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进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人口集聚是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城镇化建设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主要体现,也是必然的趋势,从我国目前国情来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推动经济等协调发展,需要通过城镇化发展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工进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本文试就城镇化进  相似文献   

3.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已成为现今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开始加速。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中,要按客观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把逐步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确定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这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的战略意义,加强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走城镇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同时又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器。本文梳理了城镇化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得出对青岛城镇化道路的启示,即要处理好“一个适应”和“四大关系”:城镇化发展必须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适应.以及要处理好城镇发展与农村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内层次和规模、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化道路决定着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有效途径。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担负着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行政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得到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新世纪,如何紧紧抓住头20年这个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城镇化这个强大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朱意 《魅力中国》2014,(20):48-4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推进,反过来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中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乡镇经济》2006,(2):26-28
十六大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目标中,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许多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杨清  查祥德 《发展》2006,(2):53-54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莫沛 《重庆与世界》2011,(15):7-9,16
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应基于城镇化发展的"中国实际及现代化建设"、"中国经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依据,以探明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特色及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独特规律。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须继续推进当前的"两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城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瓶颈"。如何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互动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与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拥有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工业化促进"两化"发展、注重以城带乡、 强工补农、 政府加大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扶持、 建立农村医疗网络体系、 重视农村综合发展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等成功经验.它们的经验启示我国:一是注重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二是重视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共同作用;三是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四是注重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谢守成 《发展》2006,(5):9-10
“要逐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科学论断,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合水县要走可持续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城镇建设放在首位,实行多元化运作,提升城镇化水平,带动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于离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加快城镇化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离石的实际,就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由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关系决定的。单一只注重一化的发展必然影响另一化的发展。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关系复杂,如何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出一条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道路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思考和实践。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是农业人口转移和提高中国农业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两者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与乡城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之上,因而在推进农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就需要将发展的阳光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城镇化视野之中,通过城镇化道路来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是新时期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也是新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实现我国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也要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扫除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20.
近70年来,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呈现出从起步调整、恢复发展、发展壮大到提质优化的阶段性发展导向,其中以土地开发为核心的外延扩张模式尤为突出。在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后发现,中国的外延式城镇化发轫于工业化与土地财政需求,而后兴起于户籍限制放松与用地指标开源。虽然这种外延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发展,但是过快的扩张却加剧了城市发展同质化、产业空心化、交通网络阻塞化、社会事业滞后化、资源分配行政化等多元矛盾。因此,随着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粗放的扩张路径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国亟待推动城镇化道路由外延式向高质量、内涵式转型。基于此,需要着力构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镇化蓝图,针对外延发展中的典型症结,在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和空间协同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做好增量“减法”,做优存量“加法”,以适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并赋予其“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