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胜  崔威 《活力》2011,(21):48-48
一、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2.
王慧 《活力》2007,(1):42-42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3.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在绿色饭店发展中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研究 循环经济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论述生态经济时提出的,它是针对传统线性经济而言的.工业化运动以来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特征的线性经济模式(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经济模式)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因此,人们提出人类社会的未来应该建立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即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5.
《资源与发展》2006,(2):39-44
我国是资源匮乏的国家,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是直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具体到火力发电企业,我们认为应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替代“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的传统经济模式。要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就是要建立在物资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经济模式,其本质是生态经济,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具有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废弃物减量。  相似文献   

6.
《企业研究报告》2006,(1):21-23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建立存“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基础上,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足对以“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废弃”为特征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7.
如何发展中国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的梯次使用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实践模式上,它主张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尊重生态系统的消耗能力和再生能力为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是指以降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基本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为基本原则,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程为基本模式,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其特点是主导产业链条前后拉伸,实现闭合循环发展,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个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生产、消费、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基本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3R,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cycle)”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相似文献   

12.
所谓循环经济(recycle economy),是指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e)”为基本准则,以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是解决目前可持续发展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3.
“垃圾治理”与“循环经济”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话题。垃圾是人类活动与生俱来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量不断增加,垃圾处理成了世界性的难题。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环境会计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基本要点是以生态思维作为经济活动过程的总体设计,使得经济活动向生态系统那样,自我调节和控制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从而实现反复利用资源,变以往末端治理污染为源头消除或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其重要意义在于:(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率;(2)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3)循环经济符合经济全球化和打破国际贸易壁垒的要求;(4)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能够有效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过程。该过程在企业  相似文献   

15.
李文生 《活力》2006,(2):75-75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K·波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直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90年代,循环经济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按照“3R”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一种新型经济生产方式。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与传统的经济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即“线性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式的、一次性的,通过不断地将资源变成废物,  相似文献   

16.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废弃物)-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由于工业企业是资源消耗与废弃物产生的大户,  相似文献   

17.
徐刚 《集团经济研究》2007,(22):203-20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在当今资源困乏的时代,已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相似文献   

18.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炭产业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对于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长期以来煤炭资源"高开采、低利用和高排放"的开发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循环经济要求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达到"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它不同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物质单行道流动方式,而是要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方式,使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物.所以,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降低煤炭资源的开采量,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和利用率,实现开采废弃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实现煤炭的洁净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提出如下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经济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资源循环经济的简称,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核心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疆审计》2005,(6):59-59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循环经济是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所谓“减量化”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废弃产品或拆解后的零部件继续使用,或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资源化”是指废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