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平  姚耀军 《财经研究》2022,(7):109-123
利率市场化是利率“放得开”“形得成”和“调得了”的一个改革过程。关于利率市场化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应,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利率管制的“放得开”影响层面。文章通过引入以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为关注点的利率“形得成”因素,在经典欧拉投资方程的框架内,利用中小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多种实证策略,重新考察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率管制放松缓解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除了现有研究关注较多的主效应外,还存在依赖银行信贷风险定价能力的调节效应,以往的相关研究显著低估了利率管制放松对中小民营上市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文章指出,提升银行的信贷风险定价能力,是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一个基本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一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利率管制的弊端将日益显现,正因如此,实施利率管制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管制对中国总需求结构的不利影响日益显现,长远来看,中国同样应该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是,目前中国经济仍处于转型期,经济运行有其独特之处,若利率市场化改革过于激进,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本文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单独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产出水平将会大幅下跌7.20%。  相似文献   

3.
《经济研究》2016,(6):45-57
中国经济具有金融双轨制的特点——同时存在正规和非正规两个金融市场,且存在价格和数量管制的双重扭曲。价格管制压低正规利率,使资金供不应求,数量管制应对正规市场的失衡,让部分企业优先融资,将其他企业挤到非正规市场。因此,中国的利率市场化需考虑双轨特点,既要减少价格扭曲,又要改变数量扭曲。本文构建了双轨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并佐以数值模拟,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不同金融市场具有异质性效果,将提高正规市场的融资成本约3.01—3.69个百分点,降低非正规融资成本约0.85—1.19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单纯的价格改革反而会全面推高利率,只有辅以数量改革,才能降低非正规利率,因此要同步推进数量改革与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4.
利率管制松绑、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研究发现,以资本价格——利率为代表的要素市场改革会对企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的作用机理如何通过改变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供求关系予以实现,亟待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我国2013年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为背景,基于产权性质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利率管制松绑在企业层面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央行全面放开利率管制不仅有助于促进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还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是导致利率管制松绑降低融资约束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R&D投入较高以及短期贷款占比较大的公司,上述信息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另外,利率管制松绑后企业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增进投资者的信任,提高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以上研究结论表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保障可持续发展,企业会选择主动优化信息环境,来消除信贷市场摩擦,解决“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5.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而形成的利率水平。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今年5月份,同业存单发行机构迎来扩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放开价格"的闯关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宏观经济、银行、企业等层面将产生深刻影响,企业具体经营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979~2012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经历了曲折起步、持续增进、僵滞回潮与局部突破的阶段变化.截至2012年底,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为80%.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统筹兼顾改革深化的有利条件与外在约束,稳步放松、择机解除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其他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7.
以放松贷款利率管制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产生了抑制作用,但政策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机制分析表明,放松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打破预算软约束,弱化了企业参与影子银行业务的动机;同时提高了银行间竞争程度,减轻了信贷歧视,从而抑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治理、加强金融部门监管以及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有助于增强贷款利率市场化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抑制效果。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层次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新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总需求结构和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做出了剖析,具体研究理论中所描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内投资对国内信贷有着显著推动作用,净出口累加值对外汇占款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增加,进而提升了货币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该分别从实体经济层面和货币金融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高货币化水平,提高货币使用效率,加快推动总需求结构的调整,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除此之外,还要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探索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完善银行及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作为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价格,利率必须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波动,最小化对约束权利界定竞争的契约体系的扭曲,以充分降低产权竞争因缺乏有效约束而带来的租值消散。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纳入整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框架,在权利清晰界定于个体的前提下,选择对契约调整弹性扭曲最小的货币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强调的宗旨。  相似文献   

10.
基准利率的选择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基于四种利率并结合"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对我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选择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当前利率双轨制背景下,市场化利率还不能起到基准利率的作用,而以存款基准利率为代表的管制利率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对于市场化利率来说,Shibor比回购利率的基准利率属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化改革尚未涉足的一个领域。目前我国对利率的管制已阻碍了我国金融自由化和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指标 ,其市场化将会对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在说明利率管制条件下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弊端之后 ,指出“市场形成利率 ,央行调控利率”应成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并分析了这一改革进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成为学者和媒体讨论的焦点。本文着重对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问题进行探讨,从阐述我国长期以来利率管制的逻辑入手指出当前放松利率管制的紧迫性,并对推出存款利率上浮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目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但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还不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还是实行管制性的利率,很大程度上还足政府行为。管制利率制度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式要求.同改进金融宏观调控要求和充分发挥利率经济杠杆作用等方面均不相适应,因此,必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 《商周刊》2013,(16):52-53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也在加强定价能力。银行贷款利率在很少情况下有下浮,有些银行甚至声称其贷款没有一笔利率是下浮的。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不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温柔的一刀",象征意义重于实际。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7月20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包括放开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信社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同时维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变。央行称,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开始,经过17年持续推进,在2013年贷款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后,存款利率就成为下一步攻坚的对象。根据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骤大致为:进一步放宽浮动上限;取消大额和中长期存款利率市场管制;取消短期定期存款利率管制;取消活期存款利率管制。可见,存款利率实现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完成,同时意味着商业银行间真正竞争的开始。因此,应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挑战,自主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对于已经习惯价格管制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中国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在维系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等方面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利率管制的金融约束政策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 ,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然而目前实施利率市场化仍然存在着众多的约束。只有解除这些约束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可稳健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张明飞 《时代经贸》2013,(18):74-75
剂率市场化改革需要考虑的重点是,作为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价格,利率必须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经济波动,最小化对约束权利界定竞争的契约体系的扭曲,以充分降低产权竞争因缺乏有效约束而带来的租值消散。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纳入整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逻辑框架,在权利清晰界定于个体的前提下,选择对契约调整弹性扭曲最小的货币制度,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强调的宗旨。  相似文献   

18.
信贷利率向上波动是否会引致绿色企业逆向融资?本文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与绿色企业特征,构建市场化的信贷利率对绿色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市场化的信贷利率对绿色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负向关系,并采用信贷利率-资金量的市场供求理论对此结果做了验证.当信贷利率上升,会出现绿色企业融资约束变小,使得融资增加.市场化的信贷利率向上波动会引致绿色企业逆向融资.采用2012-2019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利率(CHIBOR)一年期利率加权平均值及其标准差和上市绿色企业数据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分别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市场化的信贷利率及其波动均对绿色企业融资增量有正向作用,即信贷利率向上波动及波动幅度变大均会引致绿色企业逆向融资.根据结论,提出我国绿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正处于过渡时期,货款利率上限取消后,企业的负债水平有显著提高,小企业增加的更为显著。利率市场化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开放利率的进程对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财务效益和资产质量产生了较大冲击。在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商业银行不能适应市场化利率环境,产生了系统性和阶段性的金融风险。为此,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前过渡时期,强化风险定量分析的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产品定价体系,推行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全面倡导金融创新,以积极方式进行利率风险的化解与防范。  相似文献   

20.
渐进改革中利率制度滞后改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出于对体制内部门进行金融支持与补贴的需要,将利率管制至较低水平是整个改革的内在要求;而改革中制度环境的不健全,也使得金融交易中具有特殊内涵的定价行为无法通过市场形成合理的利率水平,利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并不具有现实依据,由此两方面决定了利率制度改革的滞后。为顺利推进利率制度,然需要国企经营状况的整体改善,社会融资渠道的开通与顺畅,体制外部门的快速发展,资金市场供求状况的相对平衡及组织结构的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改革的推进及其各项制度的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