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隐喻研究主要是认知隐喻观和语法隐喻观,两种隐喻观虽从不同视角研究隐喻,但共同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思维现象。隐喻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四:制定教学大纲时要考虑隐喻能力;安排教材内容时要体现隐喻能力;引导隐喻思维;设计评价体系时要激励隐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勇 《魅力中国》2014,(16):190-190
隐喻是语言与文化的结合。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结合点。在英语文化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隐喻思维。鼓励学生创造性的使用隐喻,通过隐喻认识文化差异,将隐喻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是语言学习者的基本技能之一,但同时也是学习者的难点之一。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概念语法隐喻的涵义及其理论要点,并阐述了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简要探讨了英语教师如何将概念语法隐喻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以望能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隐喻的使用实现了人类认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极大地缩短了认知周期,减少了认知成本.不同的文化模式投射出不同的隐喻认知结构,外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文化层面入手解决语言习得中的障碍,也要从认知层面入手区别不同的隐喻机制,从而揭示和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真正困难.  相似文献   

5.
借助语法隐喻的语气隐喻理论,对比分析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人物语言的翻译,旨在表明语气隐喻理论对文学翻译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可操作性,并为文学翻译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IF条件分句中-Ф,-s/-es的语义,对条件分句中-Ф,-s/-es语义的认知拓展作出合理的解释。文章认为,隐喻化和转喻化现象存在于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中。当-Ф,-s/-es原有的语法意义不足以表达新的概念时,-Ф,-s/-es通过认知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其语法意义得到了拓展。  相似文献   

7.
韩礼德在指出语法隐喻研究实质的基础上,强调了其在反映和重塑人类经验时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韩礼德的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可以分为过程之间的转移、同一过程内的转移和名词化;人际隐喻是从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两个方面来加以介绍的。  相似文献   

8.
申蓝 《魅力中国》2010,(35):270-270
隐喻是一种由已知通向未知的语言手段,是语言使用中的一大特色。而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隐喻体现在诗人对物象的选择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找物与情的切合点,使得抽象的思想和情感具体化。隐喻使诗歌语言具有不透明性,使诗歌蕴合丰富,意境优美,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9.
运用域重合理论探讨古典诗词中虚拟语气系统词可以发现,古汉语中大部分虚词都经历语义隐喻的过程.虚拟词按其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可粗略分为高阶词、中阶词和低阶词.其语域与义值都是根据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虚词的语义与语法的隐喻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汉语中广泛存在着常规触觉隐喻。研究表明,两种语言体系具有一致性,触觉领域都向非触觉领域影射。也就是说,人们有时是从触觉领域来理解表达非触觉概念的;而且这种触觉隐喻已经常规化了,其隐喻意义已经完全不被人们所感知;另一方面,英、汉常规触觉隐喻也由于所处文化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名物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重要来源。本文首先对名物化隐喻定义进行界定,进而提出并阐述了名物化隐喻在语篇中的五大特性,并通过分析大学体验英语教材某语篇来具体分析以上五大特性,进一步说明名物化隐喻的使用使得语篇中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客观、严谨、紧凑、合理、简练。  相似文献   

12.
动物隐喻是语言、文化和我们的概念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动物隐喻是基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而激发形成。文化是动物隐喻的基础,它决定着动物隐喻的规模并塑造动物隐喻中作为源域的动物固定形象。  相似文献   

13.
张书慧 《魅力中国》2010,(30):31-32
概念隐喻与人类对所使用的语言的理解之间关系密切。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中爱情隐喻的意义及其认知理据、爱情隐喻的多面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得知:人们在不同义域的事物、概念中发现相似点,在熟知的具体事物与抽象的爱情体验之间建立丰富的联系,通过这些领域的体验来认知爱情并隐喻地表达爱情。同时不同的爱情隐喻可用来表达不同方面的爱情体验  相似文献   

14.
隐喻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能力的提高对外语教学意义重大。隐喻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密不可分,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丰富外语课程设置和实现外语教学目标。本论文旨在通过对隐喻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界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探讨构建促进二语习得的新型的、三维的、高效能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王桂荣 《魅力中国》2014,(12):251-251
《语言论》的第十章至第十六章是有关语法研究的内容,重点在于确立语言结构的描写原则和描写方法,集中讨论了共时描写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在这些章节中,布龙菲尔德的许多分析语言的方法直到今天还被我国的语言学家们所采用,用来分析汉语成分、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等,有利于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对汉语语法学的影响:1.语素分析法和以功能为标准的词类归并原则;2.短语描写、句子成分的划定以及句法分析手段的更替;3.直接成分分析法。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语言都离不开语法,就像思维不能离开逻辑一样。在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汇、语法)中,只有语法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极为缓慢的发展变化,被认为是语言的最重要的法则。一般地,人们都承认语法规范对于语言应用有着绝对的指导意义。一个语法法则若是失去了概括性,就不再成为一条法则;一个语法的发展变化如果不再缓慢,即失去了它的稳固性,那就势必会造成一种语言的混乱,从而影响人们的交际。然而在我们的语言实践中,语法不可解释的语言现象很多,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说是与语法背道而驰。我们暂且就叫它非语法现象吧。比如“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促使语言变化的因素,考察了语用因素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听说双方基于语用原则进行交流,一方面说话人需要传达信息、表达想法,达到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少地付出努力,从而作到"最省力"。语言会话含义的明示与推理中存在的差异导致语言发生变化,促使语法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认知工具,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比研究中英文本体隐喻中的容器隐喻,可以得出,容器隐喻是把具体的容器投射到抽象的可表达思想、活动和状态等的容器上。中英文在容器隐喻的结构和概念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因文化差异而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一神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它依赖于语境,所以,语境对于隐喻的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语境可以分为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两种,该文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了在理解隐喻意义的过程中语境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莉 《新西部(上)》2012,(10):165-165
本文阐述了语言与经济的关系,介绍了网络语言的概念、特点及典型表现形式,分析了网络流行语体现的语言经济学思想。即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和理性原则、语言交际的经济学均衡原则与省力原则、语言的网络效应和趋同原则以及语言的有价值性。但是,我们应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变异与规范,应予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