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甘肃省酒泉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2007年9月,国务院制定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酒泉被确定为5个大型风电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风能是地球"与生俱来"的丰富资 源,凭借其巨大的商业潜力和环保效 益,在全球的绿色能源行业中创造了最 快增速。目前,风电在全球已发展为年 产值超过50亿美元的庞大产业。加快开 发利用风能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共识。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32亿千 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 居世界首位,具有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的潜力。当前由于不断受到日趋严峻的 能源供应形势的困扰,长期受"冷落" 的风能利用问题今天在中国乘上"东 风"。中国计划用两年的时间,编制出 《国家风能资源数据库》和《全国风能  相似文献   

3.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新能源中开发技术比较成熟,商业化发展前景比较好.风力发电是我国能源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促进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当前国内风电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了阿拉善盟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从电网改造、风电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能源日益紧缺和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增强,作为减排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之一,世界风电发展迅速,技术不断进步。据国际能源署和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世界风电装机将达到12.31亿千瓦,风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将达到11.8%,有可能超过核电、水电。 我国风能资源居世界首位,仅陆上可开发的装机容量就达2.5亿千瓦,加上海上可开发的资源共10亿千瓦,已经超过我国目前7亿kw的总装机规模;并且风电是可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中成本最接近煤电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将成为新能源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案例概要甘肃省地处黄河上游,西北内陆,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综合优势突出。2011年以来,甘肃新能源发展进入规模化高速发展阶段,工行甘肃分行充分履行大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这一划时代的宏伟建设中来,有力支持了新能源建设。一、甘肃新能源发展基本情况(一)新能源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战略为甘肃带来重大机遇。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我国保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特别是酒泉市的瓜州县、玉门市荒漠地区及肃北马鬃山地区素有世界风库之称。继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后,2008年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项目落户酒泉,2010年5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发展新能源产业从政策层面上予以坚定支持,甘肃省风电产业风速发展,金融资源也顺风而动,为甘肃省风电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由于风能的可再生、无污染性,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风电设备国产化政策的共同推动下,风资源相对缺乏的内陆低风速地区,也逐步成为了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本文基于内陆低风速地区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区域风电行业的主要信贷风险特征,并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锡林郭勒盟风能资源和发展现状 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境内地势平坦开阔,北部绝大部分是坦荡的平原,南部小部分地区有高低不同的起伏丘陵,全盟境内风资源极为丰富。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盟的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量超过5000万千瓦。均占全区总量的50%左右,是全区乃至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风能资源优势明显,又享受国家多项政策扶持,在国家加大对风电产业支持力度的情况下,外资群起抢进内蒙风电产业的盛况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白静  红卫 《中国外汇》2009,(16):11-12
随着风电产业在内蒙古发展的加快,相关规划、设计、制造、安装等产业的本土化进程明显加快,内蒙古已成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大批中外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驻内蒙古,极大地推动了内蒙古风电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而言,煤炭仍然是我国的最主要能源,其在能源供给结构中一直居于首位。内蒙古作为全国的产煤大区,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比达90%以上。从能源的储备方面来看,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潜在价值巨大,但是,煤炭资源在开发利用的意识方面和体制方面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模式。主要存在不合理开采、低效率利用、不可持续的煤炭产业延伸以及忽视生态保护来发展煤炭产业等众多问题。因此,在十八大报告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研究内蒙古煤炭产业延伸发展,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协调好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延伸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三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世界风库的酒泉市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风电基地.自2009年8月8日工程启动建设以来,酒泉市按照甘肃省政府“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布局,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截至20l1年底风电装机累计达到55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  相似文献   

13.
锡盟地域辽阔,风资源丰富,风能总蕴藏量达5亿千瓦以上,其中可开发利91量超过1亿千瓦,是全区乃至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锡盟风能丰富区和较丰富区面积大。分布范围广,且具有稳定度高、连续性好的风能品位。按照自治区风能区划,全盟各旗县市区均为可利用风能区.其中.锡林浩特市、苏尼特右旗与镶黄旗大部为风能最佳区,约占全盟土地面积的13%;其余地区为风能较佳区.覆盖面积约占全盟土地面积的87%。根据全盟风能资源和外部建设条件.具备建设百万级风电装机规模的地区有10余处。全盟大部分地区70米高年平均风速为8.5m/s以上,年可利用小时数约5000—8000小时.有效发电小时约2800小时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资》2009,(3):40-41
紧抓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在充分发挥风能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内蒙精心谋划、科学推进,风电产业已步入快速有序的发展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政策激励和追求超额利润的冲动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约1215.3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1 06%,电装机容量已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在此期间,嗅觉灵敏的各路民间资本对新能源产业趋之若鹜.然而,这种粗放增长却遭遇到诸如成本高企、下游容量偏小、资源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哈密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是我区"疆电外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科学分析哈密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毅达 《中国外资》2001,(2):22-24
<正> 甘肃的基本情况和投资环境 甘肃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和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全省总土地面积45万多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500多万。甘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极具开发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发现矿产170多种,在探明储量的矿种中有32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镍、钴、铂、钯等矿种居全国之首;省内水力、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资源也有比较强的优势;生物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农牧业产品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马红漫 《金融博览》2009,(13):19-19
近年来,在政策激励和追求超额利润的冲动下,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累计约12153万千瓦,比2007年增长106%,电装机容量已连续五年实现翻番。在此期间.嗅觉灵敏的各路民间资本对新能源产业趋之若鹜。然而,这种粗放增长却遭遇到诸如成本高企、下游容量偏小、资源浪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因资源丰富、成本相对较低而最具商业化、产业化前景。近年随着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的全面紧张,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已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京都议定书》的签订和《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为风电迅速成长注入蓬勃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全国30多家企业已争相涉足这一领域,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市风电企业发展现状从而更好地支持其发展壮大,我们对牡丹江穆棱市风力发电企业十文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风电定价机制逐步完善、风电设备国产率逐渐提高等产业利好因素推动下,我国风电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2008年末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7%,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位。伊春林区作为我国风能资源富集区,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并在近年来全国风电建设浪潮中得以同步快速发展。但调查表明,在风电开发繁荣的背后,仍存在“跑马圈风”、风电开发与电网发展尚不协调等矛盾和问题,值得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