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产力研究》2013,(11):J0001-J0001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中国的城镇化虽然速度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值得认真探讨。只有把这些问题探讨研究清楚了,才有可能为下一步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正确的政策思路。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与贵州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主题为“中国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科学论坛。本次论坛也是一次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贵州省房地产研究院(贵州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院)承办。现特向社会各界征文。  相似文献   

2.
正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加强国内《资本论》研究的学术交流,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将于2014年10月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和重庆工商大学主办,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承办。一、会议主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深入探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二、主要议题1.全面深化改革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2.坚持人民立场与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共同发起,自2012年以来己成功举办两届。在此基础上,三家发起单位联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拟于2014年11月8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第三届研讨会(2014)。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金融、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20年来,新经济地理学得到空前发展。它将空间概念纳入主流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心-外围模型研究集聚与分散的问题。比较而言,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更多从区位理论角度,讨论产业政策、地区经济增长等话题。新经济地理学从一般均衡分析出发,弥补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的缺点。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范式基础上,当前的区域经济研究多从实证角度讨论地区经济增长。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更关注在改革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内生增长动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命题。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进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承担的教育部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核心一级项目首都经济圈与河北发展的高水平研究,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不断关注实现中国梦中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2014年7月26—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杂志社、河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首都圈、城镇化与经济持续发展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数十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问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会议邀请了国内经济学界的著名学者作为主旨演讲嘉宾,与会代表聆听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与增长动力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方略,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城镇化等热点问题尤其值得理论界跟踪与关注。同时首都经济圈的构建与发展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如何发展首都经济圈,世界上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律及发展经验是否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等相关问题,会伴随着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0日,由中央编译局《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重庆工商大学主办,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比较研究工作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在重庆举行。中央编译局副局长魏海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波、重庆市教育纪工委书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新型城镇化公共服务支出的概念与内涵基础上,采用理论演绎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城镇化各类公共服务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住房、基础设施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与推动效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部性效应,住房与基础设施支出具有负外部性效应。因此,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探索宏观调控政策的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深化财政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于实现经济持续、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很多弊端日渐凸显,比如户籍制度约束和城乡二元结构,"城市病"和城镇环境污染,盲目建设扩张和公共服务短缺等,这些都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归属感和幸福感降低,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城市的和谐发展,不符合党中央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要求,因此本文以构建和谐城市的视角,分析了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9,(2)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以及市场需求持续升级,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带来新一轮的城市综合开发浪潮。与此伴随而来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政府诉求提升,正催动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不断升级。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变迁,梳理城市综合开发商业模式3.0的内涵及主要特征,为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中国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和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全国产业经济学一级学术团体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举办"2011年  相似文献   

13.
如何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点任务。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匹配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提升社会服务"三农"发展的力度和效果。文章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着眼于当前我国"三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来优化我国"三农"发展的新模式、新思路,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云南省是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西部省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点,分析了面临的重大机遇,最后提出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遵循"S"型方式,建设重点上应当以带动就业为根本夯实城镇化产业基础,以市场融资为手段破解城镇化融资难题,以特色城镇为目标把握城镇化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研究》2014,(9):J0001-J0001
“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财务分析与投资理财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商学院共同发起.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在此基础上,三家发起单位联合暨南大学会计学系拟于2014年11月8日在暨南大学举办第一届研讨会(2014)。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金融、财务及会计行为等)。  相似文献   

16.
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与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与会学者对其展开了较为热烈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张宇教授阐述了当前两种改革观和两条改革路线,以及两条路线之间深层次的分歧,指出当前经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于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许多著名高校的经济学家及相关专家学者共18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进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探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具体路径包括: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刊》2013,(Z4):11-12
城镇化将会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关规划可能在下半年推出,而这一新规划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提法?被寄予厚望的城镇化规划预期将在年内出台。在近日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对大会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正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江苏城镇化发展历程(一)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