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地农政     
正贵州教育扶贫精准化贫困学子获资助日前,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在原有资助政策基础上实施精准资助政策,确保不让贫困农户因学返贫、因学致贫,不让农村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全面提高贵州农  相似文献   

2.
在后扶贫时代,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关键。本文基于2014—2020年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3个贫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构建“反事实对照”测量并比较精准扶贫时期有无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动态变化,解析了不同类别帮扶项目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发现,2014—2020年样本地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快速下降。与无帮扶项目情境相比,有帮扶项目情境下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下降更快,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并未使当年样本农户贫困脆弱性出现较大波动。实证结果表明,直接增收类、提升生产性基础设施水平类、提升人力资本类和易地扶贫搬迁四类发展型项目,以及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均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提升农户生计资本显著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同时,各类项目的影响也因致贫原因不同存在异质性。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可能增加因病或因残致贫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非直接增收的保障类项目对降低该类家庭的贫困脆弱性有更好作用。提升人力资本类项目对缺技术致贫家庭有更好的效果。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后扶贫时代建立贫困“事前”预警机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一种扶贫到户的重要有效形式,在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有许多成功的典型,并根据本国国情在实践中发展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是亚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它通过乡村银行采取新的农户组织方式及管理手段,将信贷资金发放到最贫困的农户手中,使200多万无地、无财产的穷人得到资金帮助,取得了明显的扶贫效果。这种扶贫方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肯定,目前有50多个国家进行了试点和推广,覆盖的贫困人口达600多万。它的最基本特点是:第一,鼓励贫困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信贷合作小组,以相互担保代替抵押担保,使最贫困的农户可以得到贷款。第二,小额贷款,整贷零还,连续放贷。第三,建立农户小组,贫困户直接参与,互助、互帮、互学、互督。第四,在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提供项目指导和技术服务。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4.
开发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与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国家将扶贫目标瞄准为县,再调整为乡镇、村。以村作为瞄准目标使开发扶贫目标更具有针对性。问题在于村庄内贫富差距同样是巨大的,在贵州省的一些村内部农户之间的基尼系数达到0.74,组内则高达0.78,远远大于0.4的警戒线;依托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目标瞄准,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过低;开发扶贫项目瞄准与贫困村庄、贫困农户的需求偏离。应对开发扶贫瞄准机制进行调整,瞄准村庄与瞄准农户相结合,制定目标规划,强化责任机制,突出扶贫重点,明确扶贫环节,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瞄准科学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5.
速览     
贵州教育扶贫精准化贫困学子获资助
  日前,贵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在原有资助政策基础上实施精准资助政策,确保不让贫困农户因学返贫、因学致贫,不让农村贫困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全面提高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提升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源素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贫困村村干部在发展性扶贫项目分配中追求农户动员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发展性扶贫项目在村庄内部分配的理论假说,并以西北地区H村农户沼气项目分配为例,运用Logit模型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牲畜资产多的农户、有曾任或在任村干部的农户、积极参加村干部组织的集体活动的农户获得沼气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大,与本文的理论假谠基本一致;外出打工时间少的农户、成人平均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获得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小,与本文的理论假说有一定的差距。发展性扶贫项目的瞄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在村庄中建立能够使干部对穷人负责任的治理机制,发展性扶贫项目才能瞄准更多的穷人。  相似文献   

7.
测度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脆弱性,对贫困进行事前干预,不仅能增强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和长效性,还能降低减贫政策成本。本文利用8省16县1050户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期望贫困的脆弱性测度方法,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下,2015年、2016年农户的平均贫困脆弱率分别为54.29%、47.62%,且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与未搬迁农户脆弱率变动相比,已搬迁农户的脆弱率下降幅度更大;搬迁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户主年龄在65岁以上、未上过学、家庭抚养比在75%及以上、劳动力数量在6个及以上的家庭未来最容易陷入贫困。  相似文献   

8.
农户贫困陷阱理论对精准扶贫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贫困陷阱是否存在具有一定的争议。直接检验法争议较多,因此基于消费平滑假说与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数据(CHNS),使用OLS分组回归从侧面验证农户贫困陷阱是否存在,进而回答上述争议。实证结果表明:(1)无论贫困或者富裕的农户,都可以利用资产抵御负向收入风险。所以,农户贫困陷阱在CHNS数据集中得不到印证;(2)一次性的资金或者资产扶持仅是一种短期有效的扶贫方式,无法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长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为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建议直接一次性给予贫困农户大量资金或资产,应以就业扶贫、社保精准兜底等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进而形成扶贫合力并最终帮助贫困农户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家将扶贫项目瞄准为县,再调整为乡镇、村。以村作为瞄准目标使开发扶贫目标更具有针对性,问题在于村庄内贫富差距同样是巨大的。如在贵州省的一些村内部农户之间的基尼系数达到0.74,组内则高达0.78,远远大于0.4的警戒线。依托开发扶贫项目进行目标瞄准,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过低,也与贫困村庄、贫困农户的需求偏离。  相似文献   

10.
扶贫主要是一种政府行为,扶贫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脱贫成效的好坏。建国以来,我国的扶贫方式经历了由扶贫救济向扶贫开发的转变。但扶贫开发主要是面向贫困地区,以项目扶贫为主要手段。这种扶贫方式的缺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即扶贫资金不能入村到户,对贫困农户的...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农户脱贫的重要措施,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帮助贫困农户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脱贫的主要载体。本文以2014年中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数据库中山东和贵州两省3县60村5891户农户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贫困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贫困农户受益更大,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益贫性"特征比较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贫困农户可获得"合作互助"与"政策扶持"的双重红利。然而,通过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入社与否的决定因素可知,相较于低收入农户,贫困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能性更小。此外,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农户返贫的抑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新常态下的金融扶贫要走与政府扶贫资金、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技术和扶贫联系单位"五对接"的新路子,提高金融扶贫的精准度,破解金融扶贫难题。金融扶贫就是将金融与扶贫相结合,通过政府担保贴息撬动银行资本,放大扶贫资金效应,有效增加贫困村、贫困户信贷投放,着力解决贫困农户发展资金问题,增强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过去金融扶贫重点在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相似文献   

14.
资金是贫困地区最稀缺的资源,缺少资金是限制贫困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国家每年拿出大量的资金(包括有偿的、无偿的、贴息的和非贴息的贷款)投入到贫困地区,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也对中国进行人道主义的扶贫援助,提供无偿的或低息贷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摆脱贫困。有了扶贫资金,如何运用好这些资金,真正做到扶贫到村到户,扶贫资金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在扶贫开发中真正发挥作用?安徽省霍山县中荷扶贫项目办借鉴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经验,并把小额信贷的基本原则与农民互助合作组织相结合。变无偿资金为有偿循环周转使用,创立了一种直接面对贫困农户和弱势人口的重要扶贫方式——社区发展基金。目前,霍山县已先后在西部山区的9个乡镇建立了42个社区发展基金。社区基金的建立和发展,对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迅速摆脱贫困起到了直接有效的作用,其方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扶贫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一样,其评价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建设条件、技术、财务、国民经济、组织管理、环保和社会效果等评价,这是共性。但扶贫项目应更注重社会(扶贫)效果的实现,而目前在扶贫项目的实际评价工作中,往往只注重项目的财务、经济等效益评价而忽视了社会(扶贫)效果评价,这与实现贫困农户充分就业以及增加群众收入为主要目标的扶贫宗旨机悖。  相似文献   

16.
一般认为,扶贫型小额信贷可有效瞄准贫困农户,缓解贫困农户发展的金融约束。但是,本文对仪陇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实证研究显示,即便在信贷供给充足、贫困甄别严格的前提下,由于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扶贫型小额信贷仅仅为贫困农户获取贷款服务提供了一个平台,但农户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能指望仅仅通过提供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即可解决贫困农户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中被广泛关注。四川X合作社以发展小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通过社员的凝聚、制度的创建、产业的融合、与贫困的表达,将具有质量优势的贫困小农生计产品进行市场化的产业运作,最终激励了贫困农户的发展能动性,缓解了贫困农户生计的脆弱性,提升了贫困农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因此,要提升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的效果,应该鼓励其创新适宜贫困农户生计发展的产业,促进产业链不同主体的融合发展,辅助支持贫困农户生计需求的外界表达,以合作社产业体系发展为平台,调动内外扶贫资源动态支持贫困农户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扶贫基金会(CFPA)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试点工程刚刚起步,在部分贫困县设立了10家农户自立能力建设支持性服务社(SSCOP),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如今,CFPA的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已成为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中规模最大的信贷扶贫项目。已累计向26个贫困县的19.5万多农户发放小额贷款7.7亿元,共有70多万贫困人口直接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9.
本文关注宁夏地区村级互助资金运行现状和扶贫目标瞄准问题,并基于宁夏11个县29个村庄49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了村级互助资金瞄准贫困的准确度及农户参与和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互助资金的主要受益人群集中在中低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未能充分涵盖最贫困的人群。与传统金融扶贫相比,互助资金服务目标有所下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据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互助资金、提高互助资金扶贫瞄准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贫困农户行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农户行为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贫困农户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扶贫过程中,贫困农户的“败德行为”是一种理性行为,中国的扶贫宜采取间接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