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是保障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将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分解为"思想认知"和"行为认知"两个维度,以全面反映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析了公众对循环经济的"思想认知率"和"行为认知率"。研究发现,公众对循环经济的"思想认知率"较低,平均值为57.24%,而"行为认知率"较高,平均值为72.27%。探讨了"思想认知率"低于"行为认知率"的原因,并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了提高公众循环经济认知率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3R"原则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3R"是循环经济的操作原则,强调要在物质流动的全过程中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郊区垃圾产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必须使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城郊生活垃圾领域得到充分运用。通过贯彻减物质化第一位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使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置体系走上循环经济的高端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基本目标。2007年12月,武汉市青山区成为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与此同时,武汉城市圈被批准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0月,武汉市制定的"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将青山区循环经济试点作为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突破口,为青山区发展循环经济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彦 《经济师》2010,(2):48-48,5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它是一种更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文章从立法、宣传教育、政策支持及发展模式等方面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日照市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总结出了"点—线—面整体推进、小—中—大循环渐进"的日照模式。文章通过回顾日照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历程、总结的经验,对我国中等城市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贸易,将一个企业生产产品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其它企业的原料的一种循环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状况的分析,来进一步规划湖北省仙桃市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的思考与工业园区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它通过园区内产业之间的贸易,将一个企业生产产品中的废弃物转变为其它企业的原料的一种循环发展方式,从而实现园区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国外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状况的分析,来进一步规划湖北省仙桃市生态工业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国际社会提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循环经济。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应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循环经济已成为中国缓解自然资源瓶颈,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政策、法律、产业结构、科技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而必须增强意识,加快步伐,积极实施相应的有效措施,推动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步入快轨。  相似文献   

9.
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从逻辑维度构建了建筑业大、中、小三种规模的循环方式:单体企业自然资源节约循环模式、企业共生关系循环模式、建筑业产业链资源利用循环模式;从时间维度看,有必要把"3R"原则贯穿于产品规划、设计、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由此构建出基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0.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是各种矛盾和关系配合协调的理想存在形式。事物之间和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是一种发展的美好境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莫不如此。《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经典的"和谐"关系读本。作品中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和谐、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都无一不在诠释着作者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想境界的膜拜——和谐。  相似文献   

11.
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比较分析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建内容,并提出了我国建设城市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Since 1978, China has gained worldwide shin- ing achievements following the idea of seeking the truth of the fact to carry out economic reform for over 20 year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 man being and natur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era, eco-era. The new era re- quires us to further deepen economic reform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 and nature while we are keeping on economic reform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so a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在单纯追求经济数量扩张的传统战略失败的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战略模式 ,是一种能够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走生产力发展的绿色道路 ;发展绿色生产力要变革传统战略思路和理论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树立环境伦理观 ;鼓励技术创新 ;加强法制建设和对环境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生态”这一概念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明确使用过,但这并不表明马克思没有生态思想。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社会及入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其主题是入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包含了自然是人类价值的源泉、异化是入与自然冲突的根源、循环的生态化理念以及制度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等深刻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珺 《经济与管理》2007,21(9):88-92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资源枯竭型城市应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目前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持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则需要在微观主体培育和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入和保障,国家和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还是政策支撑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的建设和完善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监督和促进。循环经济是一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推行需要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需要依托于社会各行为主体的积极行动,中国特色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营造。  相似文献   

17.
张昆仑 《财经研究》2006,32(9):40-50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稀缺产生产权的认识是肤浅的;传统政治经济学提出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建立社会公有制,认为生产工具的性质决定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无法解释诸多实际中的所有制现象。文章认为,在资源稀缺前提下之所以要求建立所有制,概由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所使然,因此,应以人的需求的满足为准则来评判和选择特定社会制度性质的所有制。  相似文献   

1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在外延上包括了人本体的全面发展和人关系的全面发展。人本体(需求)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人的知识技能发展;(3)人的道德伦理发展;(4)人的审美素质发展;(5)人的价值实现发展。人关系的全面发展包括了:(1)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2)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3)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目前中国人口问题主要已非人口增量问题,而是人的发展不足。我国人口发展战略要确立三大目标:其一、人口发展的安全目标(风险最小化);其二、人口发展的健康目标(潜能最大化);其三、人口发展的效益目标(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idea of the "other" economy. The other economy is concerned with the direct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uman beings as an end in itself.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work in the other economy is that few productivity gains are possible. It is argued that the study of the other econom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market economy could form the basis of a distinctively feminist economics.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11项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建设工程进行了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使用归类分析,指出贵糖集团依据“3R”原则,成功地建立了资源节约型企业,有效地解决了制糖业存在的结构性和区域性污染问题,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的联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