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本、市场规模为中介变量,探讨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对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传导途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技术嵌入"型路径假设下的生产成本变量没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管理成本、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是垂直专业化分工提升制造业效率的中介变量。说明当下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分工深化并非以"技术嵌入"模式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的路径提升制造业效率,而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扩大制造业市场规模的路径提升制造业效率。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不但直接扩大了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管理和文化嵌入"路径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了"内部润滑",节约了管理成本;通过"社会制度嵌入"路径促进了市场化进程,实现了"外部润滑",节约了交易成本,整体提升了效率水平。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能够激发信息、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如何通过企业创新融资和交易成本影响企业合作创新绩效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融资约束和交易成本视角出发,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高企业合作创新绩效,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内生性讨论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显著提高企业研发投入,降低企业合作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合作创新。此外,政府补助在数字经济和企业合作创新之间起到调节作用,并且数字经济通过加强企业合作创新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发展数字经济以及促进企业合作创新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稳定的业务关系对于企业防范外部冲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供应链上的稳定业务关系既可能带来“收益效应”也可能带来“风险效应”,企业的关系特征如何影响审计师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值得关注。研究发现,稳定的客户、供应商均能降低审计费用,机制检验发现会计信息质量在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稳定业务关系通过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而降低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客户/供应商交易占比较高、处于非耐用品行业以及物流成本较高时,稳定业务关系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更显著。研究从供应链视角丰富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企业维护稳定供应关系、发挥供应链的监督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注入动力,引导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推进碳减排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2009—2022年沪深交易所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实证考察了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且影响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重污染企业的ESG表现更易受到试点政策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政府环境规制、产业结构升级来提升企业ESG表现。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评估双碳背景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效果,引导企业更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环保绩效,促进低碳经济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是企业遵从政府管制的耗费,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边际意义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依然偏高,主要表现为部分显性制度性交易成本隐性化,行政审批制度导致的企业人力、时间与机会成本较高,涉企收费依然偏多,企业履约与诉讼成本高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应当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在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商业友好型政府管制环境,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6,(21)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主要任务之一。企业降成本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合理降低税费负担、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合理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降低企业用能和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等多种措施并举,推动实体经济企业的成本下降,从而增加企业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双重代理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和控制权结构影响家族企业投资行为的机理。以2002~2008年间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超额控制程度较高的家族企业,其内部人有动机为实现其私人收益,忽略资本市场股票价格所提供的投资机会信号,偏离最优投资决策,降低公司投资股价之间敏感度。而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方面通过约束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外部融资便利,减少与政府的协调成本,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而提高投资股价敏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超额控制降低投资-股价敏感度的动机在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差的家族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会降低投资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程度。该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更好地理解镶嵌于政府层面代理问题的中国家族企业的投资行为,而且对于提高地方政府在维持证券市场的公共治理水平,进而推动我国家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与“积极稳妥开展供应链金融”双重政策背景下,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上市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第二,降低融资约束、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促进企业国际化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第三,通过引入商务部供应链创新试点企业进行三重差分分析,本文发现试点企业对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国际化水平具有正向的供应链溢出效应。在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供应链金融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的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08—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以20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匹配后的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区域一体化对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一体化使得试点城市内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中心城市、流动性较强的制造业企业以及税企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的机制检验显示,长三角一体化显著提高了城市经济集聚租金和税收征管效率,企业分工与盈利水平的提升使得地方政府能在经济集聚中获得税收收益,进而形成促进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内生动力机制。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需要进一步规范地区间财政分配关系、地方税收征管行为,调动地方政府推进一体化发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互联网应用通过节约交易成本这一主要渠道显著地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应用对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制造业企业、出口型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互联网应用通过节约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管理成本节约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更大。因此,应提升制造业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将节约的销售成本与管理成本投入研发活动之中,推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12.
推动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基于能源效率、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综合视角,本文测算了城市层面制造业及各细分行业的低碳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政策对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效应以及财政压力在其中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低碳发展,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该结论。检验表明,提升环境规制政策执行效率、降低制造业绿色技术的研发成本和提高市场主体间的技术协作效率是促进制造业低碳发展的重要机制。与此同时,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加抑制了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效应的有效发挥。当财政压力较大时,试点政策效果的持续性也有所削弱,长期促进作用有限。在制造业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上,区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激励了制造业技术由外部依赖转向自主研发创新并提高了国内技术引进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2003~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营改增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营改增显著降低了试点企业流转税税负,税负下降使得企业现金流改善,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也有助于企业专业化分工,促进企业的创新行为。这一结论为我国大力推进减税降费以激励企业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服务业企业把握营改增政策机遇、改善现金流管理、提升专业化分工、增强创新能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数字化发展为背景,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行机理分析,并通过我国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效应对于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高融资约束企业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风险管控能力、降低代理成本。因此,企业应深入将数字化转型应用于内部控制;政府需要制定和完善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同时,在推动国有企业、非制造业企业以及低融资约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时也要关注制度环境,多举措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15.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保基金持股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同时缓解了企业投资不足,即社保基金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社保基金持股通过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来抑制企业过度投资;通过降低融资约束来缓解企业投资不足。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代理成本较高组和市场化水平较低组,社保基金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绿色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本文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为准自然事件,实证检验了此项审计制度对地区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审计试点城市的绿色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绿色创新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于官员晋升压力较大、制度环境优良以及资源型城市之中。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促使地方政府增加财政环保支出和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进而提升地区绿色创新水平。本文为理解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更好发挥环境治理效能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波特假说”关于绿色创新领域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7.
綦建红  尹达  刘慧 《金融研究》2020,479(5):95-113
出口频率作为出口决策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出口扩张的新边际,也是出口变化的“晴雨表”。本文在随机存货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频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渠道,并采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会显著降低企业出口频率,且这一影响存在部分惯性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贸易成本、存货成本和市场需求波动共同影响企业出口频率的中介效应十分显著,其中贸易成本是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占比达到19%以上;如果进一步考虑目的国、产品和企业异质性,会发现出口目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出口产品为中间品和消费品的企业,其出口频率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小。因此,政府和企业应高度关注出口频率的变化趋势,合理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决策的外部冲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过渡,信息悖论已经被打破,但创新行为信息披露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研究缺失。本文以我国创业板2012年至2014年上市公司为对象,首次检验了创新行为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创新行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贡献度普遍大于强制性信息披露水平,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认同方面,结论相反,在提升外部融资能力与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创新行为信息披露水平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新行为信息披露有效性有待提高,基于累积创新链与降低创新隐性成本需要,应加强创新行为的中间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基于创新行为的行业特征,应加强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媒体关注与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现阶段媒体关注能够显著促进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中介机制检验表明,媒体关注通过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与强化企业外部监督从而实现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果。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的促进效果在国有企业以及规模较大和环境敏感度较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基于媒体报道的情绪特征,发现媒体情绪越乐观,越能够促进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本文的研究为深入理解媒体关注对企业ESG信息披露行为的影响,更好推进我国上市企业ESG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是否影响企业投资效率备受关注。本文以2018年“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等渠道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位于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地区或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时,供应链金融对其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主要表现为缓解投资不足,并且供应链金融引起的企业投资效率变化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建议政府以多层次、系统化的支持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实施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