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有破坏性创新分类主要聚焦于新产品或新服务在价值提供方式以及它们对现有市场侵蚀方式方面的差异,忽略了侵蚀的目标市场性质差异及其可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而在创新实践中企业对于创新变革的认知判断往往影响其战略决策。因此,基于企业认知视角,将破坏性创新分为面向全新市场、面向竞争对手市场以及面向自我市场3种类型,并基于Govindarajan&Kopalle等的测量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结合中国本土制造企业的实际访谈,设计了3种破坏性创新测量量表,最后,以中国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包含面向全新市场、竞争对手市场和自我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三因子测量模型是有效的,可为后续学者推进和细化破坏性创新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军 《经济管理》2007,(18):69-74
破坏性创新是创造新市场的有效工具。本文分析了破坏性创新的特征,剖析了破坏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差异。破坏性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突破性产品创新都是企业可以采用的破坏性创新途径,但它们最终创造的市场特征不同,关联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创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知识为向度,划分出基础创新的3个阶段,即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创新和商业化创新阶段,并具体分析了其相应存在的不确定性,探讨了消除这些不确定性的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破坏性创新企业与在位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分析在具有不同收入分布特征市场中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绩效及社会福利。研究发现,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市场中,破坏性创新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社会福利相对较小;相反,在收入水平较高且分布趋向同质的市场中,在位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并且,破坏性创新厂商的利润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同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两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但质量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总福利也随之增加。最后,进一步阐释了破坏性创新更多地发生于贫富差距较大的新兴市场的微观机制,为企业根据不同市场的收入分布特征选择竞争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国家基于收入分布特点制定限制或支持破坏性创新创业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破坏性创新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该理论站在全新的视角系统阐述了企业如何通过破坏性创新以赢得长期竞争优势,受到了企业家和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概念提出、深化发展及应用拓展研究三个层面进行综述性探讨,总结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合法性悖论”的突破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研究大多针对概念、分类方法及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成功后的关键因素等进行静态分析,对于其成长过程中如何突破"合法性悖论"以避免中途夭折的动态研究却不多见。在分析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合法性悖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合法性悖论"的突破方式。  相似文献   

7.
破坏性创新理论最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创新是永恒的话题,而自破坏性创新概念出现以来,其已逐步成为国内外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首先探讨破坏性创新的概念界定。然后从3个角度阐述当前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研究:在技术变化过程中市场管理能力的作用;在位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时存在的障碍;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破坏性创新。最后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破坏性创新理论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克理斯藤森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给出了破坏性创新的三组衡量标准,对阻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六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带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何志昂 《当代经济》2007,(9):134-136
本文对克理斯藤森创立的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了梳理,给出了破坏性创新的三组衡量标准,对阻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六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破坏性创新理论带给我国企业的启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角度拓展了服务创新的概念,分析了企业服务创新原始思想的各种来源,划分了服务创新所经历的7个阶段,绘出了企业服务创新演进阶段流程图,探讨了每一阶段所需的条件,以期为企业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和增强持续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市场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竞争优势必须具备国际水平,这关系我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本质联系,阐述了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唯一途径;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选择必须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为前提,这样的活动才有持续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分期,学术界存有较大分歧。本文认为,该阶段的主题是“复苏和起步”;其上限为1980年,下限为1991年。依据发行和流通证券的数量变化和品种差异,复苏和起步阶段可划分为复苏、起步、曲折三个时期,呈现出5年—4年—3年的时段变化特征。论文说明了阶段主题界定、上下限判断、分期标准的史实依据与理论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不连续创新与纵向协同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面向不连续创新的企业产品研发过程的特点和纵向协同研发的形式,提出面向不连续创新的研发过程也是营销过程,重点研究了纵向协同产品研发过程及其中的知识创造。针对不连续创新需要领先用户参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外部连接的扩展型研发—市场界面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分工演进的一种重要后果,其实质上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契约。企业的剩余权作为企业家活动的一种间接价格,将交易效率极低的企业家活动卷入分工,反过来极大地促进了分工和经济发展。企业家活动是企业效率的保证,企业家的剩余收益权又是企业家活动的保证。企业家剩余权得不到保护是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而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是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的关键。为了保护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剩余收益权,必须推进市场化进程,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进行全面的社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自主技术创新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理论与政策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国际化对本土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本土企业需要找出应对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以下有关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需要提出自主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理论;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主要难点是什么;通过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国家工程"实现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技术创新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协调。政府实施正确的干预方式和政策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整合社会网络、制度与创新抵制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调节模型,对241份高技术企业管理人员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技术的突破式创新正向影响社会抵触;基于市场的突破式创新与社会抵触呈正U型关系;政治关系正向调节基于技术的突破式创新与社会抵触的关系,而对基于市场的突破式创新与社会抵触的关系没有影响;商业关系对这两种突破式创新与社会抵触的关系均无影响。上述结论丰富了突破式创新与社会抵触关系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政府、企业深入理解政商关系的重要性及如何通过构建良好的政商关系减少社会抵触现象。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创新的3个阶段——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业化大生产,从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收益、技术创新投入3个维度,提出了各阶段不同维度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基于不同投资主体,结合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风险、创新收益和创新投入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与企业技术创新3个阶段相匹配的融资选择模式;最后,对实际企业进行了案例剖析。  相似文献   

19.
李月 《经济地理》2012,32(6):92-97
科技发展战略要符合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中国台湾运用"后发式"科技发展战略,短期内达到了大陆2020年的科技发展指标目标,实现了经济赶超。此后,由于科技战略的惯性,台湾继续"后发式"发展战略,而此次带来的却是经济增长低迷与科技数据"繁荣"的悖论。一则体现了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必要性,一则给大陆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炜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9(11):100-102
市场竞争可以从企业外部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激励系统。最有利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垄断竞争型和完全竞争型之间的动态竞争型市场结构。要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必须注重加速市场化建设进程,塑造技术创新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培育企业家市场,创造能有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