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由于保健食品生产商大多把广告与销量在短时期内紧密挂钩造成短线炒作、夸大功能等现象,造成产品的美誉度下降。既浪费广告的投入资金,又达不到推广效果。文章通过搜集大量关于保健品广告的资料,分析保健品广告出现的问题,对保健品的广告策略提出相关建议,为保健品行业的广告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真实与艺术     
丁邦清 《广告大观》2006,(1S):119-119
我们常常说,真实性是广告创意的基本要求。“诚实的广告是最好的策略。”而现实中的一些广告夸大其辞,失实误导,比如许多房地产广告,说只有十分钟的路程,那可能要开法拉利跑车,而且还要实行交通管制。如药品保健品广告“永幕青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老弱妇孺,皆可服用。”  相似文献   

3.
政策     
《广告大观》2008,(4):16-16
北京:明确涉奥广告审查标准;上海:明确界定公益广告标准;成都:清理公交语音广告;上海:明确界定公益广告标准;深圳:10种药品4种保健品广告违法;  相似文献   

4.
医药广告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霞 《商场现代化》2006,(26):269-270
药品广告直接关系到广告受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立法上需要对其进行特别规制。我国目前药品虚假广告已泛滥成灾,根本原因在于立法不完善,广告审查与广告监管严重脱节,出现执法漏洞。完善广告立法,广告审查权与监管处罚权应由一个部门行使,建立适合国情的监管体制是规制药品虚假广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13,(5):25-27
虚假广告是广告业发展的一大毒瘤。近年来,随着传媒行业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购物、互联网领域的虚假广告成为新的监管难题。特别是医疗、保健品、药品、美容化妆品、收藏品等领域的虚假广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判别广告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其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也大打折扣。如果消费者因误信广告而购买了伪劣、假冒商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严重的还可能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本期介绍工商部门查处两个典型虚假广告案例,以供各地规范行业市场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定位模仿一窝蜂“专家”广告充斥荧屏从2001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不得利用专家、学者、医师名义和形象做广告,加之非0TC药物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规定的实施,本来以为这下子“专家”没有市场了。  相似文献   

7.
远传 《中国广告》2003,(1):90-91
20022年初:《北京晨报》的一则《北京发出"绝杀令"3月1日前所有媒体封杀医疗广告》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引起媒体多大的震动,但2001年中消协接到的被投诉的虚假医药广告达1292件,与2000年相比,增幅80%,虚假保健品广告的增幅为57.1%。由此可见,北京对医疗广告发出"绝杀令"并非空穴来风。虽然目前国家尚未明确发文禁止媒体播发保健品广告,但从2001年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从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市场上将看不到"健字号"药品,则无疑对80%广告费依靠医疗保健品广告的广播媒体无疑是个"噩耗"。中国已经加入 WTO,作为号称"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07,(11):156-156
据报道,一段时间来,类似充满性暗示、性挑逗的广告见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成为一大公害。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再次严令禁播八类涉性药品、医疗、保健品广告及有关医疗资讯、电视购物节目。这八类被禁广告及节目是:证照不全和擅自篡改审批内容的;以医患、专家、名人做证明的;所有保证疗效、宣传治愈率的;有关治疗性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的;性药品、性保健品和其他内容低俗、画面不雅的成人用品广告;以性药品、性保健品、  相似文献   

9.
2015年9月1日起,新版《广告法》正式实施,其中对于药品广告、保健品广告等内容的审核越来越严格,这导致制药企业需要对广告的投放策略做出一些改变,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网络、微信等新媒体从涌现至今已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对这些新媒体制定相关的广告政策,这些层出不穷的形势变化都给当前的制药企业提出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全面分析我国药品广告投放的现状,并收集近期药品广告在媒体投放情况,最后提出更为精确的药品广告投放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孙劲松 《广告大观》2004,(10):20-24
之所以关注新兴医院事件,是对于医疗卫生广告及相关的保健品广告与消费者的利益长期背离的现状的追问和反思。任何行业的广告都没有医疗行业这样如此忽略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道德要求,出现如此之多的虚假违禁广告。  相似文献   

11.
福州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出现报纸“同质化”现象。新一轮竞争主要表现在报纸向多元化纵向发展,区域性、差异化意识更强。《东南快报》作为后起之秀,去年完成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区域定位。《东南快报》覆盖整个福州、厦门地区,真正地打通福建省两个中心城市,使得本地企业通过《东南快报》也可以投放全省广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省覆盖。另外,福州地区的广告投放还是以房地产、药品、保健品等行业占主要份额。今年房地产广告的目标受众集中在高端读者,有望突破汽车广告,同时也加大了汽车广告的投放力度,随之调整到位。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拓展省外广告的空间,加大推介力度,主抓省外广告公司的合作,在上海、北京等地设立分部,如与精信、实力都有合作。  相似文献   

12.
卫视出现低价客户最严重的时期是在1999年左右,当时很多电视台在制定广告价格和折扣政策时比较随意,有点脱离市场现实。一个晚上50多分钟的广告容量有大量空余,基本上只能播出20分钟。广告时间大量剩余,广告任务不能完成,由此导致低价销售广告。第一次给大客户极其优惠的广告价格是从以北方一些药品为代表的客户开始的。当时,某企业的广  相似文献   

13.
广告——保健品营销的杀手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健品行业被誉为黄金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作为经营保健品的企业,都熟知:在保健品行业里,广告决定了一切,企业视广告为保健品的生命.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提升保健品广告所带来的效益呢?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从事保健品经营的企业的广告策略分析,为企业在保健品行业的广告策略实施提供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违法药品广告的大量存在对人民群众的安全用药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从我国药品广告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法律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药品监管的法律对策,以期对我国的药品广告市场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工商行政管理》2011,(17):53-53
此次公布的严重违法药品广告包括丹神抗骨质增生丸药品广告、乌龙养血胶囊药品广告、益气聪明丸药品广告等。这些广告涉及用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以及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处方药广告。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对医药保健品市场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医药保健品市场的规范治理和整顿,尤其是对于医药保健品广告的治理整顿,不仅力度前所未有,而且涉及范围、持续时间、影响之大也是近年来少有的。这对于长期过度依赖广告的医药保健品经营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面对经营困境,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广告受限所带来的销量损失,成为众多医药保健品经销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世界上第一支名人广告1899年就在美国的药品广告、香烟广告出现,但如何挑选品牌形象代言人至今仍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强化广告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助推当地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近期,垦区工商局北安分局建设工商所开展了广告市场专项整治"百日执法"活动。整治的重点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低俗不良广告,以及利用广播、电视、户外栽体、印刷宣传单等媒介,未经许可擅自发布的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虚假的违法广告。  相似文献   

19.
《销售与管理》2008,(3):74-74
2007年,尼尔森媒价研究常规监测的三大主流媒体——电视、报纸、杂志、其广告投放总额达4415亿元人民币,较2006年增长15%,仍然保持着健康向上的态势。 2007年药品及健康用品、化妆品和饮料位列广告投入前三大行业,占中国广告市场投放总额的一半左右,其竞争激烈可见一斑。除办公设备行业、烟草、商业/工业/农业出现广告投放下降外,其它行业都较06年呈现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保健品是目前少数几个还可能"暴富"的市场。作为一个传统中药大国,滋补养生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处于由温饱向小康转型的特定时期,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得到更深层面的认同,对各类保健品的需要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不断甚至日益增长。即使在发达国家,保健品也被誉为"常青树行业"。日本目前拥有各种保健食品3000余种,而德国有2500多种,美国则有15000多种,即使在经济的衰退阶段,这些国家的保健品依然呈现强劲发展的趋势。保健品又是一个与广告关系特别密切的行业,据统计,这个行业的平均广告费投入占据销售额的30%以上。几年来,保健品行业是媒体广告的"超级大户"。然而这个市场对于广告的要求又十分特殊。第一,保健品的品牌化程度不高;第二,广告策划、投放与销售相关性要求更高;第三,保健品与老百姓的关系更加深入,几乎渗透到每家每户。正由于这些特殊性,使保健品广告的运作很难找到现成的"本本"来模拟,只能"摸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正因为此,保健品往往成为某些超级国际广告公司的"滑铁卢"。然而,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仍然有一批广告公司长期以来在这个领域苦苦摸索,在荆棘中走出自己的道路。他们坚持从市场实际出发,从中国国情出发,一步步接近了市场的独特规律。在与客户的紧密合作中,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写下了椰岛鹿龟酒,大印象,康富来,青春宝等成功案例。这里收录了他们在实践中千锤百炼而悟出的一点真切体会,并奉献数个颇具借鉴意义的策划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