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城市小区两种典型配电模式的潮流计算,从网损、电压损失、经济性、可靠性、投资收益比、远期发展等6个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得出了采用10KV电源接近低压负荷点、小容量变压器和短低压层线的配电模式是比较经济、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市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发展方式,低碳城市理念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系统对城市运转的表现方式,提出了以系统的空间发展模式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的思路,阐述了常用的三种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当前低碳城市发展的潜在难题,以此为未来实现城市生产生活低能耗,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2021,(2):31-33
2020年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与中国房地产协会共同组织编制发布首个TOD标准,龙湖是唯一参与编制的开发企业。今年以来,龙湖也加大了TOD的拿地力度,同时整理推出6条产品线,未来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TOD发展模式将成为龙湖在土地市场拿地的制胜法宝。得益于多年积累的TOD开发经验,TOD发展模式正成为龙湖商业扩张的王牌...  相似文献   

4.
王琳 《价值工程》2009,28(12):18-19
根据两种典型中心城市经营模式的具体实践经验,将产品经营模式和环境经营模式的不同之处进行剖析;并从中归纳出对其他中心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从中心城市向国际化城市转变要求出发,环境经营模式更符合,但同时需要中心城市的周围城市共同发展,而产品经营模式更适合选择。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13):212-213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更为科学、合理且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然成为了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当前的城市发展阶段中,由于城市人口增速远超过城市发展速度,导致种种问题频现,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创新发展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对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周盛世  张宁  张晓娟 《价值工程》2019,38(12):194-196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如何进行城市治理上,通过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科学的治理模式,来代替过去传统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通过综合对比,提出了城市多元共治的模式,讨论了多元共治新型治理模式与传统治理模式的异同,并在大数据时代下对未来治理结构模式进行了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7.
边缘城市理论对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城市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在城市空间扩展中一种常用的模式之一,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趋势和需要。文章分析了边缘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针对南京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南京市建设边缘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哲 《企业导报》2011,(18):160
本文从北京市的货运系统现状出发,通过对北京市构建电动货运系统的需求以及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两种构建电动货运系统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世界上首都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总结、分析,把各国首都城市的发展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单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为单一功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为国家提供政治上的保证和文化上的支持;另一类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即首都城市的发展以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成综合性大都市,成为首都经济圈甚至是全国发展的经济核心城市。论文系统地分析了这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的特征及形成原因,从发展重心、发展特征、形成因素三个方面对两种首都城市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并得出对我国首都城市———北京选择何种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增长与空间组织的最新理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演绎出中国城市空间组织的三种典型模式,依次为单中心块聚式模式、主-次中心组团式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开敞)式模式.这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大气、垃圾和噪声等污染情况的分析 ,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内容和特点 ,指出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城市环境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制定并出台了垃圾分类规范标准,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中,如果有关人员单纯按照传统分类处理模式,不仅很难提高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造成城市垃圾处理负担过重,而且会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为此,在新时期需要高度关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运用智能化信息系统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等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实现智能化发展,保证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赵长东 《价值工程》2011,30(11):4-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许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物流系统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要求。本文从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的运作流程:收集、分类、运输、末端处理分析了整个垃圾物流系统运作流程瓶颈,并据此提出了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物流技术》2005,(10):287-289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分析了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和固体废物处理的物流流程,以运输成本、处理成本、固定成本减去回收收益得到的固体废物处理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了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设施选址、设施数量和物流流量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估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工业固体废物收运、处置的现状,对2010~2020年越城区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性质进行了预测,并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收运和处置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大量大型建设项目,并在建筑与装修过程中产生大量固体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约占我国城市垃圾总量的40%,许多建筑垃圾被直接运往郊区,在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投放至露天垃圾场,对自然环境直接产生恶劣影响。目前,我国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并正在对建筑垃圾处理与回收进行科学研究。论文首先对建筑垃圾处理现状进行分析,之后基于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理与回收方式,指明有利于西咸新区建筑垃圾处理及利用方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环卫保洁工作依然采用人工清扫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过高。在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的开展中,相关部门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环卫工作的整体质量,确保城市环境卫生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论文对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环卫工作的整体水平,调整环卫保洁工作方式,实施城乡统一垃圾处理策略,确保城市环卫保洁工作的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8.
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阐述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提出了对建筑垃圾减量化、开发利用、资源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社会和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中通过对城市餐厨垃圾现行回收逆向物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城市餐厨垃圾回收逆向物流系统新模型。  相似文献   

20.
Shit(ting) as a problem is not an a priori position. It is made a problem through socially mediated discursive and non‐discursive practices. Problematizations of human waste promoted by formal governance institutions have dominated the conversation, while the ways in which slum residents experience shit(ting) as a problem receive considerably les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human waste and its attendant practices are represented as a problem in Agra, India. Using Foucauldian‐based analysis, this research makes visible problematizations of urban shit(ting) and exposes the divergent logics employed by urban actors. Ethnographic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reveal six ways in which various actors experience shit(ting) as a problem—as: (1) inconvenient; (2) dangerous; (3) contagion; (4) undignified; (5) polluting; (6) primitive. Inconvenience was the problematization invoked most frequently by slum residents, but never by governance groups, meaning that issues of inconvenience were absent from formal planning processes. This absence can, in part, be attributed to the toilet's ability to address multiple problems simultaneously. Findings from this research support the call to acknowledge the situatedness of urban inquiry through analysis of problematizations. In doing so,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gain access to a more complete toolkit for 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urban sewage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