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施孝忠 《宁波经济》2001,(2):12-13,47
区位是一个有一定空间位置,边界比较明晰的地理单位,它是区域内各种要素的物质依托,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区位优势,逢然条件在很大程序上决定着区位优势,自然也是形成区位优势天赋的客观条件,它对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有影响,而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最大,自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却是无法选择的,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发土地,水,气候,矿产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区位优势的构成要素,当然一个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是一回事,当然一个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是一回事,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另外一回事,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是另外一回事,后者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力量,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可以带来这个地区的富裕,却不一定使其发达,如中东许多石油产出国,反之如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而日本的经济发展却也被分认为世界一流的,因此,不能把发挥区位优势和发展经济的希望完全寄托于自然资源之一,但是有了自然资源就应科学地开发,利用,保护,变自然资源为区位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为代表的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比较优势不明显.具体到行业,四省之间现代服务业部门构成差异不大,地区间分工程度不高,但行业发展各有特点,略显错位发展态势.四省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必将掣肘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未来应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研发投入力度,同时因地制宜,重点关注那些现在比重小但增速快的行业,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发展透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少兵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3):18-21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成功在于从宏观上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价值链低端,过分依赖廉价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又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从积极意义上讲,遭遇国际"反倾销"和国内加工贸易新政的限制,对于长三角纺织服装业发展从发挥比较优势转为提升竞争优势而言未尝不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王冰 《开发研究》1992,(3):8-11
<正> 对我国不发达地区,根据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发育状况、经济的组织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结构的协调程度,探讨和研究我国不发达地区计划与市场调节结合方式、度、结合的发展阶段上与发达地区的差异,阐明不发达地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特殊性,是不发达地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相似文献   

5.
李刚  王颖 《产权导刊》2012,(9):42-45
观察2009年我国产权市场交易现状,发现产权交易主要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交投不活跃。利用回归分析法对经济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活跃程度的作用显著,且高于全国水平;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人均GDP增长对区域性产权交易活跃程度的作用不明显。今后经济发达地区产权交易所应采取需求跟进型发展模式,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采取供给导向型发展模式,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区发展问题始终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议题。由于种种原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而存在。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只是整体上的落后,并非样样落后,毫无优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明显拥有区域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欠发达地区因开发较晚,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环境污染程度较轻,劳动力价格较便宜,土地和原材料成本较低,这些都是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所在。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在发展方面有后发优势。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都有一定规模,投入资金较大,并形成了紧密互…  相似文献   

7.
成乐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成乐两地在资源禀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区位条件上存在互相依存,在经济发展上都具备一定基础,在产业发展上各具比较优势。然而,行政壁垒在客观上造成了区域经济分割;经济差距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双方合作的动力;市场机制发挥的不充分限制了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领域。因此,要加强成乐两地产业发展的协调和规划,建立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分工体系,加快建立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促进科技交流和科技成果跨地区转化。  相似文献   

8.
李飞  肖珂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79-83
文章基于比较优势、产业分工等理论,借鉴欧、美、日发达保险市场及其公估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考虑我国保险业及保险公估业发展实际,论证了中国保险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要从产业政策上引导中国保险业实现生产要素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估等机构,从而逐步实现保险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使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培育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李昱 《浙江经济》2004,(7):42-43
当前,许多欠发达地区英雄所见略同地纷纷提出要接轨沿海发达地区.争做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基地。这一思路所依据的是经济学中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按照理论设想,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先发展起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之后.一些低层次的如劳动密集型产业会因当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不再具备竞争优势而渐次向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转移,从而带动所有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发挥资源优势的误区 (一)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 由于经济发展战略以资源的开发为主导,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重视自然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忽视资源型产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格局,这种局面主要表现在:第一,西部的主要工业大多围绕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与资源密切相关的能源、原材料等重工业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又以采掘、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第二,西部资源性工业品中多停留于开采和初加工阶段,再加工产品的供给量很小.比如西部铝产量已占到全国的43%,但铝材加工量不足全国的3%,地方建筑所用铝材几乎全部依赖外地输入.第三,生产技术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乌兰县把加快发展民族经济作为中心任务,不断地解放思想,转变观意,制定符合县情的政策措施,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来真务实、团结苗斗,使全县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历史、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乌兰县经济还比较落后,与经济发达地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探索乌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谈点肤浅认识。一、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优势总体上说,现在我们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发达地区的支援和帮助是我们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江泽民同志正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  相似文献   

12.
<正> 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在生产力宏观布局方面,表现为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地区等速发展战略或落后地区跳跃发展战略,二是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即经济发展由发达地带逐渐向不发达地带推移的渐进过程,简述为平移式发展战略.本文着重探讨陕甘川毗邻经济地域的跳跃发展战略可行性及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征   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是,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这些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年代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尺度上是不可能再生的,即使其数量再怎么丰富,总有一天要耗竭殆尽.而且这类矿产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埋在地表之下并与其他一些资源如水、土壤、岩石等共生在一起,形成一种系统性结构即资源系统或环境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小琪 《开发研究》1993,(5):35-36,34
<正> 长江上游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且开发利用程度低。在长江上游地区已具有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成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有力支撑和保证。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和保护,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等,都具  相似文献   

15.
基于SWOT分析的苏北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产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区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地区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产业转移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原因,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发达地区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在推动力.当前苏北发展已经进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后发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已成为江苏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对于苏北这一江苏欠发达地区来说,抢抓新一轮的产业转移的机遇,因地制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外力来培植产业基础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无疑是缩小苏南苏北地区差距,实现苏北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山区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问题值得重视.一是市场经济竞争性与山区经济求稳性的矛盾.在竞争这个无情的市场法则面前,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平原还是山区,要想求发展,都必须接受它的考验和选择.芷江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低.客观上缺乏与发达地区竞争的物质、技术和市场条件,加之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多数人思想保守、求稳怕乱、怕冒风险,不敢冲出大山沟、走进大市场,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造成山区县域经济的活力不强、发展不快.二是市场经济开放性与山区县域经济封闭性的矛盾.市场经济打破了国界和区域、行业、民族的界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开放程度就越高.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影响山区县域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致命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人们受信息、交通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往往视野狭窄,眼光短  相似文献   

17.
<正> 西北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历史沿承下来的格局与东部有很大差距。西北虽然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位地理环境、交通、邮电、信息等相关条件较差,资源开发难度大、代价高。大片的贫困落后地区分布在这里,商品经济不发达,特别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区经济表现为浓厚的自然经济特征。西北工业多是全国解放后和三线建设时期,中央投资兴建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和军工企业,属于重型产业结构,生产初级产品。它们大多远离中心城市,产品外运量大,而运输力量不足;资金每  相似文献   

18.
张唯实 《发展》2006,(12):67-68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在空间区域上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西部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培育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那么,西部地区采取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这已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主要以区域分工的演变规律为背景,说明区域分工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天津滨海新区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条件 1.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跨国企业在其境内进行投资、从事增值活动所能提供的便利条件。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是促成外向型集群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外部动力。它包括:当地的要素条件,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即当地市场对某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部不发达地区金融体制按全国的统一部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金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但由于种种原因,银行信贷资金严重短缺,建设资金来源结构比较单一,资金短缺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到金融业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