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地球科学的整体发展,特别是现代人-地关系所揭示的地球和地球科学的新特征,揭示出地球科学的新思维-地球运动形式。地球运动形式是地球物质客体基本矛盾关系即人-地关系的现代反映,是现代地球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哲学依据。提出地球运动形式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它是现代地学哲学在关于地球物质运动规律的研究中最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学宁 《新智慧》2008,(8):98
太空探测器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飞抵金星和火星,其探测结果让科学家大为吃惊。由于面积和密度与地球相仿,金星曾一直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而当时人们还认为火星上也存在生命。实际上,金星的表面温度超过460摄氏度,而表面温度约为零摄氏度的火星可谓死气沉沉。  相似文献   

3.
《新智慧》2008,(11):92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有71%的表面积被水覆盖,因此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但是,地质学家们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并非在地球形成之初就有这么多的水存在,地球上的水是逐渐增多的。近两万年来,世界海洋的水位就增加了大约100米。那么,地球表面不断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4.
论人地关系危机与地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一经出现,就与地球环境发生了关系,即"人地关系"。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地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人地关系呈现出全球性的危机,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承载力不足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人地关系危机的实质就在于人类与地球环境的矛盾对立,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解决人地关系危机的根本途径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创造物质资源丰富的社会和美好安全的生存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地球科学面临着艰巨而紧迫的任务。21世纪将是地球科学的世纪。  相似文献   

5.
从RDA到DRIs     
自1955年起,营养学上一直采用营养素供给量(RDA)来表述建议的营养素摄入水平,作为膳食的质量标准,设计和评价群体膳食的依据,并作为制订食物发展计划和指导食品加工的参考。随着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国际上自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就逐渐开展了关于RDA的性质和适用范围的讨论。中国营养学会研究了这一领域的新进展,认为制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时机已经成熟。于2000年决定引入DRIs这一比较系统的新概念,取代RDA。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学研究方法在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地学研究方法的精华并结合了当代科学和哲学的成果后发展起来。然而,受地球科学研究客体的特殊性、地球科学家认识的历史局限性以及社会整体发展的要求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现代地学研究方法需要更新。尤其是在把地学对象的认识向其过程转变方面,在处理地学一手与二手资料所采用的辩证态度方面以及在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摆正或处理好现代新型人──地关系等方面需要新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由郝东恒教授和白屯副教授合作撰写的地学哲学新作《地球科学系统观和方法论》已由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出发,以当代最新的科学(包括地球科学)和哲学成果为依据,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把地球作为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别介绍和评述了古代、近代、现代地球科学的系统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建立和发展系统科学的构想,并对地球各层圈的耦合作用、天、地、生的综合研究,建立行星地球的统一理论及地球科学思维等问题都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建立系统的地球科学观是现…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5):F0002-F0002
陈志耕,男,1957年生,河北唐山人.博士、教授,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地球构造动力研究方向,地球动力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先后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9.
在产业组织理论产生之初,其研究领域定位于制造业有其必然性。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了服务业。然而由于服务业各个行业本身有其显著的特殊性,对服务业产业组织的研究与制造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相比较没有那么系统,但是对服务业产业组织的研究无论从理论意义还是从实践意义都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为依据,对寻乌县土壤硒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土壤环境质量与养分状况,以及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探讨了土壤硒的成因来源,结果表明土壤硒含量受控于成土母岩。综合考虑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环境质量、土地质量状况、耕地耕作条件等因素,在研究区划定3个天然富硒土地适宜开发区,提出了富硒土地资源利用建议,为寻乌县富硒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规则呈现自由化、多边化的发展态势,中国在日益激烈的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应该积极参与区域投资条约,制定参与WT0框架下多边投资条约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急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政治学,现代化不仅是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更应该是政治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是伦理政治向制度政治的转型。制度政治学是政治学的分支,是制度学与政治学交叉的学科,是关于国家政治活动中制度治理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规律的科学。文章在论述开展制度政治学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政治学研究的内容、研究方法和构建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封建社会初期的统治者面对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不得不把廉政建设提上政治日程。秦汉时期的廉政制度建设主要体现在监察权与行政权相分离的监察制度、君主集权的职业官僚设置制度、选贤任能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提升政绩效能的官员管理制度和惩防并重的廉政制度体系等几个方面。秦汉所创立的廉政制度不仅在当时的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传统廉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对于我们当前廉政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救国"思想是近代众多的救国方案之一,它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萌芽,经历了洋务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到"五四"时期发展到了高潮。这一轨迹就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世界逻辑三大源流之一的中国古代逻辑既有逻辑的共性,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它始终没有从一些具体的问题中独立出来,建立形式化的系统,形成一门独立的、充分发展的科学。这主要取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同时,汉语的象形特点、中国古代理论科学的缺乏等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国古代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药科技创新是振兴祖国医学、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现在很多中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没有自己的专利品种,只能走抄袭、仿制的路,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低水平重复生产和无序竞争。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区域优势,打造中药企业集群,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科学与技术的本质、R&D活动与技术活动的统一、科学技术的价值的统一、科技创新的人格化机制统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统一、科技创新整合机制的统一、科学学和技术学发展的统一等方面探讨了科学与技术统一及建立科学技术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变化下,本结合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阐述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与市场有着密切地联系,分析了《资产负债会计学》的对象,指出了《资产负债会计学》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国际医疗和养老服务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着新的局面和机遇。我国在开展医疗养老服务出口方面具有人文、历史、中医中药和良好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等有利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现代地学思维的基本特征,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现代人关于地球的基本认识。地球是在被称为“地球运动方式”的矛盾关系中运动、发展的,它是整体动态演化的,它表现了新型的人—地关系。“地球科学”则表现为其学科划分的相对性、人化发展的趋势以及过程性等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