡沫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深圳地区2003~2006年是一个泡沫积累的过程,2007年则是泡沫加剧积累的时期,2008年价格波动可以判断深圳住宅价格失去了合理性,总体上存在着严重的泡沫成分,当前政府的重点是加强各项制度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王通 《中国经贸》2014,(11):108-109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在这其中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都亲眼目睹了房地产行业这些年来的发展,使其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这发展的背后,中国房地产行业也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房地产投资增幅过高、房价上涨过快以及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等现象,亟需解决。基于这一背景,国内专家学者以及房地产从业人员纷纷掀起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当前是否出现了“泡沫”的大辩论。因此,探究房地产行业的“泡沫”现象是否存在,又该如何检验以及如何预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泡沫的概念,对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对房地产市场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范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房地产价格增长率/GDP增长率、房价收入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商品房施工面积/商品房竣工面积、房屋空置率和销售竣工比、货币供给(M2)增长率等多个泡沫指标比较来看:1996-2008年天津市的房地产投资热度持续升温,商品房价格持续快速上涨,2003-2008年天津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泡沫现象.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国房地产价格一路疯涨,其背后暗藏了大量房地产泡沫。房地产价格疯涨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及老百姓的安居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只有从长远角度出发,及时控制房地产价格,有导向性地出台并落实相应政策,我国房地产行业才会有更大地进展,老百姓才会有更稳定生活,我国的经济才会更快速地增长。  相似文献   

10.
我国房地产泡沫成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房地产存在泡沫已是不争的事实,本人对此已有专文论述,在此不作讨论。本文为个人观点,仅供学术探讨和政府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正确对待和处理房地产泡沫问题将决定房地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本文从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危害方面做了粗浅分析,并就房地产泡沫的预防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6,(52):27-28
专家们说,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投机措施,韩国政府仍然很难遏制持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因此人们越来越担心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可能随时会破灭。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及科学分析,对城市房地产泡沫的预警和防范以及经济的健康、平稳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本文将基础值测度法和泡沫膨胀速度法相结合,进而测算出泡沫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12-2017年广州市房地产价格脱离基本面,泡沫逐渐膨胀,且随着消费、投机需求的增加,泡沫也持续增大;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越大,房地产泡沫也越大。因此,降低房价、治理广州房地产泡沫应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及银行信贷管理入手,进而从源头上割断推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4.
张玉忠 《中国经贸》2014,(11):122-123
房地产过热,不同程度形成泡沫。这种现象,实质上是对房地产真实价值的背离。其形成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土地稀缺及价格垄断、投资及投机者预期、金融银行系统过度的信贷支持等。这种泡沫会产生多种经济机制:如财富效应机制、产业带动机制、投资投机价格机制、社会利益分配机制。银行信贷对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破裂有密切的关系。它能给银行带来若干利益和风险。银行在资金支持方面对房地产倾斜多大,使房地产风险系数不断提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告别房地产泡沫、转向实体经济繁荣才是正道。  相似文献   

16.
张霞 《发展》2010,(4):81-81
全球金融危机退潮之际,迪拜世界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令全球金融市场再生波澜。迪拜世界的债务危机凸显了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给中国房地产市场敲响了新的警钟:吹大的地产泡沫终将破裂,国际游资可能冲击和危害中国资本市场,目前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在悄然放大,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应尽快摆脱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邢燕 《中国经贸》2010,(2):156-157
房地产泡沫是以房地产为载体的一种泡沫经济,是指由于房地产投机引起的房地产价格与使用价值严重背离,市场价格脱离了实际使用者支撑的情况。本文详细分析了房地产泡沫所带来的危害及成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为读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措施,人们曾期望着通过紧缩房地产信贷和管控土地的“双管齐下”政策措施,遏止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及房价上涨过快势头,但现在似乎并没有达到所预想的效果。来自国内35个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变化情况表明,2004年二季度房价同比上涨了12.6%,比一季度上涨了2.3%。  相似文献   

19.
张宏 《西部论丛》2002,(11):44-45
目前,国内媒体文章对国内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房地产泡沫的抨击,已经开始给人风声鹤唳的感觉。笔者认为,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问题更应该动态地去看待,高估投资风险存在片面性。 由于笔者一直是国内部分城市房价过高、国内房地产市场结构有待调整、二手房急待建立的倡导者,因此当相关问题被市场、政府所关注时,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张伟 《魅力中国》2014,(14):69-69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经济泡沫成因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政府调控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理论层面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