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代金融》2019,(6):22-23
本文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分类,并分别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两方面进行原因剖析,在此基础上为提升国有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大形势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倒逼我国各大企业努力顺应经济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趋势,进行企业转型,保障企业竞争力.企业的外部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内部管理效率.根据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结合相关资料及企业自身特点,分析企业内部运营资金管理的现状,针对现状思考企业提升内部资金运营管理效率的对策,对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企业管理的研究增添新话题,引发新思路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东北大豆生产现状,采用Malmquist指数,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角度对大豆主产区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时序变动趋势及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东北大豆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呈"W"式的波动变化趋势,总体下降趋势显著;吉林、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年均TFP受技术进步指数影响下降明显,但辽宁和黑龙江受技术水平和管理体制的影响,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才能提高大豆生产效率,助推大豆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了工行等7家上市银行公开披露数据,分析了固定资产配置效率,发现总体趋势是逐年提高,尤其是股份制银行提高力度更大。同时,分析了当前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配置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资本充足率以及资源有限等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建立内部交易制度等措施来提升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创新效率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增长都十分重要。为了考察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本文在研究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企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2012年相关指标数据面板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得出各个地区企业创新效率的评价,最后依据得出的结论找出现阶段提升我国企业创新效率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6.
常琳 《中国外资》2009,(16):40-40
本文针对金融效率提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进而重点阐述了从技术途径角度所设计的新金融工具,最后对新金融工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金融效率提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文章首先介绍了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原则,进而重点阐述了从技术途径角度所设计的新金触工具,最后对新金融工具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证券公司生产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的方法,对2005和2006两年中国42家证券公司的生产效率分别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本文发现,中国证券公司在这两年整体的生产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偏低,并且在证券市场复苏升温的2006年证券公司整体的生产效率水平不升反降。本文进一步指出,用证券公司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所代表的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主要来源技术进步;但由于生产效率的降低,阻碍了全要素生产力进一步的增长。同时,本文给出了提高生产效率的具体建议,希望能为中国证券公司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解决证券公司靠天吃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途之间的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对称即能实现资本的帕累托最优。基于此理,本文对中国FDI生产与配置效率的区域特征及其区域经济收敛含义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发现是:(1)我国FDI边际生产效率从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依次递减;FDI区域经济贡献则按中部、东部、东北和西部依次递增。(2)FDI促进了中部向东部经济的收敛,但继续拉大东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经济差距。(3)四大区域作为整体,具有较高的FDI配置效率,但区域间并无显著差异。(4)FDI配置与生产效率呈非对称性特征:除中部之外,其它三大区域FDI配置效率均不显著且与生产效率不匹配。基于区域间FDI配置与生产的对称性目标,本文提出优化FDI区域配置、促进区域经济收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80年代以来,企业开始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内部流程逐渐难以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多品种个性化的顾客需求,于是各企业不得不开始审视原有流程的弊端,再造企业流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部分大型制造企业的流程再造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因此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中小制造企业由于自身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始终未能着手或难以进行流程的再造工作以获其利.  相似文献   

12.
商业信用作为非正规金融制度的一种使用形式,在企业之间被广泛使用。本文分析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包括"融资效应"、"质量保障效应"、"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在此基础上,使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ADL(1,1)动态回归模型,运用系统GMM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检验商业信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长、短期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商业信用可能通过负向的竞争效应和强制性效应抑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而长期中可能通过融资效应促进生产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白涛 《中国外资》2013,(12):125-127
本文使用15家上市证券公司2009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它们的生产效率。结果显示,西南证券和中信证券在三年均表现为DEA有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最优。其他证券公司或者技术非有效,或者规模非有效,需要提高生产经营水平,以及通过调整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报酬不变。  相似文献   

14.
从战略、投资、资源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使企业获得最优绩效.并以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0~2014年财务数据为基础,根据DEA理论,采用C2R模型对两个行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效率与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前沿面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个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平均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技术效率较低导致;不同的行业存在不同的企业社会责任生产前沿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国家进一步明确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各界目光聚焦到尾气排放,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现状,以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模型分析评价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效率,探究该行业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状况回暖,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研发人员增长率小于研发资本投入增长率;新能源汽车企业静态研发效率尚未达到最优水平,95%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未达到技术有效状态,未能实现研发规模有效。文章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企业资金规模大、管理层级多,这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但在企业关注规模扩张、利润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新挑战,包括层级过多带来的风险大、效率低下、资金管理模式不匹配、内部控制管理跟不上等,亟待企业集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从优化企业集团资金配置、提高模式匹配度、完善内部控制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12年国家绒毛用羊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调研数据,采用DEA方法对我国辽宁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羊绒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羊绒生产技术效率不高,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羊绒生产的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羊绒生产无效率主要由纯技术无效率导致;大多数农牧户羊绒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单纯依靠绒山羊生产规模扩大以提高技术效率的作用有限;羊绒生产各投入要素均存在一定冗余,其中饲草使用量的冗余量最多,表明羊绒生产过程中饲草浪费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相关应用指引之后,如何使这些控制规范得到实施,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研究与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案例分析展示了传化公司内部控制的实践做法与控制成效,归纳和总结了其中的内在机理与管理规律。我们的研究结论显示,在内部控制中,企业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而有重点的实施风险控制要比全面均衡的风险控制效果更好;同时,实施内部控制的分口负责、民主化管理,通过文化建设增加内部控制的软控制力,要比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以及单纯依靠硬控制力更加具有控制效率。这些结论虽然和现行的理论观点不相一致,但是却具有实践价值和新的理论含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DEA-BCC模型,对2018年四川省农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横向测算,得出全省农业规模效率整体向好,而纯技术效率稍弱,两者共同影响着综合效率的发展水平.同时,以时期序列为轴线,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效率值进行纵向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8年全省农业TFP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较好,而技术...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现已发展成为衡量科技水平高低和经济发展质量的一大指标。随着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问题成为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通过把中国分成东、中、西三大区域进行研究,发现这三个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提出我国的东部地区其高新技术产业应当依托于东部地区的特殊区位,利用好产业集群的优势,在坚持高新技术创业创新的同时,推动自主创新与国外技术引进的良好结合,国内中西部区域应对该资源优势予以充分利用并有效实施“重点突破,总体前进”创新方略,充分利用现阶段国内外的有效资源,不断提升我国高新科技的产业创新效率,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