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价格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价格走势尤其引人关注,跟踪了汽车价格动态变化6年的网上车市将从今年起(2005年6月10日)独家定期发布中国汽车价格指数(CAPI),内容包括全国总体汽车价格指数以及各细分市场的汽车价格指数.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2003年的“井喷”式发展、2004年的“低迷”和2005年的海外“亮剑”后,2006年又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理性的快速发展阶段,与欧、美、日三大汽车市场普遍低迷对比,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汽车年度销量占全球的比例,已从2001年的43%发展到2005年的87%、2006年的逾10%。产销总量双超700万辆,超过德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美、日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制造国。回眸2006年,烽火燃烧的车市或许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3.
“应喜一年春光好,最是布局谋篇时”。在经历了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不同寻常的风雨洗礼之后,汽车厂商如何制订2005年的全新攻略,抢占制胜先机?2005年3月7日,在中国版图上最南端的城市——三亚,2005长安福特全线升级新车全数亮相。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21日,“2005中国汽车市场年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本次年会邀请了汽车行业的主管领导、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以及汽车专业媒体的记者出席,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针对全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在2004年国产汽车产销增长率整体下滑、2005年初汽车市场开始理性回归时召开此会意义深远,势必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是中国车市蓬勃发展的重要一年,汽车市场整体回暖并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机动工具家庭化的发展趋势下,机动性与城市交通、城市建设及公众生活质量的关联将会更加紧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05年共同发布了首期"福田指数——中国居民机动性指数报告",并在2007、2009年延续了此项研究。2010年1月6日于北京发布的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2003年车市的火爆,感受了2004年车市的低迷,汽车业界开始反思,汽车行业是否会从此衰退下去?2005年及以后的车市又会是怎样的呢?为此,国内知名的市场研究和管理咨询机构——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界》杂志将于2005年1月21日在北京共同主办“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年会”,释疑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司的汽车出口计划将对欧洲和北美汽车制造商构成巨大威胁,"决战"将不可避免。2011年,中国的汽车销售量仅仅增长5%,是10年来的最低增幅。加拿大《环球邮报》1月18日的报道指出,今后五年中国将释放更多的汽车产能,由于政府开始限制汽车需求,中国很可能开始出口多余的汽车。  相似文献   

8.
本篇文章是由KPMG金融咨询服务中国区的PAUL BROUGH先生于2005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汽车零件和产品市场的一篇文章,由本刊编辑部编译。旨在给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借鉴。目前,中国汽车界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从2003年汽车销售的飞速发展到2004年的价格战,2005年又是汽车产业突飞猛进的一年。纵观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中国汽车业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并且,产业要独立还需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里,PAUL BROUGH介绍了关于中国汽车业在未来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多年来,高用车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两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2003年,全国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41.92万辆.轿车销售197.16万辆;2004年载货车和客车合计销售274.46万辆,轿车销售232.65万辆,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9月.全国汽车销售413.62万辆,其中商用车13330万辆.乘用车280.32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2.23%.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0.
加强法规标准建设已成为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迅速成为一块诱人的"蛋糕"。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汽车后市场总产值为4900亿元,同比增长27%。"这个数字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了。"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渠道部经理驰加、负责人廖初航在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汽车市场的基本状况 几年前,中国加入WTO成为了国际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汽车工业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潮流,连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02年,中国汽车总产量超过300万辆,随后几年更是迈上一个新台阶。2003年超过400万辆,2004年超过500万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5大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步入稳步增长期,产销迈上570万辆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数字     
《品牌》2006,(1):9-9
24辆/千人 美国IBH商业咨询服务公司和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2005年11月30日公布的一份联合研究报告说.目前中国每1000人拥有24辆汽车,而全球平均水平为120辆,美国为750辆。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3.
任重道远     
赖球 《大经贸》2005,(12):3-3
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34.2万辆;2002年,中国汽车产销开始出现“井喷”行情,一举超过300万辆大关;2005年1至10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61.89万辆和458.83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均可达到550万辆。中国的汽车市场让业界振奋不已,然而广东汽车产业的再度复苏及其飞速发展却让不少人始料不及,以致有人质疑:广东的汽车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巨大的汽车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吸引的不只是大众、通用、丰田这样的汽车巨头。在知名世界汽车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后,一向默默无闻的印度本土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公司也在谋划撬开商机无限的中国市场大门,希望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切得一块蛋糕。日前,塔塔汽车公司与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拟将塔塔汽车引进中国生产。预计在2005年3月底,塔塔将会得出最后的结果,以决定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还是通过华晨进行进口销售。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10日~1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主办,辽宁省信息中心中国汽车动态网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暨2008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市场分析预测会"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全国政协常委,  相似文献   

16.
《国际市场》2006,(3):79-79
1月16日 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盛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10%-15%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将在640万辆-660万辆之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市场》2003,(1):26-28
2002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井喷"式的大发展,过去一向出言谨慎的各路"大腕"年底也都"有话要说".11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德勤会计师行与摩根亚当斯顾问有限公司协办的2002年国际汽车高层论坛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隆重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当中,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与来自海外的跨国汽车业巨头、国内各大汽车集团、国内外各大金融机构,齐聚一堂,气氛热烈.演讲者几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与会记者个个都大获而归.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产业发展政策的潜在贸易争端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05年中欧汽车零部件贸易政策之争的起源 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汽车贸易政策之争出现了升级迹象.这场争端起源于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2004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下文简称<政策>),该<政策>第十一章"进口管理"明文规定,"国家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努力提高汽车产品本地化生产能力,带动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进步,发展汽车制造业"(第五十二条),并提出了汽车生产企业用进口零部件生产汽车构成"整车特征"的概念(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七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状态。根据有关专家测算,200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大约是3500万辆,而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1.4亿辆。如此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同样带来丁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健康有序的汽车配件市场流通模式,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邹晓 《商场现代化》2008,(17):129-130
<正>目前,在国际市场,丰田汽车公司在产销总量上已赶超多年来一直处于全球"老大"地位的通用汽车公司。2007年,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在乘用车市场上占据领军地位,日系和德系高速增长,美系表现稍差,法系等其他欧洲厂家和韩系表现较差。占据份额最大的外资汽车品牌已不是德国大众,而是丰田、本田、日产和马自达为代表的日系汽车。(见下图数据)。可见,日系汽车在乘用车市场份额呈现出一路上行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