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饼形碘泡虫是粘孢子目、碘泡科、碘泡虫属的一个种类,是严重危害草鱼苗的一类寄生虫。草鱼碘泡虫病多发生于5—7月、鱼苗培育阶段,一经感染,病程发展迅速,易造成鱼苗在很短时间内(多发生于满月前3—4天,称之为危险期)大批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粘孢子虫均在孢子寄生于宿主,孢子具有坚韧的几丁质外壳,能抵抗不良环境,据有关文献记载,孢子可在池塘淤泥中存活15年之久,尚能保持其危害能力。所以给药物防治带来困难,目前治疗方法未见有效的进展。在此浅谈一下有关综合陛防治措施,以供养殖生产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野鲤碘泡虫属于粘孢子虫类,由于其孢子具有几丁质壳片,杀死它具有一定难度,粘孢子虫病的治疗目前无理想的方法,有些种类(如眩晕病)还是口岸检疫对象,有些种类虽不引起大批鱼死亡,但使鱼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因此,我们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止此类病的发生。 野鲤碘泡虫病的主要症状:它寄生于鲤  相似文献   

3.
正5.小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病原体】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及包囊期。多子小瓜虫的成虫卵圆形或球形,体被有分布均匀的纤毛,体内有一马蹄状或香肠状的大核。幼虫呈卵形或椭圆形,全身被有等长的纤毛,后端有1根长而粗的尾毛。幼虫钻入体表上皮细胞层中或鳃间组织,刺激周围的上皮细胞增生,从而形成小囊泡。  相似文献   

4.
<正>黏孢子虫隶属于黏孢子亚门、黏孢子纲,种类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经报道的有2200余种,除少数寄生于其他动物外,多数寄生于鱼类的皮肤、鳃、喉、肠等组织器官,常见的有碘泡虫、单极虫、黏体虫、尾孢虫、球孢虫等,对水产养殖危害严重。"福瑞鲤"和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大宗淡水鱼优良新品种,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在养殖示范过程中效果显著,但是,每年4-9月苗种培育及养成期间,两个品种均有黏孢子虫导致发病的病  相似文献   

5.
<正>3.12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Enteric septicemia of catfish,ESC)[病原]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是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的病原菌。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6h的菌体大小为0.5μm×l.75μm,培养18~48h为0.5μm×l.25μm,有周身鞭毛,在  相似文献   

6.
<正> 虽然小瓜虫病的病原体为纤毛虫纲的小瓜虫,粘孢子虫病的病原体为孢子虫纲的,但两类鱼病呈现于鱼体的外表症状相似,都为白色点状囊泡,寄生于鱼类体表的各个部位。在无镜检病原体的条件下,较易混淆此两病。现将几种简单的区分方法简述如下: 一:粘孢子虫寄生鱼体时,胞囊所呈的白点大小不等,大的有的呈块状;患小瓜虫病的鱼类体表的白点为球形,大小基本相等,比油菜籽略小。 二:观察病鱼的体表粘液的多少,体表粘液很少或者没有的,鱼患的则是粘孢子虫病;体表粘液较多的,则鱼得的是小瓜虫病。 三:取一块干净的玻璃片,滴上少量的水,再在病鱼体上取下几粒白点,摆成一定形状,过一段时间再观察,形状改变的是小瓜虫病,形状未变的是粘孢子虫病。因为病鱼体表所呈的囊泡为粘孢子虫的孢子或小瓜  相似文献   

7.
<正> 粘孢子虫的种类很多,寄生在各种鱼的各种器官、组织,其症状及流行情况也各异,目前我国危害较大的粘孢子虫病有以下几种: 一、疯狂病 1、症状:由鲢碘泡虫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如脑、脊髓、脑颅腔内拟淋巴液、各对神经、鼻孔、嗅囊、嗅球、嗅索、半规管等处)所引起,病鱼离群独游,急游打转,常跳出水面,翻筋斗,狂游,故叫疯狂病,体色暗  相似文献   

8.
(2)常见复殖吸虫病 ①血居吸虫病(Sanguincoolsis) [病原]血居吸虫(Sanguinicolaspp),寄生于多种淡水鱼及海水鱼的血管内。我国危害较大的龙江血居吸虫(Slungensis),寄生于鲢、鳙、鲫、草鱼、团头鲂;成虫扁平、梭形,前端尖细,大小为(0.26~0.85)μmX(O.14-0.25)μm,体被很粗的棘及刚毛,口孔在吻突的前端,下接不很直的食道,在体1/3处突然膨大成4叶肠盲囊,没有咽;精巢8-16对,位于卵巢前方,输精管沿正中线向后,至卵巢后方左侧,作二三折叠而达雄性生殖孔;卵巢蝴蝶状,卵呈橘子瓣状,在大弯的一边有1短刺。寄生于团头鲂的鲂血居吸虫(S.megalobranme)的肠盲囊呈梨形或圆形,精巢18~22对。  相似文献   

9.
桅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高可达2m.叶对生或2叶轮生,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全缘,叶柄短,托叶鞘状.花单生于枝端,芳香,萼管倒圆锥形,花瓣成旋卷形排列,花开时成高脚林状、脚碟状,5~6裂,初为白色,后变为乳黄色;果实卵形,黄色,有翅状纵棱5~8条,种子多数.  相似文献   

10.
正十二、车轮虫病车轮虫病是鱼类中常见的寄生纤毛虫病之一,全国各养鱼区都可流行,是池塘传统养鱼和集约化名优鱼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防治不力,可导致大批死亡。【病原】车轮虫病病原比较多,可分为两大类,即车轮虫(Trichodina spp.)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pp.)。虫体侧面观呈帽形或碟形,隆起的一面叫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反口面观,周缘有1圈较长的纤毛,在水中不断地波动,使虫体运动,最显著的是许多齿体逐个嵌接而  相似文献   

11.
(1)裂缝的处理。将裂缝凿成"V"形,用纯水泥水扫刷一遍,再用1∶1水泥砂浆填塞"V"形槽,压实、抹光,待水泥砂浆12小时凝固后,再用纯水泥浆刷3~4遍。(2)抹灰层翘壳或剥落现象的处理。将其铲除,冲洗干净,重新按抹灰施工操作程序,分层上灰,薄抹重压,涂刷纯水泥浆。(3)渗水的处理。有地下水渗入池内,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于河豚的躯干、皮肤及鳃瓣上,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囊泡,尤其在河豚的鼻腔处出现两团粘液性附着物,严重时鼻腔可被小瓜虫蛀通。病鱼体色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该病感染性强,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约10%。 治疗方法: (1)控温养殖可将水温上升到30℃左右,2-3d后,小瓜虫可自行脱落。 (2)用0.3ppm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同时用鱼虫必克拌饵投喂,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烂尾病:病原体为柱状粘球菌。病鱼尾鳍先呈黄白色粘质物,随后发展为其边缘充血,皮肤坏死,尾部肌肉脱落,显露骨骼。治疗方法:用1—2ppm 呋喃唑酮(10%粉剂)泼洒,或强氯精1ppm 浸泡2—5分钟。二、小瓜虫病:病原体为多子小瓜虫,病鱼表皮、鳍条、鳃瓣上呈现白色小点状囊泡或白色粘液,鳃片肿胀坏死,鱼体转黑、消瘦,游动迟缓,食欲不振,最后呼吸困难死亡。  相似文献   

14.
王树奇 《现代食品》2022,(13):156-160
本文建立和优化了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GC)测定乳粉中碘含量的分析方法。乳粉中碘化钾经水溶解后用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沉降蛋白,在酸性条件下得到衍生产物通过正己烷萃取,经美国安捷伦公司的DB-1701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后GC法检测。检测碘的衍生物在2~24μg·L-1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方法检出限为10μg/100 g,方法定量限为30μg/100 g,平均回收率为96.4%~102.5%,相对标准偏差为1.63%~3.43%。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做到准确定量,可满足乳粉中碘项目检测的日常需求。  相似文献   

15.
特征特性 极早熟,有限生长型。坐果率90%以上,每株可结果100个以上,果实椭圆形,类似市场上盛传的“圣女”果。果面光滑,大小均匀,单果重10~15克,果肉脆嫩,风味浓郁,幼果有浅绿色果肩,成熟果为鲜红色,抗裂耐贮。 栽培要点 适于春季露地及冬春季保护地栽培,1月下旬至2月初冷床播种,或2月下旬温床、温室播种育功,3月下旬分苗一次,4月下旬终霜后定植,亩栽3000~3500株。冬季温室栽培,8月中旬播种育苗,苗龄25天左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病原 为扁弯口吸虫的后囊蚴。成虫寄生于水鸟的咽喉和食道内,长6—8毫米,宽1.78—2.6毫米。囊蚴从孢囊逸出后,体长1.5—4毫米,最大的长6毫米,宽2毫米,构造接近于成虫。虫体前端有一口吸盘,下接肌肉质的咽,再接分叉的肠盲管,肠枝直达体后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四分之一处,大于口吸盘。排泄管在虫体两侧,排泄囊小,呈“V”形。生殖器官位于体中部,有两个外缘略呈分枝状的精巢,在两精巢之间有一个卵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腌鱼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砜、氟虫腈亚砜、氟甲腈。腌鱼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和吸附剂净化,以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0.1%甲酸的5 mmoL·L-1乙酸铵溶液为淋洗液在BEH C18色谱柱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检测。结果表明,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5~10.0 ng·mL-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1.0~10.0μg·kg-1添加范围内,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为91.79%~109.84%,相对标准偏差为0.91%~3.39%(n=6);该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0.4μg·kg-1和0.8~1.2μg·kg-1。本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可同时测定腌鱼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为其日常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渔业致富指南》2008,(5):77-78
<正>1.7对虾杆状病毒病(BP)[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具囊膜,核酸为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为74nm×270nm。[症状]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毒在肝胰腺及前中肠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为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使用显微镜检查新鲜肝胰腺压片时,很容易看到金字塔形的包涵体,肝胰腺上皮细胞的核比正常细胞核大1.5~2倍,核仁退化或消失。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几年网箱养殖的鲤鱼时有死鱼情况发生,时间多在夏、秋季节,经检查系由粘孢子虫寄生而引发的。 病原:孢子虫。粘孢子虫种类很多,而网箱内养殖的鲤鱼是由一种吉陶单极虫寄生于肠腔。孢子呈梨形,单个极囊,孢囊大型黄白色,孢囊在肠腔内似串状密集排列。 症状:外观病鱼肠道成大而规则的鼓囊节状。病鱼消瘦,腹部胀大,摄食能力减弱呈不安状的漫游发展到不摄食,轻压腹部有黄粘液流出,此时肠腔大都为胞囊充斥,似石榴籽般的孢囊堵塞了肠腔形成肠梗阻,尤以前、中肠明显,肠壁发炎,此时已不能摄食,不久即死去。 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网养的普通鲤鱼、建鲤及镜鲤,感染率有时高达40%,如  相似文献   

20.
草茱萸Chamaepericlymenum canadense(Linn.)Asher.et Graebn.F1.Nard.Flachl.(1898)539;Chang in Bull.Bot.Lab.Northeast Forest Inst.(1979)No.41;Cornus canadensis.Linn.Sp.Pl,(1753)117.属山茱萸科(Cornaceae)的多年生草本,全株疏生白伏毛。根茎木质化,长而细弱匍匐生长,多分枝。地上茎直立,常分成2枝,高6—20厘米,基部有3—5对褐色小苞叶。茎上具2—3节,下部节上有茎叶脱落遗迹,上部节上成对着生小形茎生叶,茎生叶长约10—15毫米,宽7毫米,无柄或有小短柄。有的个体在一侧有2个同样大小的茎生小叶片,似二出复叶状。小形茎生叶绿色,叶脉明显。茎端通常着生6枚叶片(有时为3或4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