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观的超越,代表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新升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尊重生态规律,能缓解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日益趋紧的矛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突破口.当前.为推动我国产业的生态化转型,需不断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实施鼓励生态化转型的产业政策,推行并完善绿色GDP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文章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出发,在概述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以及两型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产业生态化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东北经济区的突破发展需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针,进行生态化的产业重构。为此,有必要及时进行金融创新,构建生态产业投资基金,激发东北地区的产业绿化效应。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虽然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国的循环经济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新时期生态文明观的指导思想下,仍然需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文章提出基于生态文明观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已经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柄息地,也是社会变迁的决定因素.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城市已逐渐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柄居空间.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剖析,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来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并以长沙市为例,对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拐讨.  相似文献   

8.
杨强 《生产力研究》2013,(10):28-30
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的涵义、特征、运作管理模式及其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述了实施生态文明工程的战略思想、目标与重点是提高农业旅游产业的技术、知识含量,强化生态产品设计、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开展生态营销、宣扬绿色理念,推广生态教育、培养生态人才,培育生态品牌,支持产业联动。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存在不断深化、不断升华、不断拓展认识的过程,可以用不同方法观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和任务得以协调、有序地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视域内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将生态元素注入到人类的生产方式中,使得从生态价值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出发,来规范人类生态生产观念成为生产发展的必然.基于当前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体系导致的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为从坚持生态化生产观这一发展理论出发,思考人与自然和解的根本途径打下实践基础.推动从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观的生态化,遵循生产方式的循环性、可持续性、整体性的原则,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性生产发展这一根本的价值诉求,最终实现人类生产观的彻底转型.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本质上要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生产力基础。人的文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须顺应自然、遵循生态规律,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以维护社会再生产的可持续性。要把传统的机器大工业下高碳、线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转变为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发展,满足人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生态产业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其与农民的脱贫相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农民成为发展生态产业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的主体产业--生态农业,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海洋产业生态转型的困境并非单纯的资源环境的生态约束或工业化惯性的延续,而是海洋产业发展的深层结构问题,表现在海洋产业生态绩效水平不均、海洋产业间生态关联弱、生态要素配置不合理等方面。海洋产业生态功能不足与海洋生态产业链缺位相互交织,成为当前海洋产业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实现海洋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生态型转变应着重从结构性矛盾中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4.
孙梅 《经济导刊》2011,(4):47-48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社会存在模式,是构建以生态可持续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存在模式,它是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物质性文化进行的一种转向,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文明观的视野下,传统德育已经不合时宜,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迫切需要向生态德育转向。生态德育的兴起是多种因素产生的结果,它的核心要素是:绿色、和谐、人文、民主、自由、可持续发展。生态德育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意蕴,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德育的生活化、多元开放、全球化与本土化是生态德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内企业大多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略了资源的约束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产业集群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集群的衰落。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及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关系,探讨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社会革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需要进行新的改革。改革的要点包括:建立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与评价体系中;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培育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产业,大力倡导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联合国通过“千年发展目标”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是世界各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着以强弱可持续为特征的生态经济范式,以浅绿、深绿和红绿为代表的政治哲学范式,不同学科与境下的交叉融通范式等不同视角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但这些理论范式在助推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中国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在文明形态、发展维度、生态向度和实践深度各方面都有所创新。展望后2020时代,生态文明在宏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新路径,在中观上引领可持续发展实践行动新路径,在微观上引领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营造一个更可持续的社会是今天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要议题。中国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目标和要求,并倡导生态优先和协调发展。通过文献综述,梳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科引入并结合生态理念和系统性思维方法的演进路径,对比分析不同阶段生态理念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关联,探索其中以生态理念为核心的主导性逻辑,提出从单体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的演进趋势,并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分析可持续转型趋势和创新设计需求,尝试构建中国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可持续设计发展思路和转型方案。  相似文献   

20.
邢伟  曲宁  张晓明 《生产力研究》2011,(1):86-87,123
生态文明背景和生态环境的现状要求政府承担起新的政府责任———生态责任。只有在比较各类文明的基础上理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生态效益等的关系,政府才能认清生态责任的主要内涵,为社会和各类公众承担起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态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