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正式买断工龄之前,也就是在2000年,萌生了创业念头的田光良已经开动了脑筋。他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一个事后被他证明是正确的结论,普通创业者成功几率最大的行业就是衣、食、住、行等大众行业。他的想法很简单,"大众所需的东西,即使市场时有低迷,但需求永远存在,不会被无情地淘汰。"2000年,田光良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然后拿着家里仅有的1万元存款独自去上海农学院学习了半年生态养殖技术。停薪留职的目的只有一个,万一前景不妙也不必像蜥蜴那样断尾求生,他还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介绍了田光良和他的生态链养土鸡技术和相关跟踪报道,田光良的家庭生态链养鸡在全国读者尤其是农村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表示想对生态链养土鸡技术作更深层次的了解。为此,我们特邀请田光良场长作本期答读者问。问:什么是立体生态链养鸡?效益怎么样?答:新民立体生态链养鸡是以黄粉虫、蝇蛆、土鸡(鸭)、葡萄(或果)为主的立体生态链种养。黄粉虫、鸡(鸭)、葡萄  相似文献   

3.
花钱“买断工龄”不可取●郑文言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一些企业生产经营便出现了严重困难,“僧多粥少”的现象亦十分严重。于是,为了压缩机构,精减人员,有的便借企业改革之名,不尊从企业职工的意愿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以“买断工龄”花钱将职工作退...  相似文献   

4.
会是什么样的人注意到这个题目呢?可能有两类人:一是没有自信的人,“我会不会是一个傻瓜呢?”;二是充满自信的人,“看看这些人是怎样当傻瓜的”。结果呢,这两类人都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一个傻瓜”。生活中存在着10多种常见的决策环境,或者说“理性者的陷阱”,80%的正常人会在此  相似文献   

5.
<正> 一、生意被骗心态失衡走上不归路李智自杀了。29岁,正是扬帆起程的好时光,干事业的好年龄,却为什么早早地走上这条绝望之路?李智原在一家国有化工企业做运行工人,家有妻子、儿子和年逾60的老母。妻子无业,儿子3岁,一家人就靠他每月四五百元的工资生活。1999年他所在工厂为减员增效,施行买断工龄,而他的岗位在这次改革中将不复存在,不买断,就下岗。无奈,只有拿了2万多元的买断金回家了。呆在家里,坐吃山空总不是那么回事,都说大城市好吃  相似文献   

6.
<正>1966年,田光良出生在麻阳县大山里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里。高中毕业后他参了军,由于在战争中英勇负伤,复员后田光良被安排到县石油公司上班,可以说,田光良的人生一直春风得意,风调雨顺。他在县石油公司由工人干到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7.
<正>向爱国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买断工龄下岗后,为盘活手中那几万块钱的工龄补偿金,以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他先后做过贩水果、经营土特产等小本生意,尽管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苦心经营,但所得收入也只是耗子舔米汤——仅够糊嘴。为了摆脱贫困,向爱国做梦都在想着如何做大生意,  相似文献   

8.
我是2002年从国企岗位买断工龄后,走上自谋职业道路的。下岗四年,我曾三次创业,四次转换职业,但都不太成功,这其中留给我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开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一系列人事改革和机构改革措施,如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现状,实行内部退养的提前退休制度,买断工龄或异地分流等减员措施,确实达到了精简机构的目的,但是不是就能真正地提高效率、提高效益呢?下面就国有商业银行县级支行(以下简称县支行)在扭亏为盈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智超时尚广场,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市场群几十个同类型的服装批发市场里,规模不算最大,硬件设施不算最好,地理位置不算最佳,却自开业初便保持买断率百分之百,开门率百分之百,各项费用交纳率也是百分之百.在商业地产虚盛的今天,这是不是可以称为一个商业神话呢?  相似文献   

11.
林长富 《商业研究》2002,(23):67-68
国有商业企业机制改革正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商业出现新的走势——国有资本将淡出商业零售领域。但是在一部分国有商业企业的国有资本淡出过程中,对企业老职工的工龄实行一次性补偿即货币买断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妥当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这部分职工的工龄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把企业职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主人,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确立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时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投身商海,他们中有的是用买断工龄的钱投资的下岗工人,有的是初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的是在外闯荡的异乡人。但开公司可不是件容易事,当事人不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 还要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13.
<正>新年第一喜:央视记者登门采访今年2月28日下午,央视一套"科技博览"栏目播报了新民养殖场场长、傻瓜养猪法发明人张中权的故事。节目还没播完,张中权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个不停。第二天开始,就有同行、农民、打工者、投资者纷纷登门,咨询或学习"傻瓜养猪法"。其设在怀化市东兴步行街二楼书画广场内的办公室成了繁华步行街最热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正>夫妻双双做沙画赚到钱后笑开颜孙洪英今年40岁出头,家在山东省的一个县城,19岁时接替父亲班,在一家国企上班。5年前,企业效益不好,孙洪英和同在该单位上班的老公不得不买断工龄,夫妻俩双双下岗。当时,女儿刚上高中,夫妻俩没有了收入来源,都40多岁的人了,也不会什么技能,找工作比想象的都要困难。夫妻俩晚上睡不着觉,就是研究干点什么营生。想来想去,夫妻俩决定用买断工龄的钱,在家附近开个粮油店。可是事与愿违,店里发生了电火,尽管人还平安无事,但店里的货物付  相似文献   

15.
二次创业ABC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相继出现了“买断工龄”的群体,一些被企业精简下来的人员,在拿到一笔数目不等的工龄补偿金之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单位,开始人生旅途的第二次创业。市场经济为人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市场经济也充满了五光十色的诱惑。我有一位朋友,原在石油企业工作,买断工龄后想大干一番。见别人倒腾服装,他也去倒腾服装,钱没赚着反而赔进去不少。见别人倒腾水果赚钱,他又去倒腾水果,结果又欠下一屁股债。后来,他又懵懵懂懂地闯进股市,几次失手之后,不得不落荒而逃。待他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营销》的全体编辑老师:你们好!我叫郑娜,是一位机械厂的失业女工,今年42岁,买断工龄后,我做过许多样小本生意,但没挣到什么钱,只能马马虎虎应付着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智超时尚广场,在湖南省株洲市芦淞市场群几十个同类型的服装批发市场里,规模不算最大,硬件设施不算最好,地理位置不算最佳,却自开业初便保持买断率百分之百,开门率百分之百,各项费用交纳率也是百分之百。在商业地产虚盛的今天,这是不是可以称为一个商业神话呢?  相似文献   

18.
《商业会计》2006,(4):64-64
时下,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投身商海,他们中有的是用买断工龄的钱投资的下岗工人,有的是初出校园的大学生,有的是在外闯荡的异乡人。但开公司可不是件容易事,当事人不仅要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还要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林长富 《商业研究》2002,(12):67-68
国有商业企业机制改革正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商业出现新的走势-国有资本将淡出商业零售领域。但是在一部分国有商业企业的国有资本淡出过程中,对企业老职工的工龄实行一次性补偿即货币买断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妥法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这部分职工的工龄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把企业职工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的主人,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确立企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房子价格不断飙升,都市里出现了一批炒家。陈生辉在几年间,由拿着五万买断工龄的下岗工人,成了手里拥有价值超过二百万别墅的房老板。拆迁商机初尝卖房甜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