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势群体的社会声誉收益和强制实施的额外收益以及弱势群体的抗议策略收益和成本决定着参与双方的策略选择。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都倾向于强制或者抗议的策略选择,迫使对方选择妥协或者协商的策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化解机制,有助于减少或消除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引起的社会成本支出;通过增加对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不合理行为的惩罚力度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对利益受损方进行合理补偿,有助于引导参与者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村庄整治的实践观察和数据分析,考察了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利益受损最为明显的3类弱势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4050"群体的生存状况。分析表明,在村庄整治改善农民整体福利的情况下,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反而有所倒退,呈现进一步弱化的趋势。虽然各群体利益受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在于村庄整治中的制度安排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甚至在一些时候刻意牺牲其利益。为此,文章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和提高弱势群体发展能力两方面为村庄整治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村庄整治与农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村庄整治的实践观察和数据分析,考察了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利益受损最为明显的3类弱势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4050”群体的生存状况.分析表明,在村庄整治改善农民整体福利的情况下,弱势群体的福利状况反而有所倒退,呈现进一步弱化的趋势.虽然各群体利益受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在于村庄整治中的制度安排忽视了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求,甚至在一些时候刻意牺牲其利益.为此,文章从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和提高弱势群体发展能力两方面为村庄整治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构建利益均衡机制,减缓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最根本的途径之一。广州市利益不均衡的表现具有代表性,其强势群体利益扩张的负面影响有所增加,弱势群体的利益格局不容乐观,且利益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利益不均衡的原因和背景十分复杂,构建利益均衡机制的体制环境、效率重于公平的经济环境、强势利益群体的约束机制以及弱势群体自身的获利能力在短期内都难以改变。当前应全面探索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财政增收后的反哺机制、外来工的补偿机制与保障机制、低收入阶层的保护机制和提升机制、中等收入阶层扩大机制以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机制,以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会弱势群体一般是指在城市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城市社会群体。“弱势群体是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的一个社会群体,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避免.即使是号称富甲天下的美国,仍然存在大量的穷人、贫病老人、单亲母亲、残障者、失业者、流浪者.无家可归者。”本文的着重点在于研究因中国社会转型期特别是城市变迂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等政策性因素所形成的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6.
底层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文从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对底层关怀的必要性出发,针对政府在现实的社会管理中存在对底层关怀缺失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维护底层群体利益,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7.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弱势群体是各类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从当前群体性事件诱因、弱势群体心理上的相对剥夺感和失衡感、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与民主诉求渠道缺失的矛盾、弱势群体基于自身利益受损进行社会报复等几个方面对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现阶段有效减少和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对策措施,以利于社会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消减因侵害弱势群体利益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我国城乡中经济收入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具有农民身份的经济活动人口组成的群体从其人口范围看,主要是指绝对贫困农民和相对贫困农民,它包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农村老年人群体、农村残疾人群体、农村病患者群体等四大特殊群体。从其基本特征看,农村经济弱势群体除具有社会弱势群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地域分布的广泛性、就业产业的落后性、制度安排的边缘性、经济贫困的难扭转性、文化生活的贫瘠性等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的意志,而且也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根源。自由与和谐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社会价值,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创造社会自治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总趋向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资源配王方式从扩散到重聚的趋势性变化,导致以占有大量资源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的弱势群体为特征的两极社会形成,社会利益结构、阶层结构严重失衡.按照共建共享原则,从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两个层面着手,建立利益大体保持均衡的制度框架,成为化解阶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人群。帮助和解决“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分类分层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加强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等方面,来解决“弱势”群体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而为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经济体制转型是重要的制度原因。制度变迁对社会弱势群体形成的规模、程度等均有较大影响。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建立和完善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房屋拆迁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屋拆迁也成为一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城市拆迁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冲突。只有规范拆迁行为,化解拆迁中的利益冲突,才能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让处于弱势群体的被拆迁人也能享受到城市化的实惠,实现政府利益、拆迁人利益、被拆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城中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城市政府、村民和社会投资者等群体的利益,如何协调多方利益,顺利推进项目.是改造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个需要社会援助和扶持的特殊困难群体,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文从社会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的特征和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分析、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供一些根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变迁,原有体制和利益格局被打破,一大批人因难以适应城市变迁逐渐演变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主要由在体制转型中无法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在城市利益博弈中处于劣势的原住民,以及大量进城农民工所形成.其特点是“在城市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1)作为城市改革的成本和代价,城市中弱势群体的利益理应得到必要的补偿.同时,在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中,也应全面听取和考虑他们的意见与需要,真正落实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改革的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弱势群体对城市公共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甚至到了参与冷漠(2)的程度,越来越成为影响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 ,我国正处在一个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 ,这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 ,由人治型社会向法制型社会的转变时期。从深层意义上讲 ,这是—个社会变迁中的利益再分配与利益重组的过程。在新旧体制的交锋和摩擦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个社会弱势群体 ,其规模不断扩大 ,影响力也越来越强。解决弱势群体困难 ,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生活 ,已成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的弱势群体问题,必须放在制度变迁的框架内、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下岗失业人员是制度变迁以来才成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城市农民工、农村的农民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制度变迁以来,尽管仍然是弱势群体,但其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提高。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出现是制度变迁的成本之一。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对进一步制度变迁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甚多,主要是忽视贫困群体基本平等法律权利和不合理的农村制度、财税制度、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以及大量存在的违法收入、灰色收入等。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公平合理,其底线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基本职能是平衡各阶层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和贫困阶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进入了城市化的快车道,城市中各个阶层、利益群体进行着利益博弈.从交易成本、公平效率和博弈论角度看待城市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将城市中的利益博弈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今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