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迎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的企业不仅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同时也加入了全球市场的竞争。竞争如此激烈,迫使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控制制度。俗语说“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通过不断完善、变革和创新内部控制,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戎雪峰 《广告大观》2007,(2S):112-113
看人类历史,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裂变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和经济的膨胀发展速度成级数式增长。当代的社会经济被命名为“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信息大爆炸”。面对这一新情况,社会也本能的进入了一个“大传媒时代”。通过传媒,也只有依靠传媒,人们才能更迅速更节约的获得有效信息。可以这样说,在现代商业竞争中,能否获得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信用方式进行销售。赊销已成为很多行业的惯例,这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信用”取代“货币”成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支付方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相对于购买力过剩,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众多跨同企业的进入,国内企业、特刖是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乐力愈来愈大,经营越来越难。在企业意识到仅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市场拓展、品牌推广难度越来越大时,借助营销策划公司、咨询公司等“外脑”机构已经被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5.
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竞争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基于“先行者优势”的竞争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并对企业何获得这种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经济进入盛世,企业改革逐步深入,面对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目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做好政工工作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和发展企业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中国品牌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伶 《商场现代化》2006,(7):166-167
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纷纷挤入中国市场,以他们的名牌产品为开路先锋抢占市场,有计划、有目标地“围剿”中国名牌。面对这种状况,中国企业该如何创立企业品牌,并借助于品牌优势开辟市场,这成为国内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8.
洪波 《现代商业》2011,(12):208-209
入世以来,国内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各行各业加快了市场化进程,我国市场已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阶段。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合作关系日益紧密,世界知名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实施品牌战略,中国企业的品牌正面临严峻的竞争和挑战。面对全球竞争,创建国际品牌无疑是中国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必由之路。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质量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企业必须适应品牌时代的到来,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品牌,才能真正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财经界》2003,(8)
家电进入资本竞争时代《财经界》第7期封面文章《格林柯尔“北伐”》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家电业的一个苗头:正进入资本竞争时代。顾雏军口出“狂言”:在一到两年时间内,占有国内冰箱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即产销量达到500万台以上;另一半产量则出口海外。中国的冰箱业中,海尔、科龙、新飞、美菱,被称为“4大家族”,占有国内6成以上的市场份额。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龙与美菱整合成功,将对中国冰箱业的市场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一个人的退休有时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家电业,继“价格竞争”的倪润峰时代和“品牌竞争”的张瑞敏时代之后,莫非又要进入“资本竞争”的“顾雏军时代”了? 如果中国冰箱业能够通过资本而不是价格的整合手段,率先实现两三个大品牌的规模化对峙式经营,对中国冰箱业来说,善莫大焉,对中国家电业也是一大幸事。北京刘名  相似文献   

10.
《财经界(学术)》2005,(8):92-92
海外并购——结合国内国际优势 中国企业依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进入了海外的市场,“made in China”的标签贴在了各种商品上传播。然而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竞争时,面临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贸易壁垒、资源饥渴、能源焦虑、技术缺乏、品牌弱势,同时也面临着将“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张宏亮 《商业时代》2002,(11S):18-19
自1998年上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历史性的从“短缺”步入了“过剩”,而2001年中国加入WTO无疑又把企业推上了国际竞争的舞台,企业的特权与保护的外衣逐渐消失,在这样的内外夹击形势要求下,开展专业化经营,提升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新世纪的一把立足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利器。企业集团的竞争进入了“核心能力”主导阶段。  相似文献   

12.
柳琪 《农机市场》2023,(6):13-14
<正>国内农机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市场的长尾特征在淡化,马太效应开始凸显,其具体表现是大企业越来越大,多寡头竞争格局开始显现。时隔10年,国内农机行业重新出现了潍柴雷沃、沃得农机、一拖东方红三个百亿级企业。行业进入大企业竞争时代,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与此同时,小企业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13.
粟娟 《糖烟酒周刊》2007,(12):96-96
自从2003年,云南的普洱茶北上带动了以北京为代表的市场之后,国内的普洱茶行业就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普洱茶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收藏市场、拍卖市场应运而生;消费市场、礼品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扩大。尽管目前普洱茶全行业的市场规模还不到一家大企业的年销售额,但市场已经从当初的台地茶、古树茶、野生茶等茶青的竞争和不同山头茶青的竞争,逐渐进入一个以品牌为导向的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4.
浅析品牌时代的来临与企业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宏 《北方经贸》2002,(9):112-11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 ,各个国家纷纷开放国门 ,进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以谋求自己的发展。同时 ,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场竞争中 ,“品牌竞争”日益突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2 1世纪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作为世界的一部分 ,发展中的中国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中国的年轻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往往无法与国外的品牌相匹敌。它们的一些做法有时甚至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所以 ,中国企业要认真分析市场 ,果断做出决策 ,以高质量的产品、响当当的品牌夺取“品牌之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速度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竞争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基于“先行者优势”的竞争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并对企业如何获得这种优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我国商业企业也应快速融入市场全球化、需求的多元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激烈化、残酷化的新经济时代.我国商业主动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努力成为经济一体化供应链上的一环.与国内外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客户)行业内企业与行业外企业外紧密关联,靠这关联关系,就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形成战略伙伴同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而这种关联必须靠信息化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商业企业不可没有的系统.因此商业必须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适应经济一体化时代的要求。因此商业必须加强建设信息化,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带动传统商业、传统管理模式的变革.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快速应对市场需求迫在眉睫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17.
一、OEM与“竞合理论” 进入2l世纪,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由于我国市场巨大,社会稳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世界制造业以空前的规模向我国转移,其中包括有汽车、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据统计,全球500强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已在我国投资设厂,紧随其后的还有大量的服务型企业。在这样一个发展态势下,无论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公司,它们所采取的竞争策略更多的将是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所谓“竞合”理论。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创造出了种种前所未有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吕秀丽 《电子商务》2002,(12):23-25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中国的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地参与到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大批的外国企业涌入中国市场,国内的众多企业将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许多企业将并肩与国际企业进行竞争,共同争夺全球市场。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国内企业都准备好了吗?为企业发展奠定技术之源“市场在静悄悄地发生质变”—由“产品附加服务”向“服务主导产品”转化。对此,我们的一些企业管理者还未察觉到变化,这是他们对于市场空白熟视无睹的原因。要提高对市场空白的洞察,需要以“预见性的市场理论”做指导,不断加强自身技…  相似文献   

19.
资讯     
《糖烟酒周刊》2005,(5):A006-A006
目前,国内白酒行业在经历长期无序竞争的“阵痛”后,已基本完成了由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转换的“脱胎换骨”过程,白酒市场开始出现以品牌核心力竞争为特征的良性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李静 《商业科技》2009,(9):315-315
21世纪人类进入知便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已经由传统以“物”为基础的竞争逐渐转移到以“人”为基础的竞争。人才成为企业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井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发展前案。这便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与其价值相适应的报酬,以便激发企业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要在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变革中取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